Resumen de: CN120376683A
固体氧化物电堆连接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上端板、绝缘板、顶板、密封材料、连接体及电池模块、电池重复部分、密封材料、连接体及电池模块、密封材料、底板、绝缘密封板、下端板组合,将上端板、下端板夹持固定;连接体及电池模块包括内含空气进口、空气出口、空气流道槽、空气流道脊、原料气进口、原料气出口、原料气流道槽、原料气流道脊,凹槽的连接体本体、电池片、空气侧集流件、原料气侧集流件、凹槽密封材料底部、凹槽密封材料侧面组成的及包含顶板、底板及连接体本体均设为矩形平板,连接体本体沿一侧长度方向设置若干原料气流道和原料气流道脊,另一侧沿宽度方向设置若干空气流道和空气流道脊,具有能减少玻璃密封胶用量及省去盖板、降低成本、减少密封断面和密封胶用量与降低密封泄露风险、装配简单、能利用系统热量、提升系统效率等优点。
Resumen de: CN120376664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毡/高熵MOF电极、木质素基燃料电池及联产航空燃油组分的方法。所述石墨毡/高熵MOF电极通过将多种可溶性金属盐与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溶于溶剂中水热反应,在石墨毡表面原位生成高熵MOF得到。采用本发明的石墨毡/高熵MOF电极来组装木质素基液流燃料电池,成功实现了木质素基燃料电池的高功率密度输出,以及生物质能到电能的高效转换。本液流电池长时间发电后可以促进木质素大分子高效地定向解聚为航空燃油前驱体产生C8~C16小分子物质,最主要集中在为C10~C11,可以进一步加氢脱氧制备航空燃油,具有非常大的商业前景和利用价值。
Resumen de: CN120376690A
本申请公开了涉及燃料电池领域的一种高效节能的燃料电池空压机冷却系统,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堆、空压机、中冷器、加湿器、涡轮机构、发电机、蓄电池等部件,尾排空气经加湿器后驱动涡轮转动发电,电能用于冷却系统循环,冷却液依次流经空压机和中冷器,降温后通过散热器散热,轴流风机增强散热效率。本系统通过涡轮机构与发电机回收尾排空气的压缩能量,经功率转换装置存储于蓄电池,为水泵和轴流风机供电,形成独立于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冷却循环回路,避免外部额外功耗。同时,利用加湿器回收尾排空气中的热能与水蒸气,调节进堆空气的温湿度,改善燃料电池性能。
Resumen de: CN120376701A
本发明提出一种燃料电池用排氢阀诊断方法,对燃料电池电力系统发电过程,对排氢阀无法开启的故障诊断;在燃料电池电力系统发电过程发现,在当前排氢阀出现无法开启时,燃料电池氢气进口的压力与实际设定的压力偏差很小,基本保持与设定压力一致,一直维持此种状态;发现在排氢阀无法开启后,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持续运行后,阳极会不断积聚水和氮气等杂质气体,导致性能降低;结合此现象本次发明专利采用排氢阀无法开启后,通过氢气设定压力与目标压力偏差以及燃料电池电力系统是否出现电压欠压故障来综合诊断排氢阀的无法开启故障,此种方法不依赖燃料电池的性能变化,此方法简单,便捷并且更加准确的诊断出排氢阀是否出现无法开启的故障。
Resumen de: CN12037668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磺酸化金属有机框架的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腈支撑层,以及设置在聚丙烯腈支撑层上的多孔结构膜,多孔结构膜包括磺化聚醚醚酮基体以及位于磺化聚醚醚酮基体中的磺酸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磺酸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中磺酸基密度为2.5~3.2mmol/g。该复合隔膜实现溴渗透率小于5%、循环寿命超过2000次的高性能液流电池,有效防止溴化氢的逃逸,全面提升锌溴液流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Resumen de: US2025239633A1
A heat exchanger may include: a first flow path; a second flow path exchanging heat with the first flow path; a third flow path exchanging heat with the second flow path; and a fourth exchanging heat with the third flow path, wherein each of the first and the third flow path may be connected to one of a flow path for fuel gas to be supplied to a fuel cell and a flow path for cooling water to be supplied to the fuel cell; and each of the second and the fourth flow path may be connected to one of the followings: a flow path for fuel off-gas discharged from the fuel cell, a flow path for oxidant gas to be supplied to the fuel cell, a flow path for oxidant off-gas discharged from the fuel cell, and a flow path for cooling water discharged from the fuel cell.
Resumen de: CN120376682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槽孔结构的气体扩散层及其优化和制备方法。所述气体扩散层上设置有多行槽孔,相邻行的槽孔错位设置,每行槽孔用于连接流场板中的相邻流道。所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流场板的流道布局定位并确定气体扩散层中槽孔的初始布局;调整槽孔的结构参数,然后对电池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电池的输出性能曲线,其中,所述结构参数包括槽孔的间距、数量、宽度和倾角;比较调整前后电池的输出性能,筛选出具有最高性能对应的结构参数。本发明的槽孔结构的尺寸位置高度贴合流道位置和布局,连接相邻流道,可以利用压降产生横向对流强化电池输出性能。
Resumen de: CN120376694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一种燃料电池系统(10)包括减速缓冲(74),所述减速缓冲是能够将在气泵(112)减速时产生的剩余电力(ΔAP)充电到蓄电装置(244)的电力量,在所述燃料电池系统中,控制装置(26)根据蓄电装置(244)的温度(Tbat)来变更减速缓冲(74)的缓冲宽度,基于减速缓冲(74)的缓冲宽度来更替燃料电池堆(12)的FC电流限制值,根据更替后的FC电流限制值来使燃料电池堆(12)发电。
Resumen de: TW202441827A
A Solid Oxide Cell stack has a combined flow distributor and contact enabler made of pressed metal foil with flow guides and contact areas located between an interconnect layer and a cell layer in the stack.
Resumen de: WO2024132938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200) for carrying out a re-humidification measure of a fuel cell stack (10) of a fuel cell assembly (1), preferably of a fuel cell vehicle. While the fuel cell assembly (1) is being operated, the quality of humidity of the fuel cell stack (10) is ascertained, said quality of humidity representing the degree of dryness of at least one region of the fuel cell stack (10), the quality of humidity is used in order to decide to what extent the re-humidification measure of the at least one fuel cell stack (10) region twhich is too dry is carried out and/or should be carried out, and the re-humidification measure is carried out by actively influencing an electric current which is generated and/or can be generated by the fuel cell stack (10).
Resumen de: CN223153327U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固型储氧储水装置,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加固型储氧储水装置包括高压气瓶、端部水箱、底部水箱、支撑架、连接轴、绑扎带、滑块、滑轨、第一限位块、连接箱以及锁紧件,所述连接箱设置在所述端部水箱的下端,所述高压气瓶用于盛装高压气源,所述端部水箱卡设在所述高压气瓶的端部,所述底部水箱设置在两个所述端部水箱之间,且用于承托所述高压气瓶,所述连接箱和所述底部水箱连通,该加固型储氧储水装置利用锁紧件便于根据高压气瓶的型号对第一限位块的位置进行调节,即不需要对第一限位块进行拆装,适用性强的同时,也省时省力,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Resumen de: CN223156751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电源发电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发电模块、动力电池储能放电模块、DC/DC电源转换模块、DC/AC电源转换模块、系统散热模块及主体框架,主体框架分成上中下三层,24V电池组、动力电池模块安装在主体框架下层;主体框架的中层固定的电堆、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单元FCU、加热器、空压机组件和中冷加湿器,主体框架的顶层安装DC/DC电源转换模块、DC/AC电源转换模块、膨胀水箱及氢气浓度传感器,膨胀水箱及氢气浓度传感器属于燃料电池发电模块的组成部件。它各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有效适配不同零部件布置,结构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大幅缩小体积。
Resumen de: CN223156044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堆,包括电池堆体,电池堆体上设置有气体公共流道;燃料电池还包括:调节部件,调节部件插设在气体公共流道内,调节部件沿气体公共流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调节部件包括支撑件和调节件,调节件设置在支撑件上,沿气体公共流道内气体的流入方向,调节件与气体公共流道的内壁面之间的水平距离逐渐增大。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堆的进气公共流道内气体流量分配不均,导致电堆一致性变差的问题。
Resumen de: CN12036379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燃料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燃料电池热管理方法包括:在车辆采用燃料电池进行供电时,控制第一循环泵启动工作,并实时获取燃料电池的出液口工作温度;在获取到车辆的驾驶舱取暖指令时,控制驾驶舱换热模块启动工作;在驾驶舱换热模块启动工作时,根据当前的出液口工作温度,控制加热模块的工作状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满足驾驶舱的取暖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实现燃料电池的余热回收。
Resumen de: CN120376686A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闭合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冷式冷却结构及装配方法,其结构包括:闭合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冷式冷却结构,包括:风冷板,风冷板顶部固接有极板一,风冷板底部固接有极板二,极板一和极板二均为连续弯折结构;风冷板包括:连续弯折板,连续弯折板为连续弯折结构,连续弯折板上设置有若干匚形凸起,相邻两个匚形凸起之间设有间隙,匚形凸起顶部等间隔设置有若干上凹槽,连续弯折板的水平段上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下凹槽;相邻两个匚形凸起之间、极板一底壁和极板二顶壁合围形成冷却剂流道,极板一底部凸起/极板二顶部凸起在冷却剂流道内形成设置为变径流道。
Resumen de: CN120376710A
本发明涉及管式氨燃料电池及其催化剂层制备方法,包括电解质管、阴极层、阳极层及催化剂层;电解质管材料是钡锆铈钇镱,电解质管的厚度是270μm‑350μm,电解质管致密度在95%以上,电解质管长度约为54mm‑60mm;阴极层位于电解质管的外壁上,阴极层的材料是镨钡锶钴铁‑钡锆铈钇镱;阳极层位于电解质管的内壁上;催化剂层位于阳极层的内壁上,催化剂层的材料是钴‑钡锆钇复合粉末。其优点为管式电池能够较好地分布热应力,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且能够较好密封,充分运用燃料气。同时,在阳极表面涂覆该催化剂,能够起到节约成本,保护阳极,提高氨催化活性等作用。
Resumen de: CN120376703A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多孔骨架浸润式自组装阴极的PCFC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利用造孔剂制作骨架浆料;将骨架浆料浸渍在PCFC基体的电解质表面,干燥后共烧结得到半电池;所述造孔剂包括PMMA微球和可溶性淀粉;PMMA微球的粒径为1~10μm,可溶性淀粉的粒径为50~200nm;将阴极粉体、或者阴极粉体与活性组分前驱体溶于乙醇中,混合均匀后干燥,得到混合粉体;利用混合粉体与乙二醇制备成浸润液;密封半电池的两端,然后浸入浸润液、干燥后烧结,直至达到预设负载量。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燃料电池的阴极孔隙率不足导致的供氧和水分去除路径少,阴极与电解质间热应力导致的电极脱落问题,增强了中低温下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
Resumen de: WO2024132929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200) for determining a regeneration measure in a fuel cell stack (10) of a fuel cell assembly, preferably of a fuel cell vehicle, wherein an electric high-frequency resistance at at least one section (100) of the fuel cell stack (10) is ascertained, and the degree of high-frequency resistance quality of the fuel cell stack is ascertained therefrom. At least one regeneration measure in the fuel cell stack (10) is determined using the degree of high-frequency resistance quality, and/or a time window for a/the regeneration measure in the fuel cell stack (10) is determined.
Resumen de: CN223156047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用液流框与隔离板组装设备,包括:基准板,贯穿设置有装配孔,用于露出液流框上与隔离板装配的区域;整形板,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准板,用于承载隔离板,所述整形板上设置有第一整形组件和第二整形组件,所述第一整形组件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对隔离板限位,所述第二整形组件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对隔离板限位,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抓取机构,处于所述整形板远离所述基准板的一侧,用于转运所述隔离板至所述装配孔处。本实用新型通过抓取机构和整形板以及第一整形组件和第二整形组件的协同配合,能够有效提高隔离板与液流框的装配精度。
Resumen de: CN223156048U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钢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氢能源机车氢电池室防脱落钢结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部开设有用于进行放置的蓄电槽,所述蓄电槽的内部卡接安装有用于进行蓄能的电池室,所述底盘的顶部对应蓄电槽以及电池室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封闭板,且所述封闭板的内壁面与电池室的顶部相抵触,还包括固定组件以及防护组件,本装置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电池室的安装进行包裹防护,并对其进行加固,增强其抗震动、抗磕碰能力,确保电池室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加实用。
Resumen de: CN223156049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电堆结构以及具有该电堆结构的燃料电池总成,包括封装本体、堆芯、堆芯支撑机构以及端板机构;所述堆芯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支撑机构以及调节式支撑机构;所述固定支撑机构以及调节式支撑机构均分布在封装本体的内壁上;所述端板机构包括进气端板以及浮动端板机构;所述固定支撑机构、调节式支撑机构、进气端板以及浮动端板机构抵压在堆芯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支撑机构、调节式支撑机构、进气端板以及浮动端板机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堆芯6个方向的挤压固定,在保证封装结构整体强度的同时,又实现对堆芯的固定,提高了电堆整体的抗振动、冲击能力。
Resumen de: CN223153326U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性强的储氧储水装置,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适用性强的储氧储水装置包括高压气瓶、端部水箱、底部水箱、连接箱、第一支撑架、滑块、滑轨、绑扎带、连接轴以及间距调节机构,所述连接箱设置在所述端部水箱的下端,该适用性强的储氧储水装置便于根据高压气瓶、端部水箱、底部水箱和连接箱的型号对第一翅板和第二翅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绑扎带的适用性更强,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且通过设置滑移卡接的方式,实现底部水箱、端部水箱和高压气瓶的快速组装连接和精准定位,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对端部水箱和高压气瓶间的轴向、径向锁死定位,避免使用过程载荷作用下发生位移而产生应力。
Resumen de: CN223152113U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公开一种燃料电池涡轮回收膨胀机能量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空气流量计、涡轮回收膨胀机、中冷器、加湿器和电堆;所述空气流量计、涡轮回收膨胀机、中冷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中冷器出口管道经过加湿器连接至电堆的空气进堆入口;所述电堆的空气出口与涡轮回收膨胀机的涡轮进气口连接。该装置让空气先进入空压机涡端进行能量回收,回收完再给到加湿器加湿,从而避免了能量的浪费,提升回收效率。
Resumen de: CN120365559A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羟基的改性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这种改性聚苯并咪唑是在原料单体聚合时添加含羟基结构的单体(5‑羟基间苯二甲酸),经过成咪唑反应得到新型含羟基的改性聚苯并咪唑。含羟基的改性聚苯并咪唑可使用溶液浇铸法制备得到改性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本发明的改性聚苯并咪唑,通过引入羟基和醚键有助于磷酸在膜中的稳定掺杂,从而在无水条件下保持更多的质子载体,进而使得制备的质子交换膜的磷酸掺杂率提高,有利于质子传输通道的构建。新型含羟基的改性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Nº publicación: CN120364741A 25/07/2025
Solicitante:
中南大学
Resumen de: CN120364741A
本发明属于多硫化物基液流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非化学计量纳米硫化铜的制备方法:将含硫离子的化合物配成溶液,得到第一前驱体溶液;将铜盐和含掺杂元素的盐配成溶液,得到第二前驱体溶液;将第二前驱体溶液滴加入第一前驱体溶液中,并同时对第一前驱体溶液不停搅拌,对得到反应物进行抽滤,得到非化学计量纳米硫化铜。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非化学计量纳米硫化铜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多参数协同调控技术实现了高性能非化学计量纳米硫化铜催化剂的制备,保证制备的非化学计量纳米硫化铜催化剂制备成多硫化物基液流电池负极用于多硫化物基液流电池时,多硫化物基液流电池具有高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优异的循环性能,具有良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