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120646912A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n3O4/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A、配置水溶性二价锰盐溶液,备用;B、向步骤A水溶性二价锰盐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混匀,得到混合物;C、向步骤B混合物中加入季铵碱和过氧化氢搅拌反应,然后加入氨水和水合肼进行水浴加热反应,将反应后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与干燥得到Mn3O4/石墨烯复合物;本发明方法将石墨烯引入到Mn3O4中,不仅能够防止Mn3O4的团聚,还能够改善其结构稳定性,帮助抑制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的体积膨胀和收缩,从而提高循环寿命并减少容量衰减。此外,石墨烯可以在Mn3O4微粒之间形成导电网络,改善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接触,促进离子的传输和扩散。
Resumen de: CN116281959A
According to the porous carbon nanotube material with the branch structure,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porous carbon nanotube is 60 nm, the porous carbon nanotube is of a Y-shaped branch structure, and continuous bamboo-like capsule structure channels are formed in the carbon nanotube.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prepared porous carbon nanotube material with the bamboo-like branched structure is about 60 nanometers, the interior of the porous carbon nanotube material is of a bamboo-like capsule structure, the unique structure can be used as a sodium ion storage space, the branched structure of the porous carbon nanotube material is beneficial to rapid transmission of ions and charges, and when the porous carbon nanotube material is used as a sodium ion battery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the porous carbon nanotube material can be used as a sodium ion battery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When the current density is 100 mA g <-1 >, the reversible capacity is 416 mAh g <-1 >, when the current density is 2 A g <-1 >, the excellent rate capacity is 257 mAh g <-1 >, and the reversible charge-discharge cycle number exceeds 4500.
Resumen de: CN120646766A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容量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它包括:电子级盐酸的制备、光伏废硅粉球磨的制备、硅@碳酸钙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梯度碳包覆层构建的制备、碳纳米管导电网络合成制备、石墨烯纳米带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等步骤,本发明创造性结合两步静电吸引自组装方法、高温氧化工艺等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硅碳复合材料展现稳定循环性能、高容量性能,本发明具有比容量高、阻抗低的优点。
Resumen de: CN120648327A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紫外自修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计,组成包括:500‑550份硫醚树脂、50‑55份碳量子点、100‑110份微胶囊、150‑165份片状云母粉、5‑5.5份润湿剂、200‑220份去离子水。本发明以废弃核桃壳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合成制备碳量子点、以腰果酚环氧树脂为主体引入硫醚键制备硫醚树脂、以聚多巴胺为壁材而苯并三氮唑和蓖麻油三缩水甘油醚为芯材制备微胶囊,三方面协同使得涂料具备优异的自修复效果,此外还具有紫外屏蔽作用,防腐防老化,进一步延长涂料使用寿命。
Resumen de: CN120646794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实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磷源、铁源、锂源、钛源、分散剂和水混合研磨至D50≤800nm,通过控制钛源含量得到高钛和低钛两种浆料;两种浆料经喷雾干燥造粒得到高钛和低钛中间体;随后将两种中间体按比例混合后在流化床中分两阶段进行还原与碳包覆,碳,得到磷酸铁锂材料。本发明通过流化床动态反应耦合粒径控制,解决了传统工艺碳包覆不均、颗粒粒径控制较难的问题,所得材料具有高压实密度(≥2.5g/cm3)和优异循环稳定性(1C循环500次容量保持率≥90%),适用于储能电池领域。
Resumen de: CN120646837A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碳包覆多孔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盐酸刻蚀铝硅合金得到多孔硅,对多孔硅进行表面改性后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和碳纳米管复合得到多孔硅/碳纳米管复合微球,再使用溶胶凝胶法在多孔硅/碳纳米管复合微球表面原位聚合酚醛树脂,然后在管式炉中碳化,得到双层碳包覆多孔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酸刻蚀得到多孔硅,增加了体积膨胀的缓存空间,通过将碳纳米管均匀包覆多孔硅,使多孔硅锚定在三维导电网络中,增加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与酚醛树脂的衍生碳层结合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Resumen de: CN120646816A
本发明属于微纳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惰性气体通入等离子体发生区中,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区的中心的温度≥5000℃,得到高能载气;S2:使所述高能载气与反应混合气混合后在1000~1600℃进行反应,制得所述碳纳米材料;所述反应混合气包括碳源、催化剂前驱体和载气。相比于将反应混合气和惰性气体均通入等离子反应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仅将惰性气体通入等离子反应区,连续生产时间更长,产量更高,所得碳纳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较高,灰分显著降低,管径更小,管长更大。
Resumen de: CN120657119A
一种单壁碳纳米管水性浆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干磨预混合:将单壁碳纳米管与羟甲基纤维素钠进行研磨,使单壁碳纳米管与羟甲基纤维素钠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粉末;②搅拌溶解:将上述混合粉末加入水中,使用磁力搅拌,得到混合水溶液;③超声分散:对混合水溶液进行超声处理。通过干磨预混合,使CMC进入SWCNT管束之间的缝隙,加水后CMC吸水溶胀撑开SWCNT团聚结构,结合超声分散,可满足湿法涂布工艺对浆料粒度的要求。
Resumen de: CN120646819A
本发明针对大规模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的成本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家用微波炉快速制备GQDs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微波炉中水分子高速振动能够快速提升温度的特性,通过在前驱体柠檬酸中滴入微量去离子水,达到合成时间大幅度缩减的目的,可在3分钟内完成柠檬酸的碳化。此外,我们还通过乙醇溶液离心处理提纯GQDs溶液,该法在提纯石墨烯量子点方面比透析袋提纯法更加便捷,提纯效率更高。适用于大批量制备GQ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结果显示,当合成时间控制在2.5‑3分钟时,所得GQDs表现出优良的高结晶度和尺寸均匀性。
Resumen de: CN12064681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及其生长单元、生长方法、连续制备方法和系统。该碳纳米管连续制备系统包括碳纳米管生长单元以及产物收集单元;碳纳米管生长单元包括反应容器、阳极、阴极、稳弧剂溶液供给机构,所述阳极的起弧端和阴极的起弧端间隔设置且彼此相对,稳弧剂溶液供给机构用于向所述反应容器内注入稳弧剂溶液,且在所述碳纳米管生长单元工作时,所述阳极和阴极的起弧端均浸润在所述稳弧剂溶液内。所述产物收集单元与所述反应容器连通,用于收集所述反应容器内生成的碳纳米管。本发明可实现高性能碳管的可控连续制备,且制得的产品具有低长径比、高导电性、高结晶性、高纯度等优点。
Resumen de: CN120657094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掺杂SnS/SnS2异质结构/氮掺杂碳核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以氮掺杂碳纳米管(CPPy‑NT)为骨架,负载钴掺杂的SnS/SnS2异质结构,形成核壳纳米管复合体系。通过钴掺杂重构SnS2能带结构,形成Co‑S强键,抑制体积膨胀;氮掺杂碳基体提供高导电网络(电导率>103S/cm)和丰富介孔(孔径2‑10nm),加速Na+传输(扩散系数>2.5×10‑10cm2/s)。制备方法包括模板辅助聚合、煅烧及水热硫化工艺,实现材料结构精准调控。所得负极在0.5A/g下初始容量大于800mAh/g,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98%以上,5A/g循环1500次后容量保持率85%以上,15A/g倍率容量达400mAh/g以上。本发明解决了硫化锡基材料体积膨胀大、导电性差及循环寿命短的问题,适用于高性能钠离子电池。
Resumen de: CN120646817A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窄直径分布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混合气加热至900~1500℃进行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通入脉冲气体,制得所述碳纳米管;所述原料混合气中含有催化剂、碳源和刻蚀剂;所述加热是采用包括等离子体加热、微波加热、硅碳棒加热、硅钼棒加热、电阻丝加热、电磁感应加热中至少两种方法进行加热。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可以宏量制备高质量、窄直径分布的单壁/双壁碳纳米管,实际生产中单次连续运行时间超45h,单位产率可达190g/h以上,其产物单壁/双壁碳纳米管纯度大于85%,平均G/D比大于85,显著提高了制得的碳纳米管的质量和产量。
Resumen de: CN120646824A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纤维改性的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新材料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石墨烯在芳纶母液中分散性差、易团聚的问题,实现制备高性能石墨烯增强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目标。本发明提供将鳞片石墨分散到浓硫酸中,将高氯酸钾加入混合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得到高氯酸钾/鳞片石墨/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将去离子水加入步骤3获得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去离子水/高氯酸钾/鳞片石墨/浓硫酸的混合溶液;使用离心清洗方式得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分散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散液稳定性的均匀性可以保证大规模生产芳纶时,纤维的力学性能稳定。
Resumen de: KR20230135697A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provide a nano-sized composite with excell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pecific surface areas, and pore volume characteristics.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provide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composite through a simple process without an ultracentrifugation process or a flash annealing step.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provide an energy storage device that has high output performance and provides excellent specific capacity characteristics not only at low current density but also at high current density.
Resumen de: FI20245304A1
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t least carbon by a chemical reaction with a catalyst in a reactor. A reactant is supplied to the reactor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atalyst surface for the chemical reaction and at least one space in the reactor, and the catalyst surface contains a metal catalyst. The chemical reaction is performed in the reactor in which the reactant is arranged into contact with the catalyst surface to form the carbon comprising an allotrope of carbon, and nano-scale metal particles are detached from the catalyst surface by the formed carbon. The chemical reaction is continued in the space of the reactor and an amount of the carbon is grown by the formed carbon which comprises the detached nano-scale metal particles to form a carbon component. Further, 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catalyst for the chemical reaction.
Resumen de: CN120624013A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了一种碳点X射线闪烁体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以四苯基碘化磷和尿素作为前驱体制备得到前驱体混合物;将前驱体混合物放入反应釜中封闭,然后将反应釜放入干燥箱中,加热温度为180‑210℃,反应5‑10小时;将反应后的前驱体混合物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将上清液在加热台上蒸干,得到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加入乙醇溶解,将上清液在加热台上蒸干,得到碳点X射线闪烁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该碳点X射线闪烁体在X射线激发下的光产额较传统有机闪烁体大幅度提升。将碳点X射线闪烁体成薄膜可以实现X射线下的探测成像功能。
Resumen de: CN12062249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层状碳‑碳化硅内外包覆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一定量的纳米模板材料加入到旋转管式炉中加热,将碳源反应气和流化气通入高温反应炉中,碳源反应气与模板接触温度升高,分解成硅在纳米模板表面均匀沉积,得到碳包覆纳米模板材料,通入流化气,将炉内的碳源反应气排出,然后将硅源反应气和流化气通入高温反应炉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心层状碳‑碳化硅内外包覆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提供空心结构解决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中体积膨胀大的问题,同时抑制了硅的氧化,提高了首效,也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而且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易于产业化。
Resumen de: CN120622471A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掺杂石墨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氟掺杂石墨炔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溶剂体系下,将石墨炔和固体氟源混合后,干燥,得到复合前驱体;在保护气氛下,将复合前驱体进行退火,以使氟源分解释放氟化氢和氟自由基,氟化氢或氟自由基通过亲核取代与石墨炔上的碳位点结合,形成C‑F键,得到氟掺杂石墨炔材料;石墨炔和固体氟源的质量比为30:1~4。本发明经氟掺杂后的石墨炔的缺陷增多和无序性降低,提高了石墨炔的储锂能力,从而改善了长期循环性能和大倍率性能。
Resumen de: CN120622468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两亲性量子点合成的方法及在纳米驱油中的应用,属于纳米驱油领域。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将含有碳源和氮源的混合物,在空气氛围中加热进行反应,将反应产物进行离心,过滤,干燥,得到所述两亲性量子点;所述碳源选自葡萄糖、甘露糖、柠檬酸、木质素、壳聚糖、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氮源选自烷基胺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烷基胺的碳链长为C6到C12。合成的方法简单,可以不需要高压反应釜加热,工艺流程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该系列两亲性碳量子点在水中和多种有机溶剂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溶解性和较高的绝对荧光量子产率。
Resumen de: CN12062245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将锂源、磷酸铁、第一碳源混合后得到混合物料,加水进行研磨造粒,得到第一粉料,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对第一粉料进行煅烧处理,得到第一次烧结产物;A2:将第二碳源加入到第一次烧结产物中,研磨,得到第二粉料;A3: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对第二粉料进行煅烧处理,得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以改性碳纳米管/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复合纳米银为第二碳源,可以提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以及比容量。
Resumen de: CN12062246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针基红色荧光生物质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松针为碳源,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具有红色荧光(670 nm发射)的碳点溶液,加入PVP后干燥成固态粉末。该材料粒径均匀(2 nm)、量子产率高,固态下无荧光猝灭,适用于多种客体(如金属、玻璃、塑料)的潜指纹显现,能在紫外光下清晰显示汗孔等三级特征。本发明原料环保、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具有工业化生产潜力。
Resumen de: CN120622472A
本发明涉及碳量子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含聚丙烯的医用废弃材料制备亲水性碳量子点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利用PP对紫外线敏感的特性,将清洗后的含PP的医用废弃材料置于紫外灯照射之下,PP在紫外线、热以及湿氧的作用下,长链分解为短链,甚至分解为酸、酮、醛、酯等有机物单体。然后再以这些分解产物为原料,通过水热法或微波法合成直径小于5nm的亲水性碳量子点。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包括医用废弃材料)、工艺简单可控、重复性好、成本低等优势。该方法不仅有助于一次性医用废弃材料的回收,而且还能将废弃物转化为高价值的亲水型碳量子点,在生物成像、光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市场价值。
Resumen de: CN120637426A
本申请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提供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包括若干复合颗粒,且复合颗粒包括含锂磷酸盐内核和碳壳层;在复合颗粒中,一次颗粒粒径为150nm‑2000nm的数量占比不低于80%;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原料包括锂源、铁源和铁基分散剂;其中,锂源包括碳酸锂;铁源包括磷酸铁;铁基分散剂包括铁‑多元胺配合物。本申请提供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具有适当的颗粒级配,不仅可以显著缩短锂离子扩散路径,降低界面阻抗,有效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还可提高极片的压实密度,进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Resumen de: CN120637425A
本申请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提供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包括若干复合颗粒,且在复合颗粒中,一次颗粒粒径小于或等于150nm的数量占比不低于80%;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原料包括锂源、铁源和铁基分散剂;锂源包括主锂源,主锂源包括磷酸二氢锂和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铁源包括主铁源,主铁源包括草酸亚铁、三氧化二铁中的至少一种;铁基分散剂包括铁‑多元胺配合物。本申请通过采用特定的锂源、铁源以及铁基分散剂作为原料,可使得正极材料具有合理的颗粒级配,从而显著提升其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及循环寿命,使其在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等多种场景中展现出显著的适用性。
Nº publicación: CN120628411A 12/09/2025
Solicitante:
浙江大学
Resumen de: CN120628411A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压传感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现有基于石墨烯的风压传感器多数采用面状电极或简单叠层结构,存在方向响应一致性差、灵敏度分布不均、机械稳定性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压传感器件,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微压传感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柔性封装层、传感层、硅胶层和柔性印刷电路板,第一方向为由所述柔性封装层指向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方向,所述传感层采用单层微穹顶结构石墨烯纳米膜气凝胶制成。通过将单层孔结构石墨烯纳米膜气凝胶作为传感层,纳米级的壁厚可以实现其超灵敏的风速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