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erio de Industria, Turismo y Comercio LogoMinisterior
 

Alerta

Resultados 604 results.
LastUpdate Updated on 11/10/2025 [07:08:00]
pdfxls
Solicitudes publicadas en los últimos 15 días / Applications published in the last 15 days
previousPage Results 575 to 600 of 604 nextPage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加压装置

Publication No.:  CN223390573U 26/09/20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N_223390573_U

Absstract of: CN223390573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加压装置,属于电池加工技术领域。该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加压装置包括操作台和加压调高机构,操作台顶部的左侧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右侧安装有推板,操作台顶部的右侧安装有支撑座,调高槽开设在推板与支撑座内侧的顶部,调高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高板,推板与支撑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位于调高槽外侧的稳定座,通过设置加压调高机构,可以在推板与支撑座使用时,为使用者提供对推板与支撑座施力加压高度进行调整的介质,以便推板与支撑座的加压高度满足电池加压需求,避免推板与支撑座使用时出现难以进行调整的情况,因此提高了推板与支撑座的加压适应性和灵活性。

一种燃料电池低温吹扫改进装置

Publication No.:  CN223390569U 26/09/2025
Applicant: 
氢质氢离(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223390569_U

Absstract of: CN223390569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料电池低温吹扫改进装置。其包括空压机、中冷器、增湿器、旁通阀、电机和膨胀机;中冷器输入端与空压机输出端连通;增湿器具有干气入口、干气出口、湿气入口和湿气出口,增湿器干气入口与中冷器输出端连通,干气出口与电堆模块输入端连通,电堆模块输出端与增湿器湿气入口连通;旁通阀连通在空压机和电堆模块输入端之间管路旁通的支管上;膨胀机输入端与增湿器湿气出口回路和旁通阀回路汇合的管路连通;电机连接空压机和膨胀机;尾排与膨胀机输出端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最大程度的防止管道结冰,杜绝因冰渣引起的膨胀机涡轮损坏,保证系统低温正常运行。

燃料电池封装结构

Publication No.:  CN223390574U 26/09/2025
Applicant: 
江苏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CN_223390574_U

Absstract of: CN223390574U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料电池封装结构,包括:底座、支架和盖体,其中,底座上设有多个隔板,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槽,一个隔板上安装有风扇;支架安装在底座上;盖体与支架之间设有两个缓冲胶条,一个缓冲胶条与盖体连接,另一个缓冲胶条与支架连接;盖体与支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连接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件和两个第二连接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封装结构,能够自适应燃料电池堆的变形,保证燃料电池堆的散热和封装效果。

一种RSOC系统-甲醇重整与合成的集成系统

Publication No.:  CN223390570U 26/09/2025
Applicant: 
稀陶能源技术(合肥)有限公司
CN_223390570_U

Absstract of: CN223390570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SOC系统‑甲醇重整与合成的集成系统,包括RSOC系统、甲醇合成系统和甲醇重整系统;所述RSOC系统包括RSOC电堆,所述RSOC电堆设置燃料极入口、燃料极出口、空气极入口和空气极出口;所述甲醇重整系统的出口与所述燃料极入口连接,所述燃料极出口分别连接储水罐和储气罐的入口;所述储水罐和储气罐的出口还与所述燃料极入口连接,所述燃料极出口连接所述甲醇合成系统的入口,所述甲醇合成系统的出口连接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出口与所述甲醇重整系统的入口连接。本方案中RSOC系统与甲醇合成系统、甲醇重整系统进行集成,通过甲醇作为氢的存储介质,降低了存储成本,并形成用氢与制氢的循环系统。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单元表面的分布式测温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709425A 26/09/2025
Applicant: 
岭南师范学院
CN_120709425_PA

Absstract of: CN120709425A

本申请涉及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单元表面的分布式测温方法,方法包括: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表面上制备PDC薄膜温度传感器阵列,实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表面温度的分布测量;其中:PDC薄膜温度传感器阵列包括过渡层、绝缘层、敏感层、导线层、焊盘、保护层以及引线连接结构;过渡层设置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阳极或者电解质的上方,绝缘层覆盖于过渡层的上方,敏感层、导线层和焊盘均设置于绝缘层的上方,敏感层包括多个温度敏感单元构成的阵列,引线连接结构通过焊盘与导线层连接,保护层覆盖于敏感层和导线层的上方。本申请可减少工艺步骤、提高薄膜传感器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的兼容性。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低温冷启动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703607A 26/09/2025
Applicant: 
武汉达安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
CN_120703607_PA

Absstract of: CN12070360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低温冷启动的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燃料电池测试领域,装置包括:控温回路、燃料电池电堆试验台、燃料气体预冷装置、阀门组件以及环境仓,其中,燃料电池电堆试验台包括用于输送燃料气体至燃料电池电堆的第一接口,以及用于收集燃料电池电堆的燃料气体的第二接口,燃料气体预冷装置连通第一接口与燃料电池电堆,以及连通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阀门组件包括用于设于燃料气体预冷装置与燃料电池电堆之间的第一阀门、设于燃料电池电堆与第二接口之间的第二阀门、设于燃料气体预冷装置与第二接口之间的第三阀门,控温回路和燃料电池电堆位于环境仓内。本发明可以提供更贴合实际的电堆在燃料电池整车上的冷启动条件。

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的混合动力系统及其双工质循环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701460A 26/09/20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CN_120701460_PA

Absstract of: CN120701460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的混合动力系统及其双工质循环方法,属于燃气涡轮发动机新型混合动力领域,其中,系统包括无碳燃料储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燃气涡轮发动机,无碳燃料储罐分别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燃气涡轮发动机、换热器连接,以对无碳燃料进行换热,并将得到高温无碳燃料分别供入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燃气涡轮发动机中进行反应;燃气涡轮发动机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以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反应过程提供氧化剂,并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反应生成物供入至燃气涡轮发动机中,与航空煤油进行双燃料燃烧。该系统利用冷却介质强化冷却换热及防止结焦,提高发动机联合循环热效率和推进效率。

隔板和隔板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709407A 26/09/20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日本金属株式会社
CN_120709407_PA

Absstract of: US2025300192A1

A separator formed of stainless steel for a fuel cell includes a coolant contact surface that is configur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a coolant and a gas contact surface that is configur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gas. The coolant contact surface has a conductive passive film. The gas contact surface has a corrosion-resistant metal intermediate layer on a base material, and a conductive layer on the corrosion-resistant metal intermediate layer.

一种氢燃料电池空气路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709427A 26/09/2025
Applicant: 
氢质氢离(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09427_PA

Absstract of: CN120709427A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空气路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固定式氢燃料电池发电站空气集中供给模块以及电堆模块。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不同电流下电堆入口压力需求和电堆入口流量需求Qm对应关系;S2、对压力传感器Pn‑2进行解耦控制,使得流量达到Qm,同时压力达到目标压力b;S3、对压力传感器Pn‑3和空气流量的控制,在电堆入口前段流阻平衡调节作用下达到目标流量系数,同时保持流量达到Qm。本发明通过空气压力控制实现流量控制,满足全量程的流量控制需求,避免使用高压空气流量计或空气流量控制器成本高的问题;此发电站实现了功能分区及模块化布置,集成度更高便于维修。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怠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 No.:  CN120709424A 26/09/2025
Applicant: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CN_120709424_PA

Absstract of: CN120709424A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怠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燃料电池系统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若接收到用于指示燃料电池系统进入怠速运行状态的指令,则控制目标附件进入使能状态;将目标附件在使能状态下的总运行功率确定为电堆运行功率,并基于该电堆运行功率对电堆进行控制;将电堆单电池的电压安全值与实际值的差值输入比例积分控制器中,得到空气进堆截止阀开度,并根据所述空气进堆截止阀开度对空气进堆截止阀以及空气旁通阀进行控制;根据实际进入电堆的空气量确定喷氢阀的占空比,并根据该占空比对喷氢阀进行控制。本技术方案的燃料电池系统在怠速运行状态下,在对外输出功率为0的同时降低了所消耗的燃料量。

一种高温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709397A 26/09/20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09397_PA

Absstract of: CN12070939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电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a1‑xCaxFe1‑y‑zCoyNizO3‑δ,其中0.1≤x≤0.5,0.1≤y≤0.3,0.1≤z≤0.3,δ为氧空位含量,δ=0~0.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本发明引入Fe‑Co‑Ni三种过渡金属的协同设计,提升了材料的离子导电性和电子传导性,这样的双重导电材料降低了界面电阻,实现了较高的功率输出及较低的极化阻抗。该材料与GDC复合之后作为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阳极材料在800℃的工作温度下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60W/cm2,欧姆阻抗为0.11Ωcm2,其作为电解池时,电解水制氢时,在800℃、1.3V下对应的电解电流密度为2.18A/cm2。

一种联合涡流管能量回收的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

Publication No.:  CN120702120A 26/09/20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N_120702120_PA

Absstract of: CN120702120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涡流管能量回收的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该系统包括电网、锂电池、一级涡流管以及与一级涡流管的冷端和热端分别连接的冷端二级涡流管和热端二级涡流管;锂电池将来自电网的电力输送至电解槽制氢,所得氢气经压缩机与储氢罐输入一级涡流管,并在其热端设置阀门以控制供氢模式。在热端二级涡流管的热端引入合成氨装置,满足化工园区多样化燃料需求,对热端二级涡流管的热端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在热端二级涡流管的冷端连接氢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为化工园区供电。在冷端二级涡流管的冷端进行冷量回收,在其热端收集氢气并以掺氢天然气形式供给用户。本系统可极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灵活性,增强能源自给并减少外部能源依赖。

基于聚苯并咪唑的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709436A 26/09/202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CN_120709436_PA

Absstract of: CN120709436A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聚苯并咪唑的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高温质子交换膜包括基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所述基体材料为聚苯并咪唑,所述掺杂材料为磺化聚苯胺。本申请提供的高温质子交换膜,通过优化共混组分和工艺,提高其磷酸掺杂膜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电池性能。

一种甲烷裂解制氢耦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电系统

Publication No.:  CN120709432A 26/09/2025
Applicant: 
南昌航空大学
CN_120709432_PA

Absstract of: CN120709432A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烷裂解制氢耦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模块、甲烷裂解制氢模块、补燃模块、空气预热模块;甲烷气体经过所述甲烷裂解制氢模块制得氢气,制得的氢气经过三通阀分别送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模块和补燃模块参与反应,所述空气预热模块将空气预热后送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模块参与反应,所述补燃模块将氢气与空气反应后产生的高温气体送入甲烷裂解制氢模块用于给甲烷裂解制氢模块提供热量。本发明通过将甲烷直接裂解制氢工艺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结合,用于克服甲烷制氢耦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工艺流程繁琐,系统复杂,碳排放较高、耗水量大等问题。

一种基于多尺度孔包覆结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709404A 26/09/2025
Applicant: 
三峡新能源吉木萨尔发电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709404_PA

Absstract of: CN120709404A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孔包覆结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电极通过将具有不同长径比的碳纳米管分散液制备成催化浆料,并均匀涂覆在电极两侧。该设计充分发挥了不同长径比碳纳米管的独特优势,形成了连续、均匀的导电通道,从而显著提升了电极的导电性能和催化活性。此外,在分散液共混和涂覆过程中,不同长径比碳纳米管之间发生堆叠和搭接,产生了多尺度的孔道结构:微米级的大孔道为电解质的高速流动提供了宏观通道,而纳米级孔隙则为电化学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将该多尺度孔包覆结构电极应用于全钒液流电池时,显著提升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循环稳定性。

钛合金双极板表面微观缺陷的预处理方法、系统及双极板

Publication No.:  CN120709388A 26/09/2025
Applicant: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
CN_120709388_PA

Absstract of: CN120709388A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钛合金双极板表面微观缺陷的预处理方法、系统及双极板,通过超声除油清洗,将厚度0.1mm~0.15mm的轧制成形钛合金双极板依次置于工业脱脂剂中超声清洗10min~30min,再于蒸馏水中超声漂洗10min~30min;超声振动辅助电化学复合抛光,将经上述处理的钛合金双极板作为阳极,石墨板或钛板作为阴极,浸入含H2SO4和HF的电化学抛光液中,施加频率20kHz~40kHz的超声振动,在阴阳极间距30mm~50mm、电压30V~60V、抛光液温度10℃~25℃条件下处理5s~60s;将抛光后双极板经蒸馏水超声漂洗10min~30min后,于60℃~100℃真空干燥30min~60min。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钛金属双极板表面的微观缺陷快速消除或弱化,得到表面更平整、微观缺陷更少的钛合金双极板表面,提高后续高耐蚀导电功能涂层的综合性能。

车辆级空气旁通阀泄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 No.:  CN120709426A 26/09/2025
Applicant: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09426_PA

Absstract of: CN120709426A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级空气旁通阀泄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断开除空气旁通管路以外的连接至尾排的空气管路,阻止干扰气流进入尾排;断开电堆的出气管,并保持电堆的出气管处于开放排空状态;在尾排处安装已标定好的第一空气流量计;保持燃料电池系统关机,越权控制空气旁通阀关闭,越权控制第一空气截止阀打开至预设开度,并越权控制空压机运行至预设转速;读取第一空气流量计上的稳定气体流量值,该气体流量值即为空气旁通阀的泄漏量。本申请无需从车辆上拆卸阀门进行单独的泄漏排查,因而能够极大地降低泄漏排查成本,避免维修成本的浪费,提高客户的用车体验。

一种燃料电池堆全生命周期故障库建立及诊断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709428A 26/09/2025
Applicant: 
安徽瑞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09428_PA

Absstract of: CN12070942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堆全生命周期故障库建立及诊断方法,属于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电堆初始状态下采集电堆数据以定义电堆初始无故障状态;进行电堆故障敏感性试验,并采集试验过程中的电堆数据以构建电堆初始状态综合故障库;对电堆进行耐久试验,过程中每隔固定时间采集电堆数据以构建电堆过程状态综合故障库;在电堆耐久试验至电堆寿命终止时,采集此时的电堆数据以构建电堆寿命终止状态综合故障库。本发明对电堆全生命周期状态进行采集,并建立相应故障库,为后期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电堆工况调整、恢复及返修等工作提供方便,进而提升电堆的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纳米乳萃取的连续式制备硫酸氧钒电解液的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698502A 26/09/20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698502_PA

Absstract of: CN120698502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乳液体系的连续式制备硫酸氧钒电解液的方法,构建“离心萃取—离心洗涤—改进型填料塔还原反萃—连续复型”的集成式流程,从而实现从原料液中高效提取钒、产品纯度控制和萃取剂的循环使用,最终获得满足国标一等品要求的硫酸氧钒电解液产品。

气液分离器和燃料电池系统

Publication No.:  CN120709433A 26/09/2025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
CN_120709433_PA

Absstract of: CN120709433A

本公开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和燃料电池系统。该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管构件;第二管构件,被配置为与第一管构件相通,并连接到第一管构件的基于重力方向的上端;以及气液分离构件,设置在第一管构件和第二管构件中,使得沿第一管构件和第二管构件向上移动的空气中含有的液滴与气液分离构件接触,从而从燃料电池堆排放的空气中有利且有效地捕获液滴。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停机吹扫方法及燃料电池系统

Publication No.:  CN120709416A 26/09/2025
Applicant: 
安徽瑞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09416_PA

Absstract of: CN12070941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停机吹扫方法及燃料电池系统,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通过检测汽车燃料发动机系统停机前发动机功率和电堆交流阻抗值,控制电堆的阴极吹扫模式时间和阳极吹扫模式时间,从而控制进入电堆的空气和氢气含量,进而将电堆在停机前消耗空气和氢气并将水汽排出,降低电堆内湿度,增加电堆的使用寿命,整个吹扫方法需要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更高。

燃料电池单体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堆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 No.:  CN120709434A 26/09/2025
Applicant: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709434_PA

Absstract of: CN120709434A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单体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堆及用电设备,所述制备方法中,通过阴极胶膜及阳极胶膜,将阴极板、膜电极及阳极板通过分步热压贴合的方式组合为一体,可以通过简单模具和工艺控制使得一体化电池单体的密封区域厚度达到微米级别,能够有效改善由于厚度不均导致的气密泄露以及接触不良等问题,从而提高电池单体一体化制备的合格率,更有利于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的一致性,同时有效降低单电池的重量和厚度。

一种液氢电加热气化系统

Publication No.:  CN120701898A 26/09/20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CN_120701898_PA

Absstract of: CN12070189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氢电加热气化系统,包括液氢储罐、电加热装置和排气管路。液氢储罐内部设置竖直放置的隔离板,将储液罐内腔分为储液区和沸腾气化区;隔离板顶部和底部设有开有孔洞或槽道,使得储液区和沸腾气化区的液相联通、气相联通。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沸腾气化区,自动跟随沸腾气化区内液氢液面升降,上表面始终低于液面。排气管路设置于液氢储罐内腔,用于将氢气排出液氢储罐。本发明可实现液氢局部快速升温、沸腾气化,达到快速供应气氢目的。

一种基于门舒特金界面聚合反应的耐酸聚季铵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699303A 26/09/20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N_120699303_PA

Absstract of: CN120699303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门舒特金界面聚合反应的耐酸聚季铵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胺单体溶解在水相溶剂中形成水相溶液;将溴甲基单体溶解在有机相溶剂中形成有机相溶液;将基膜浸泡在水相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移除所述水相溶液,并去除所述基膜表面残留的水相溶液;将所述有机相溶液涂覆在基膜表面,在50~90℃高温下界面聚合反应1~15min,以在所述基膜上制备得到聚季铵膜;采用有机溶剂冲洗所述聚季铵膜表面去除残余反应物,然后在烘箱中热处理,得到所述耐酸聚季铵膜。

车载储氢系统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Nº publicación: CN120701894A 26/09/2025

Applicant: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701894_PA

Absstract of: CN120701894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储氢系统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实时检测针对车载储氢系统的状态触发信号;基于状态触发信号,确定车载储氢系统的系统工作状态;根据系统工作状态,执行对应的阀门控制指令。本申请通过标准化系统状态与实时信号检测,能够实现车载储氢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与自动化运行,具备高适应性、易维护性和良好的扩展兼容性。

traduc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