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120999060A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系硫基电池和储能系统。本发明为包括正极、正极液、负极和负极液,所述正极液和负极液间设置有隔膜,所述负极液包含多硫化物和可溶性阳离子催化剂,可溶性阳离子催化剂在负极上具有特异性吸附特性。通过阳离子在电极上的特异性吸附,实现了以较低的成本,显著提升了多硫化物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提高了电池的能量效率及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Resumen de: CN120984036A
本发明涉及商用汽车底盘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燃料电池牵引车进气系统自动除尘装置,该装置具有滤芯旋转、滤芯振动、吹扫除尘、电场除尘及自动除尘周期管理等功能,结构上包括空气滤清单元,空气滤清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空滤器壳体,空滤器壳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滤芯,空滤器壳体内腔左侧的后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组件,滤芯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与驱动组件相适配的旋转端。本发明可实现过滤式滤清与组合式(过滤式+离心式)滤清的自动除尘工作,滤芯表面及滤材褶皱中的杂质会逐渐松动、脱落,掉入空滤器壳体底部,滑入除尘口,同时还可提高离心式滤清的除尘效率,具有免去人工,省时省力,可延长滤芯使用寿命的优点。
Resumen de: CN12099905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道优化方法,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在双极板冷却流道的边缘区域设置非对称微涡旋发生器和动态压力补偿流道;所述非对称微涡旋发生器由分布于流道底部的菱形微坑阵列构成。该燃料电池双极板冷却流道优化方法,通过非对称微涡旋发生器与动态压力补偿流道的协同设计,在双极板冷却流道边缘区域定向诱导高动能涡旋流,并利用截面收缩加速与导流鳍片抽吸实现三维动量再分配,解决传统流道边缘冷却剂流动动力不足与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能够抑制燃料电池电堆边缘局部高温区的形成,使膜电极组件老化速率降低,同时保障电化学反应与水分管理的空间均匀性,提升电池输出稳定性与运行寿命。
Resumen de: CN12099905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油气平台伴生气驱动的SOFC热电联供系统,属于海上油气平台伴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伴生气处理系统、淡化海水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蒸汽发生器、重整反应器、SOFC电堆;伴生气处理系统出口、淡化海水供给系统出口均与蒸汽发生器入口相连,蒸汽发生器出口与重整反应器入口相连,重整反应器出口与SOFC电堆阳极入口相连;空气供给系统出口与SOFC电堆阴极入口相连,SOFC电堆阴极出口与燃烧器入口相连;SOFC电堆阳极出口与燃烧器入口、重整反应器入口均相连;燃烧器出口的高温尾气输送至蒸汽发生器、重整反应器作为加热热源。本发明同步解决伴生气污染治理、平台供电紧张及输油管路热力需求三大难题。
Resumen de: CN120999035A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流场板及包括该流场板的燃料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在流场板中设计有流场结构,并将流场结构分为相连通的主流道和两个分级流场,分级流场又分为第一流场区、再分布流场区和第二流场区;其中,反应气体可以从主流道分流出一部分并流入分级流场,且大致沿着第一流场区、再分布流场区和第二流场区的排布方向流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再分布流场区的结构设计,使反应气体可以实现多次混合后再次分配,可提升流场内反应气体的均匀度。
Resumen de: CN223582995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流电池的可扩展装置。该可扩展装置包括转接管,包括相互连通的主管路和至少一个分支管路,至少一个分支管路用于接入液流电池的电堆的进口或出口;柔性连接管,柔性连接管的一端接入主管路;多通路流量分配器,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分配器本体和多个分配器接头,分配器本体用于与外部管路连接,多个分配器接头设置在分配器本体上且与分配器本体的内部连通,柔性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一个分配器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液流电池的可扩展装置,能显著提升液流电池系统的模块化程度和扩展能力,占用空间小,且易于安装和维护。
Resumen de: CN223582997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燃料电池边框封装治具,包括主贴合平台、左贴合平台、右贴合平台和加热辊压机构;主贴合平台用于放置第一边框;左贴合平台与主贴合平台的左侧铰接并用于放置固定第二边框;右贴合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固定CCM或PEM的凸台,右贴合平台与主贴合平台的右侧铰接;加热辊压机构设置在主贴合平台内用于加热并辊压主贴合平台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可一次性将所有物料放置在贴合平台上,提高了贴合效率;贴合平台不会与边框的胶层接触,保证了边框胶层的洁净度;设置两种不同硬度胶辊可兼容先封装后制CCM及先制备CCM后封装两种工艺路线。
Resumen de: CN223582994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液流电池储罐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包括安装盖,固定在罐体顶部且覆盖储罐顶部的开口;供气管,穿设在安装盖上,供气管的底部位于罐体内的底部,供气管顶部伸出安装盖;布气管组,与供气管连通,布气管组设置在罐体内的底部,惰性气体通入供气管并经过布气管组释放至罐体内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液流电池储罐的辅助装置,结构紧凑,使惰性气体在储罐内布置的更均匀,保证电池系统整体稳定运行。
Resumen de: CN223579677U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态储氢系统,包括储氢模块、余热回收模块和余热导出模块,储氢模块分别与氢源和用户端连接,用于储存和释放氢气;余热回收模块连接于储氢模块,能够回收充氢阶段放出的热量并通过蓄热工质进行储存;余热导出模块连接于余热回收模块,将余热回收模块储存的热量进行释放和利用,余热导出模块可与储氢模块连接作为放氢阶段的热源,也可与其他有热能需求的系统连接。通过对充氢过程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避免了能量浪费,并通过系统循环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可以充分发挥燃料电池转换效率,具备较好的市场应用性,且储存的余热还能够作为热源用于多种途径,系统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Resumen de: CN223579073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排氢阀驱动电路及燃料电池系统。该排氢阀驱动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检测单元、比较单元和阀门驱动单元,以及供电单元。其中,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第一检测单元检测空气入堆压力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单元检测氢气入堆压力并输出第二检测信号。比较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单元和第二比较单元,第一比较单元对两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比较单元对两检测信号进行比较、或对第一控制信号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阀门驱动单元能够响应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的输入,改变排氢阀的供电状态。该排氢阀驱动电路提升了排氢阀的驱动控制可靠性。
Resumen de: CN223582993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冷却回路装置,其中,该冷却回路装置包括:氢气换热器、温度传感器和冷却剂调节器,氢气换热器与冷却剂调节器形成冷却回路,冷却剂调节器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进入电堆的氢气温度;冷却剂调节器,用于根据氢气温度调节流经氢气换热器的冷却剂流量,使得氢气换热器输出的氢气温度处于目标温度范围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剂调节器的调节作用使得最终通过氢气换热器的氢气温度得以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从而避免了“过换热”或“欠换热”的发生,温控精度更高,更适应于燃料电池系统的需求。
Resumen de: CN120999033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用炭纸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用炭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聚四氟乙烯薄膜,并配制浆料,所述浆料包括石墨化碳纤维、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乳液、酚醛树脂干粉、乙二醇、去离子水、曲拉通;以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作为衬底并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将所述浆料压印于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上,以制得炭纸胚体;将所述炭纸胚体放入烘箱中固化,并将固化后的炭纸胚体中的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剥离以得到初始炭纸;将所述初始炭纸放入烘箱中,并在气氛保护下顺次进行碳化处理和石墨化处理,以制得炭纸。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可控、易于规模化,同时制得的炭纸具有良好的孔隙率、高横向电导率和高横向气体透过性。
Resumen de: CN120999063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盐酸基钒铁铬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液流电池,涉及电池领域。该盐酸基钒铁铬电解液含有钒离子1.0~2.5mol/L,亚铁离子0.15~2.0mol/L,铬离子0.1~1.7mol/L,氢离子3.0~4.5mol/L,析氢抑制剂0.001~0.05mol/L。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采用特定浓度的钒离子、亚铁离子、铬离子、氢离子和析氢抑制剂所形成的盐酸基钒铁铬电解液,适用于液流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液,能够显著提高液流电池的能量效率和循环稳定性。且引入了相对廉价的铁元素,减少了体系对昂贵钒资源的依赖,降低了生产成本。
Resumen de: CN12098816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酸基光引发剂及其在制备全钒液流电池质子交换膜中的应用,新型多酸基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对氨基苯胂酸和钼酸盐在溶液中加热得到淡黄色的As4Mo12;然后将As4Mo12与丙烯酰氯进行反应得到光引发剂APOM。本发明将上述光引发剂APOM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酸在紫外光照射下共聚,成功合成了由APOM引发的共价键连接的快速光固化POM基质子导体膜,此聚合物膜成功地将POMs以共价键的方式引入到聚合物中,聚合物膜展现出超高的质子传导性能和低钒离子透过率,是商用N117膜的6.1倍。其可替代部分Nafion,与两层Nafion N211组成“三明治结构”的复合膜,显著提升了聚合物膜作为质子交换膜的法拉第效率、能量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其性能显著优于Nafion117。
Resumen de: AU2024249948A1
A system (100) for vaporizing hydrogen for providing hydrogen in gaseous form to a plurality of hydrogen fuel cells includes: a vaporizer; a radiator (108) configured to cool a cooling fluid in a coolant system of the plurality of hydrogen fuel cells; a spray supply system (114) comprising: a tank; a pump configured to pump water from the tank; a nozzle system; and a condensate tray (116) configured to collect condensate and return the condensate to the tank. The system (100) is configured to activate the pump to pump the condensate collected in the tank to cool the radiator (108) based on a temperature of the cooling fluid.
Resumen de: CN223578332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引射器及燃料电池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引射器应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供气体流经的壳体,壳体涂覆有或混合有吸水显色材料,且吸水显色材料能够随流经壳体气体的湿度变化而使所述壳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上述的气体包括从燃料电池系统的阳极入口进入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的气体。本实用新型的引射器,通过在壳体混入或涂覆吸水显色材料,则流经壳体的气体的湿度就可以使吸水显色材料的颜色变化,从而达到实时监测引射器流经气体的湿度的目的。
Resumen de: CN223583001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盘、支撑架和缓冲装置,支撑盘套设在支撑架内,缓冲装置位于支撑盘与支撑架之间,支撑盘包括凹槽,储能集装箱位于凹槽内,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器和若干减震器,缓冲器位于支撑架的中心位置,减震器位于支撑架的内部顶角处,缓冲器包括上安装板、上压块、连接板、弹性件、下压块、下安装板、滑槽、滑块、上转轴和下转轴,弹性件上端与上压块的底面连接,下端与下压块的顶面连接,弹性件套设在连接板内。本实用新型的该支撑结构为储能集装箱提供全方位的缓冲作用力,尤其在受到强烈外部作用力时,可防止集装箱因晃动、震动等影响正常使用,提高集装箱的整体稳定性。
Resumen de: CN223582999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极结构,包括一对封闭端板,一对所述封闭端板相对布置,一对所述封闭端板之间呈单向线阵排列设置有若干单电池组,若干所述单电池组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电极板,一对所述电极板与若干单电池组以及一对封闭端板通过若干对拉杆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流电池电极技术领域,该电极结构,在液流电池的电堆上设置有一对电极板,进而在电极板上设置有滑动接线组件,利用滑动接线组件的滑动作用可以调节电极板的接电片的位置,从而利用滑动的接电片位置与外部的设备完成接电,接电片在接触片的作用下与接电槽连接,实现电极板的接线,方便液流电池的接线和使用。
Resumen de: CN223582992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的燃烧器,其燃烧室顶部居中位置设有点火棒及点火棒套管;燃烧室的顶部还设有阳极尾气分配通道和阴极尾气分配通道,阳极尾气分配通道、阴极尾气分配通道依次环设于点火棒套管的外周;两种极性尾气经过各自独立分配通道后,均以环面状出气方式均匀通入所述燃烧室。本实用新型的阳极、阴极尾气以环形的方式均匀输入燃烧室,在环面上保持一致的流量密度,两种尾气于燃烧室内充分混合,点火棒居中点火,避免火焰偏斜,减少局部过热,达到稳定的燃烧状态。
Resumen de: CN223583000U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电堆装配结构,涉及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领域,包括:电堆外壳,其侧面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贯穿设置的安装孔;以及至少一装配支架,每一装配支架包括内支架和外支架和至少一紧固螺栓,内支架顶部外侧设有挂耳,内支架中部设有至少一个固定螺母,内支架插入安装槽内使挂耳挂住安装槽外侧面的顶部,外支架位于安装槽的外侧,外支架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定位孔、安装孔和固定螺母对齐,每一紧固螺栓依次穿过定位孔、安装孔并与固定螺母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安装简单快捷,提高了氢燃料电池的装配效率;氢燃料电池电堆拆卸简单方便,便于氢燃料电池电堆检修。
Resumen de: CN120999054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监测与寿命预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合机理与数据驱动的燃料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包括:通过能斯特方程计算燃料电池可逆电势,并结合活化、浓差、欧姆三大电压损耗建立理论输出电压模型;采集实际运行条件下电压衰减历史数据,确定寿命终结电压阈值;利用时间序列算法对历史数据训练,辨识关键参数(欧姆阻抗、透氢电流密度、交换电流密度及极限电流密度)的老化规律函数,并通过RMSE评估参数辨识精度;将参数老化函数代入电压模型预测未来电压,当预测值首次低于寿命终结阈值时,计算剩余使用寿命。本发明融合电化学机理与数据驱动技术,显著提升了预测准确性。
Resumen de: CN120999032A
本发明属于钒液流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液流电池用多元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包覆型金属微球导电材料Ⅰ、制备金属涂覆型导电纤维Ⅱ及将包覆型金属微球导电材料Ⅰ分上下两层平铺于模具中,中间嵌入金属涂覆型导电纤维Ⅱ,通过热压成型得到三明治结构双极板。本发明致密的包覆型金属微球结构增加了双极板内的导电通路,降低了本体电阻,包覆层避免了金属与钒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降低电解液的腐蚀作用,金属涂覆型导电纤维结构增加了双极板沿纵向的电导率,碳纤维增加了双极板的力学强度与横向导电性。
Resumen de: CN12099904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加减载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辅助部件BOP的参数标定表,得到燃料电池电堆的拉载电流值与辅助部件BOP参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在燃料电池系统稳定运行过程中,若系统控制器FCU收到上位机下发的目标拉载电流,则判断当前运行状态后,通过拉载电流、BOP参数两条线分别控制的加减载方式,进行加载或降载变工况。本发明能够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实现燃料电池系统功率无极调控,避免常规系统只拉载特定电流密度、功率输出不连续的问题。
Resumen de: CN120999030A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极板加工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在双极板的加工过程中,基于双极板在第一时刻的第一加工结果,预测双极板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的第二加工结果;在基于第二加工结果确定双极板满足加工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二加工结果调整第一时刻的设备参数;在第二时刻以调整后的设备参数加工双极板。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双极板的校准效率和校准准确率。
Nº publicación: CN223582998U 21/11/2025
Solicitante:
常州星辰新能源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223582998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合装置,压合装置包括台架、定位组件、导向组件、压合组件和施压机构,通过在台架上设置定位组件、导向组件和施压机构,并在导向组件上设置压合组件,仅需通过定位组件将集流框与点胶后的片状碳材料按照预定的形位要求定位于台架上,再利用施压机构驱动压合组件朝向定位组件移动,压合组件在导向组件的引导作用下精准地压合集流框与点胶后的片状碳材料,使得集流框与片状碳材料通过定位粘接压合的方式实现连接,不仅能够保证电堆制备时集流框与片状碳材料预制连接的形位要求,且集流框与片状碳材料之间胶层的厚度均匀性得到有效控制,既增强了集流框与片状碳材料之间粘接强度,又提高了集流框与片状碳材料之间的密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