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223123922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涉及燃料电池发电领域,该系统包括:多个电池堆;多个变流器功率模块,与多个电池堆一一对应相连,分别用于将对应电池堆输出的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并调节对应电池堆的输出电压,得到调节电压;负载模块,与多个变流器功率模块相连,用于接收多个变流器功率模块分别输出的交流电流和调节电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设置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存在功能冗余,造成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Resumen de: CN223123924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包括:壳体,具有空腔;堆芯,位于空腔内;支撑件,与壳体的底面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与堆芯之间,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堆芯的延伸方向相同,支撑件由非牛顿流体材料制成。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受到撞击时堆芯易被底部的防塌腰杆挤压变形的问题。
Resumen de: CN223116198U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物流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氢能物流车氢能集成式框架,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上设有构成主体框架结构的第一横方管、第二横方管以及竖方管,且第一横方管之间还分别设有长度不同的第一加固竖杆和第三加固竖杆,并且第二横方管之间设有第二加固竖杆,所述框架主体内部空间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且框架主体上方前端焊接有氢气高压瓶支架。该氢能物流车氢能集成式框架将氢燃料系统的大部分布置集成在一个框架中,结构简单,同时考虑氢燃料各个部件的布置空间,无需模具开发,能缩短整车开发周期,并能够按照样车底盘现有结构进行合理搭配安装形式。
Resumen de: CN223116154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余热回收供暖系统,包括氢燃料电池、电池散热器和余热回收装置,所述氢燃料电池和电池散热器之间连接有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接入冷却液,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与余热回收系统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系统的一端连接有暖风机,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连接在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采暖进水管、采暖出水管和采暖回水管以及缓冲水箱,所述采暖出水管与暖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散热器和氢燃料电池之间设置板式换热器,在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连接余热回收系统,在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连接通入被加热的冷却液,利用余热回收系统对电池的余热回收利用,降低了冷却液的温度,减少了电池散热器的能耗。
Resumen de: CN120337156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状态估计方法、状态评估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如下步骤:工作模式划分;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阶段下运行燃料电池,获取观测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准确性指标的数值和稳定性指标的数值,并均一化处理;确定各工作模式下各子指标的准确性评分与稳定性评分;采用组合赋权‑乘法合成方法确定各工作模式下不同观测器的准确性子指标评分和稳定性子指标评分;确定不同阶段使用不同观测器综合评分;基于不同阶段下每个观测器的综合评分建立融合观测器的控制策略。本发明的评价结果客观可靠,可为燃料电池状态估计的改进提供方向。
Resumen de: CN120326890A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单极板的注胶模具及注胶方法,注胶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底板、冷水板、上模隔热板、上模加热板和成型模腔,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下模底板、下模隔热板、下模加热板和成型模芯;所述成型模芯在朝向上模组件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极板的仿形腔体,且成型模芯中设有用于防止极板变形的定位装置;所述下模组件中设有用于吸附极板的真空吸附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真空吸附组件和定位装置,实现了极板展平、密封垫圈的注塑成型,以及二者定位的同步完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节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Resumen de: CN120341304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纳米纤维素粘合的COF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得到COF纳米片分散液;随后通过真空辅助自组装的方式将木质纳米纤维素分散液和COF纳米片分散液按照一定的溶质质量比进行抽滤得到木质纳米纤维素/COF复合膜;最后将复合膜进行热压处理得到木质纳米纤维素粘合的COF复合质子交换膜。木质纳米纤维素中的木质素颗粒可以在热压处理中充当复合膜内部的粘合剂进一步增强复合膜的稳定性。所合成的COF上丰富的磺酸基团和界面处的氢键网络保证了复合膜高效的质子传导能力。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温和可控,制备得到的复合膜有利于推动氢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Resumen de: WO2024132852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managing a hybrid powertrain of a hydrogen motor vehicle, which hybrid powertrain comprises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2), a fuel cell (3), a hydrogen storage tank (14) and a line C1 connecting an air outlet (10) of the fuel cell (3) to an air inlet (12)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2), which line has a cutoff valve V1, the method comprising the steps of: a) controlling the shutdown of the fuel cell (3); b) stopping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2); c) when the fuel cell (3) and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2) are stopped, opening the cutoff valve V1; and d) running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2) without injecting hydrogen from the storage tank (14) in order to draw, via the line C1, the fluids present in the fuel cell (3) to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2).
Resumen de: CN120329543A
本公开涉及一种磺化聚喹喔啉,其由二偶酰单体与四胺单体聚合并随后通过后磺化获得。本公开还涉及由所述磺化聚喹喔啉形成的质子交换膜以及包含该质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
Resumen de: CN120341312A
在由包括配管在内的各种部件构成的燃料电池系统中,希望进一步促进小型化、部件件数的减少。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组、和向上述燃料电池组供给包含氧的气体的流路,上述流路具有:第1部件,具有上述气体的第1导出部;和第2部件,位于上述第1部件的下游,并且具有不经由配管而与上述第1导出部一体化的导入部。燃料电池系统还具备使上述气体从上述流路分流的分流路,上述第1部件还具有上述气体的第2导出部,上述分流路具备第3部件,该第3部件具有不经由配管而与上述第2导出部一体化的导入部。
Resumen de: CN120341329A
本发明涉及液流电池领域,提供了一种液流电池单元及液流电池电堆,液流电池单元的电极框上设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液流孔和槽口朝向厚度方向一侧的盖板安装凹槽,盖板安装凹槽具有与电极框中心区域相通的开口,盖板安装凹槽槽底设有将电极框上的相应液流孔与电极框中心区域连通的液流槽,极框盖板适配安装在盖板安装凹槽内并覆盖相应液流槽,极框盖板与相应液流槽围成供电解液从电极框上的液流孔进入电极框中心区域的电解液流道;将极框盖板嵌入在电极框内,减小了液流电池单元的厚度,减小了多个液流电池单元组成的液流电池电堆的整体厚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液流电池单元厚度较大而导致的液流电池电堆的整体体积大,占用空间多的问题。
Resumen de: CN120341305A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亲疏水结构的一体式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一体式气体扩散层结构为:包含亲水层和疏水层,亲水层为平面层,疏水层为带有脊Ⅰ和沟槽Ⅰ的混合层,亲水层和疏水层之间无过渡层,亲水层位于疏水层和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层之间,疏水层位于燃料电池双极板与亲水层之间。一体式气体扩散层制备方法为:将疏水层浆料和亲水层浆料先后刮涂至带有脊Ⅱ和沟槽Ⅱ的模具中,最后进行脱模获得。本发明的一体式气体扩散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疏水层具有更大的接触角,有利于气体传输以及生成水的排放,亲水层通过毛细作用将水分析出,降低了传质阻力,提高膜电极性能。
Resumen de: CN120341319A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氢燃料电池、塌腰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及工程机械。氢燃料电池包括导电壳体、电堆组件、集流板和塌腰检测凸起;电堆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端板安装在导电壳体的内侧壁上并分别设有一个集流板,集流板的一端延伸至导电壳体外并于与导电壳体之间绝缘配合;塌腰检测凸起布置于导电壳体的底壁上并与导电壳体形成导电连接;塌腰检测凸起对应于电堆组件的中部区域布置在下方;和/或,塌腰检测凸起布置于电堆组件中部区域并位于朝向导电壳体的底壁的一侧,塌腰检测凸起与电堆组件中的对应的极板形成导电连接。本申请公开的氢燃料电池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安全性。
Resumen de: US2025229910A1
An inerting system for an aircraft and a method of inerting fuel cell systems. The inerting system injects inert gas into a casing around the fuel cells in a distributed manner to ensure a correct dissolution of flammable agents like oxygen and hydrogen that could be present inside the casing around the fuel cells.
Resumen de: CN120341311A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热管理子系统。该热管理子系统被配置成能够借助旁通管线和管线切换机构来在多种模式下运行。根据本申请的热管理子系统能够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的快速、稳定的冷启动,并且能够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Resumen de: CN120330681A
本发明属于涂层沉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双极板表面涂层沉积装置,包括基台,基台的内部安装有储气罐,储气罐内部的混合气体通过换气组件注入沉积舱。通过换气组件将混合气体从沉积舱的下方注入其内部,并将双极板向上顶起,然后混合气体从沉积舱的上方注入,并在悬空状态下的双极板上下两端形成高压区域,在对沉积舱进行加热时,对混合气体进行搅动产生流体循环运动,打破混合气体原有的静态分层或局部聚集状态,加速混合气体分子间的动量交换和扩散过程,使不同区域的混合气体成分逐渐趋于均质化,防止沉积舱内部气体分布不均匀导致双极板发生形变。
Resumen de: CN120341315A
本发明提出了燃料电池系统的启动方法。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池设有位于同一侧的阳极气体入口、阴极气体出口和冷却剂出口以及位于另一侧的阳极气体出口、阴极气体入口和冷却剂入口,所述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检测所述阳极气体出口处的阳极气体出口温度THO;S200:将检测到的阳极气体出口温度THO与第一预设温度TPRD1进行比较,如果THO≥TPRD1,则执行S300;如果THO
Resumen de: CN120341321A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电池系统的相电流的AC注入电流分量的方法,其包括:在DC/DC变换器的每个PWM周期中,对采集的电池电堆的堆电流进行解析,得到堆电流的AC分量幅值;至少基于堆电流的AC分量幅值和获取的堆电流的期望AC分量幅值调节相电流的期望AC分量,其方式是:降低堆电流的AC分量幅值和获取的堆电流的期望AC分量幅值之间的稳态误差;至少基于所述相电流的期望AC分量和采集的相电流调节注入到相电流中的AC注入电流分量。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调节电池系统的相电流的AC注入电流分量的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根据本发明,能够精确调节电池系统的相电流的AC注入电流分量,提高电池电堆的电化学阻抗谱的计算精度。
Resumen de: CN120341323A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发动机、进气管、一级排气管、二级排气管、排气口、热发电构件、除尘构件和调节角度导流件,所述发动机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分别连接一级排气管和二级排气管,所述一级排气管固定连接排气口,所述二级排气管固定连接热发电构件,本发明通过调节角度导流件给发动机预热,能够提高氢燃料发动机的低温续航能力,通过旁通排放实现能量的最优分配,通过热发电构件根据温差发电,通过除尘构件对热发电构件进行除尘,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影响发电效率,本发明能够在保证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利用尾气余热发电,发电效率较高,维护方便,生态环保。
Resumen de: CN12034129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稀土位点调控的钯基金属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氯亚钯酸钾溶液和稀土氯化物溶液;S2、将所述的氯亚钯酸钾溶液和稀土氯化物溶液完全溶解在DMF和EG中的KOH溶液中,再加入EDTA,最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装入有特氟隆内衬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然后进行水热反应。冷却至室温后,离心洗涤干燥收集得到双稀土位点调控钯基金属烯材料。本发明方法所选用的原材料廉价易得,制备材料作为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正极,表现出较高的功率密度。该方法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Resumen de: CN120341322A
本公开涉及一种控制燃料电池关机吹扫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涉及氢燃料电池车辆领域,该方法包括:当车辆接收到停机指令时,实时获取该车辆的动力电池可充电功率、动力电池剩余电量和燃料电池的环境数据,该环境数据包括该燃料电池的环境温度、电堆温度和电堆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基于该动力电池可充电功率、该动力电池剩余电量和该环境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该燃料电池的关机吹扫功率和目标关机吹扫时间;根据该关机吹扫功率和该目标关机吹扫时间对该燃料电池进行吹扫操作。能够避免燃料电池关机吹扫不充分导致的电堆水淹或膜过干,避免运行功率较大或运行时间过长导致的动力电池过充。
Resumen de: CN120341294A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梯度孔隙的扁管式SOFC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阳极基体、阳极扩散层和阳极功能层;其中,阳极基体上均布有孔径为1~1.5mm的燃料孔道;每层结构孔隙率具有差异,形成梯度孔隙阳极结构;解决了扁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由于单一孔隙率,当孔隙率过低导致气体传质阻力过大,导致放电功率低的问题。制备过程中,为了使三层阳极更好地复合,采用多平台‑慢烧结的烧结程序,最终成功制备了具有梯度孔隙的三层阳极结构。
Resumen de: US2025233177A1
To provide a fuel cell system capable of efficiently warming up fuel cell stacks. A fuel cell system, wherein the fuel cell system comprises fuel cell stacks, a cooling system and a control unit; wherein the fuel cell stacks comprise at least a first fuel cell stack and a second fuel cell stack; wherein the cooling system comprises a first cooling water pipe, a second cooling water pipe, a cooler, a first connecting pipe,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pipe.
Resumen de: US2025233168A1
A fuel cell stack including a cell stacked body having multiple power generation cells and a dummy cell disposed adjacent to an end power generation cell among the power generation cells, and an end unit disposed adjacent to the dummy cell. A gas supply port communicating with a gas supply flow path and a gas discharge port communicating with a gas discharge flow path are provided at the end unit, the gas supply flow path is configured by multiple communication holes including a first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hole provided at the end power generation cell and the dummy cell,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hole are arranged such that an extension surface formed by extending an opening surface of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hole in the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toward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hole is misaligned with an opening surface of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hole.
Nº publicación: CN120328495A 18/07/2025
Solicitante:
长沙和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和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储科技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32849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铜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硒铜化物的制备过程为:将硒粉在加热条件下溶于碱性溶液中,然后加入还原剂,再与含铜盐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或,将包括铜盐在内的原料溶解于碱性溶液中,再加入还原剂进行沉淀反应,反应产物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橙红色粉末,与硒粉共焙烧,即得。该硒铜化物相较于一般硫族化合物不仅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还具有多种晶体结构,赋予材料更高的电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经测试,采用上述硒铜化物改性负极的液流电池在80mA/cm2的电流密度下,其能量效率能达到80%左右,大幅提高液流电池的储能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