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119900680A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包括:上位机响应于在机组测试界面上所执行的用于触发继续测试的操作,向测试控制器发送续测控制信号;上位机在接收到的测试控制器响应于续测控制信号反馈的状态机的状态字,与上一次从测试控制器接收到的状态机的状态字不一致的情况下,激活计时器,并将最近一次从测试控制器接收到的测试项目的项目标识发送到测试控制器,以使测试控制器执行所述测试项目;上位机在计时器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如果从测试控制器接收到指示任一测试项目已完成的测试完成指示信息,则将所述任一测试项目的项目标识发送到测试控制器,以使测试控制器执行所述任一测试项目的下一测试项目。
Resumen de: WO2025084503A1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offshore floating body that is easily towed, the offshore flo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legs disposed at intervals from one another; connection bars connected between any one of the legs and another leg; and a cover member arranged to partially surround at least one outer surface of a leg, wherein when towing is performed at sea, the flow of seawater is guid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legs by contact with the cover member and thus the flow of seawater between any one of the legs and another leg is suppressed, reducing the resistance caused by seawater.
Resumen de: CN11990068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塔筒外表面巡检机,其包括机体,机体上连接有第一驱动轮,机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对称连接两连接杆,两连接杆的一端均连接第二驱动轮;机体上连接用于调节第一驱动轮行进角度的第一调节组件,连接杆上连接用于调节第二驱动轮行进角度的第二调节组件;机体上连接用于驱使连接杆伸缩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用于驱使连接杆绕竖向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机体上设置巡检摄像头。本发明能够实现轻量化、小型化和灵活化,以有利于降低运输难度和运输成本,并能提高高空作业时在不同风力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拓宽了风机塔筒外表面巡检机可作业的天气范围和高度范围,进而能够更高效和可靠地完成风机塔筒外表面的巡检任务。
Resumen de: CN119903363A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方法,该方法在风电机组运行时,将获取的预设时段内的多种数据指标对应的数据序列中的每个数据进行对数变换得到对应的对数值,构建所有对数值的散点图;获取DBSCAN算法的邻域半径和最小样本数,根据邻域半径和最小样本数得到散点图中所有数据点的聚类结果;根据聚类结果得到多个边界点,根据每个边界点的邻域半径范围内的数据点的分布特征获取每个边界点的孤立程度,根据每个边界点的孤立程度获取散点图中的异常点;根据散点图中的异常点对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提高DBSCAN算法对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的准确性。
Resumen de: CN119900669A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导流聚风式风力机,大大提升了风力发电的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流聚风式风力机,包括风力机本体,所述风力机本体的叶片包括叶根部分和受风弦部分,所述叶根部分和受风弦部分一体成型,所述叶根部分用于与风力机本体的轮毂相连,所述受风弦部分用于捕风,且所述受风弦部分从起始位置到叶片尖部弦长逐渐变小,所述风力机本体的迎风面一侧设置有锥形导流装置,所述锥形导流装置的小端朝向迎风面设置,所述锥形导流装置的大端投影将叶根部分完全覆盖;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风力机领域。
Resumen de: CN119900797A
风电变桨减速机,包括箱体、配装在箱体中的输入轴、装配在箱体中且与输入轴啮合的多级行星减速组件和与多级行星减速组件的输出端啮合的输出轴,输出轴从箱体中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轴与箱体之间装有沿轴向从上至下呈多列分布的多列滚珠,多列滚珠将输出轴轴向定位在箱体上并形成输出轴与箱体的转动连接,输出轴与箱体之间装配将多级行星减速组件和多列滚珠密封隔开并将箱体底端密封的多层密封组件。本发明可有效减小变桨减速机输出端的尺寸,提高输出轴的承载能力和支撑刚度,防止倾覆,减少变桨减速机内部齿轮和轴承的磨损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了减速机输出端的密封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风电变桨减速机的设计方法。
Resumen de: CN119900691A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除冰示警机构的风力发电机,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安装有支架,支架的上端安装有工作壳,工作壳内部的工作腔中设有发电机,发电机的放电机轴通过转动轴一与转动筒传动连接,转动轴一上设置有转动感应报警模块,转动筒上设置有多个桨叶,桨叶里设置有除冰机构,外界的风对多个桨叶作用力,多个桨叶带动转动筒通过驱动转动轴一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当桨叶上积聚了一定的冰雪,桨叶的转动效率降低,转动感应报警模块感应桨叶的转动效率降低,当桨叶停止转动后,除冰机构开始运行将桨叶上积聚的冰雪进行消融,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的负荷,恢复发电效率,防止桨叶被冻结导致机械故障、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的发生。
Resumen de: CN119900686A
本申请涉及风电机组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陆上风电机组的检修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风电机组设定多个设备模块,并根据全部设备模块建立故障干扰模型;根据预设反馈时间节点采集各个设备模块的振动信号,并根据预处理结果生成反馈数据包;根据反馈数据包和故障干扰模型生成各个设备模块的运行状态;根据预设决策模型和各个设备模块的运行状态生成检修计划;对风电机组中的不同设备进行区分,并建立对应的设备模块,从而对风电机组进行分区域监测,并通过周期性采集各个设备模块的监测特征信号,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判断,从而识别出风电机组的潜在故障风险点的准确位置和严重程度,及时制定对应的检修计划。
Resumen de: CN11990633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生态能量装置,在风力发电总成的两侧利用太阳能发电板,将风引导到风力发电总成叶片上,具体地,太阳能发电总成一和太阳能发电总成二分布在风力发电总成的两侧,其中一块太阳能板的迎风面将风引导入风力发电总成上,对风力发电总成的叶片形成正压增强风,背风面由于外侧的风抽离形成负压风对风力发电总成的叶片行程负压增强风,而同时,另一块太阳能板的迎风面无法增强风,但是其背风面由于外侧的风抽离形成负压风风力发电总成的叶片行程负压增强风,使其增大风力发电总成的功率,风力发电总成上下布置的两块板配合互补使风力发电总成处形成场效应风,翻倍提高了风力发电总成的发电功率。
Resumen de: CN119900675A
本发明属于弱风发电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弱风发电系统,包括两根传动轴,其中一根所述传动轴为内转轴,另外一根传动轴为外转轴,所述内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圆锥凸头,所述内转轴上位于圆锥凸头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外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四周固定连接有三个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有不等大的矩阵镂空孔,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两个所述安装支架之间固定安装有螺旋片。本发明其独特结构设计有效提升了风能捕获效率,在弱风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通过优化传动和发电组件,降低能量损失,保证高效电能转换。小型化设计便于安装运输,可广泛应用于多领域,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Resumen de: CN119900684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用特定传感器采集轴承振动数据并预处理;经增强组合差分形态滤波器ECGMF去噪;采用固有时间分解ITD算法分解去噪后信号,提取分量瞬时幅值并频谱分析获故障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SVM与神经网络构建深度支持向量机DSVM模型;将特征向量输入深度支持向量机DSVM模型训练并判断故障输出结果。该系统含振动数据采集、增强组合差分形态滤波、固有时间尺度分解、深度支持向量机及诊断结果输出模块,对应实现上述各步骤功能,通过各环节协同,有效提取故障特征并准确诊断,可提升风力发电机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与效率。
Resumen de: CN11990067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装置,包括壳体结构和发电结构,壳体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两端呈第一开口设置的第一腔体,第二壳体具有两端呈第二开口设置的第二腔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开设有安装部,安装部适于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发电结构设置在安装部内;其中,第一壳体呈两端粗中间逐渐变细的结构,以加快第一腔体内的风的风速、且在第一腔体内产生低压,第一腔体内的低压适于加快风从第二腔体内吹入第一腔体内。上述结构的发电装置,有利于提高发电结构的发电效率,且能够通过壳体结构对发电结构提供保护作用,以避免发电结构受到外界的如雨淋、鸟类破坏等损坏。
Resumen de: CN119900682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的监控系统,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有特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风力发电机周围的视频;数据存储对比模块,通过训练过的大数据对比匹配模型对特征采集模块数据进行对比匹配,识别匹配后提取数据中的飞鸟轨迹并确认撞击概率;监控预警模块,用于构建风力发电机撞击损坏监测矩阵并收集撞击数据,并根据撞击监测矩阵判断风力发电机是否需要预警提示,并基于撞击区域的特征情况判断是否上报损伤预警;协同记录模块,用于传递指令调整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并将监控预警模块的监控记录和指令记录进行存储。本发明解决了风力发电机缺乏对鸟类碰撞的监控系统,无法及时了解和监测鸟类碰撞对风力发电机叶片碰撞损伤的情况。
Resumen de: CN119900674A
本发明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力潮流能组合式互补发电装置,包括浮箱和控制系统。浮箱通过隔板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浮箱顶部设有叉杆、齿轮、滑轨和滑块结构,通过第一驱动件和齿轮传动控制风力发电机相对位置改变;上腔室设有风力发电机转向调节组件,下腔室设有潮流发电机转向调节组件,分别用于改变风力发电机和潮流发电机的朝向。该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风力和潮流情况,灵活调整发电设备的位置和朝向,提高发电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实现海上风力能与潮流能的有机结合与互补利用。
Resumen de: CN119900690A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除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除冰装置、除冰控制方法和风力发电机。除冰装置包括除冰模块、环境监测模块、热能回收模块和控制模块。除冰模块用于对叶片进行加热融冰,除冰模块的一端位于机舱内,另一端对应叶片设置,以确保能够高效地对叶片进行除冰作业。热能回收模块的一端连接在除冰模块上,另一端连接于风力发电机机舱内的散热器上,以回收散热器散发出的热量。本实施例中增设有热能回收模块,使得散热器散发的热量能够被热能回收模块回收,而后通过热能回收模块将收集的热量用于向除冰模块供能,从而实现了热量的高效利用,解决了现有除冰装置加热气流利用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Resumen de: CN119900689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机叶片覆冰检测及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新能源设备检测领域,包括:基于毫米波雷达检测装置对目标叶片进行检测以得到覆冰检测结果;若覆冰检测结果表征目标叶片存在覆冰则控制风力发电机停止工作,并根据已获取的目标旋转信息和叶片形变信息确定第一目标测点位置;从第一目标测点位置中确定与激光检测装置的位置距离最近的第二目标测点位置,根据第二目标测点位置调整激光检测装置的激光出射角度,获取调整后激光检测装置与第二目标测点对应的理论距离;基于激光检测装置获得的实际距离与理论距离确定目标测点冰层厚度,以基于目标测点冰层厚度确定目标叶片上是否覆冰;若目标叶片未覆冰则控制风力发电机开机。
Resumen de: CN119898272A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叶片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叶片运输承载装置,包括承载车辆、安装于承载车辆上方的夹持抬升机构、设置于承载车辆后方的辅助车辆、安装于辅助车辆上方的辅助支撑机构,以及设置于夹持抬升机构与辅助支撑机构之间的风力叶片,所述夹持抬升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承载车辆上方的固定架,通过转向装置和伸缩液压杆同步运行,转向装置负责伸缩液压杆的转向,伸缩液压杆进行伸长,经自转轴抵住转盘对抬升的限位架进行支撑,且承载车辆在转弯时,转盘可于连接板处进行转动,使转向更为方便,由此提高大型风力发电叶片运输中的抬升避障能力,达到提高运输效率和可靠性的效果。
Resumen de: CN119903665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悬浮力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风电工程领域,该磁悬浮力的确定方法包括:根据风轮在历史时间段的转动过程中所承受的最大风力和最远力臂确定风轮能够抵抗的最大弯矩力;根据最大弯矩力和风轮的重量确定被动磁悬浮轴承中永磁体的体积,其中,被动磁悬浮轴承的固定部分设置于风轮的外侧,被动磁悬浮轴承的旋转部分设置于风轮的内侧;根据永磁体的体积确定被动磁悬浮轴承的磁悬浮力,其中,磁悬浮力用于将风轮悬浮于目标高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垂直轴风电机的主轴承与风轮的接触,使得主轴承承受了巨大载荷,导致主轴承机械磨损的问题。
Resumen de: CN119900681A
本公开提供一种风电机组的叶片故障诊断方法、诊断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风电机组的叶片振动信号;计算所述叶片振动信号的多种故障特征值;基于所述多种故障特征值,通过多种故障诊断模型确定多种故障诊断结果;通过对所述多种故障诊断结果进行融合来确定融合故障诊断结果;基于所述融合故障诊断结果进行叶片故障诊断。该过程通过计算风电机组的叶片振动信号的多种故障特征值,并且基于多种故障特征值和多种故障诊断模型确定多种故障诊断结果,将多种故障诊断结果融合得到最终的诊断结果用于叶片故障诊断,基于多维度的融合诊断,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Resumen de: CN119900672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集风导向风筒,结构包括叶片、风管、顶板和底板。风筒由多片垂直设立的矩形弧面板叶片围绕风管排列组成;叶片由主叶板和副叶板构成,副叶板设置于主叶板根部并形成一定夹角,具有导风与结构加固功能。风管为圆柱空心管,其管壁设有垂直集风口,并配备单向进气自缩口,自动进风防止返流。顶板和底板分别位于风筒上下端,中央设有单向导气自缩口,可将自然风从低处向高处或高处向低处导流。本发明可采集任意风向来风,微风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集风性能。适用于风能发电及需要集风汇流的场所,该风筒支持固定、转动或横向安装,可单独使用或多节模块化组装,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应用灵活广泛,风力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Resumen de: CN119900678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力分散式漂浮风机基础,涉及到漂浮风机基础技术领域,包括多个漂浮单板和安装柱,多个所述漂浮单板的左面和后面以及安装柱柱壁的左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第一拼接机构,多个所述漂浮单板的前面和右面均设置有第二拼接机构,所述第一拼接机构的内壁与第二拼接机构的表面相接触。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拼接机构和第二拼接机构,便于设备的安装和拆卸,设备通过多块漂浮单板的组合代替现有设备的漂浮板,使设备具有浮力分散的效果,能够抵御单点故障,通过设置安装机构,便于设备对风机进行安装,降低了安装时的难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设备安装时的舒适度,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Resumen de: CN119900677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格构柱装配式风电塔架,该塔架由多个塔段自下而上依次拼接形成,每个塔段由多个肢柱单元沿周向方向拼接形成,每个肢柱单元包括两个肢柱、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斜杆交叉结构,第一横杆分别与对应的两个肢柱的顶部连接,第二横杆分别与对应的两个肢柱的底部连接,斜杆交叉结构包括分别与对应的两个肢柱连接并交叉设置的两个斜杆,每个塔段的相邻两个肢柱单元的相邻的两个肢柱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多个塔段的对应肢柱依次连接形成塔柱,塔柱相对于塔架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肢柱单元能够预先制造,现场仅需要组装,能够提高塔架建造效果和增加塔架的整体稳定性能。
Resumen de: CN119900693A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公开了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风机的塔筒内电缆敷设安装方法,根据目标风机的电气设备位置和组件位置进行风机防雷系统安装;根据目标电缆的类型对目标电缆进行预加工并完成压制;根据目标塔筒的电缆分隔组件分布和电缆固定架分布,按照安全间隔距离将目标电缆依次穿过所有电缆分隔组件和电缆固定架,完成目标塔筒内的电缆布线安装;进行目标风机的发电机重新对中并将冷却系统充液至指定的压力区间;完成目标风机的安全性查验。本发明根据大型风机的实际情况对防护措施、电缆预加工方式、电缆压制方式、电缆布线安装方案等进行规划,实现了提高大型风机在进行塔筒内电缆敷设安装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Resumen de: CN119900673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功率荷载综合效益的风电场多目标偏航控制方法,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通过解析尾流模型进行考虑偏航状态的风电场整场尾流建模,确定风电场内每台风机的入流数据,并结合风机功率、推力系数曲线以及过渡段管节点的S‑N曲线,实现风电场总功率和平均寿命的快速精准预测。将单一风机功率优化和带有功率约束的风机疲劳寿命优化集成,建立两阶段多目标控制优化体系,并通过搭建贝叶斯机器学习网络利用高效精确的功率和寿命预测数据,加速定位每一阶段的最优偏航组合。本发明能够根据实时风速数据准确高效地提供考虑功率荷载综合效益的最优偏航策略,在满足风电场发电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载荷延长风机服役寿命。
Nº publicación: CN119907983A 29/04/2025
Solicitante:
IFP\u65B0\u80FD\u6E90\u516C\u53F8
Resumen de: WO2024061627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wind farm in a predetermined space, in which at least the following successive steps are carried out: a) forming different grids (GR) in the predetermined space; b) for each grid, determining the average annual energy production of a mini-farm (AEP-mf) composed of wind turbines on the points of intersection of a mesh; c) selecting (Ch) a few grids that make it possible to maximize the energy production; d) for each grid c in step c), determining (Alg1) a first arrangement of the predefined number of wind turbines on the grid; e) modifying (Alg2) the position of the wind turbines on the grid; f) determining a definitive arrangement (Disp_F) of the wind turbines in the predetermined space, and constructing (Const) the wind f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