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stract of: CN120229723A
本发明涉及材料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原位生成纳米Ti3SiC2的复合CNTs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表面活性剂OP‑10分散在去离子水溶液中,得到OP‑10去离子水溶液,备用;取一定量制得的OP‑10去离子水溶液,按一定配比,将CNTs、纳米Si粉和纳米Ti粉加入OP‑10去离子水溶液中,充分分散均匀后真空干燥,制得混合粉末,备用;对制得的混合粉末进行热处理,基于原位反应在在CNTs表面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的纳米Ti3SiC2,即的复合材料;对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真空球磨,即的复合材料粉末。本发明提出的复合材料可以增强CNTs与金属基体的界面结合,提升金属基体机械性能。
Absstract of: CN12022970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碳化聚合物点聚集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内容:碳化聚合物点(CPDs)在氢键受体溶剂中进行组装得到CPDs聚集体;所述CPDs由柠檬酸和苯甲酰脲制备得到。在制备光热电转换设备中应用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所述CPDs聚集体与聚合物共混进行杂化反应得到光热转换模块;将所述光热转换模块负载于半导体器件,构造为光热电转换设备。本发明的CPDs聚集体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提升了聚集体的构筑可控性,CPDs聚集体具有高效的光热转换效果,在光热电连续能量转移器件或光热电发电机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Absstract of: CN120229709A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单壁碳纳米管及其处理方法、导电浆料及其应用。单壁碳纳米管的处理方法包括:对初始单壁碳纳米管进行至少一次加热和冷却处理;加热和冷却处理包括:对初始单壁碳纳米管进行预设时间的加热处理;预设时间为0.1s‑5s;通入惰性气体对经过加热处理后的初始单壁碳纳米管进行冷却处理,使得初始单壁碳纳米管在1min‑10min内被冷却。如此,在使得单壁碳纳米管的管束直径减小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单壁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
Absstract of: CN12022970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表面规则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低维材料规则制备的技术领域。对SiC单晶进行预处理,得到SiC基材;对SiC基材进行热处理,得到SiC热解石墨烯;将SiC热解石墨烯在金属镍气氛下进行活化,得到活化GF/SiC;利用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加热蒸发源内的金属铟源材料,在活化GF/SiC表面生长一层金属铟纳米薄膜,得到InGF/SiC片材;将InGF/SiC片材放置于微型真空容器中进行高温退火处理,制得SiC表面规则碳纳米管。本发明制备的规则取向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在电子器件、传感器、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Absstract of: CN120229712A
本发明涉及纳米碳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本征缺陷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将高纯石墨粉与过氧化苯甲酰混合,研磨,得到灰色粉末;将所述灰色粉末在空气气氛条件下恒温煅烧,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黑色膨胀粉末;将所述黑色膨胀粉末在氨气气氛条件下恒温煅烧,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氮掺杂石墨;将所述氮掺杂石墨压制成棒,作为电弧炉的阳极,以高纯石墨棒作为电弧炉的阴极,在氢气和保护气体气氛条件下,进行电弧放电,待阳极棒消耗完毕,收集炉腔内产生的烟炱,得到本征缺陷石墨烯,本发明无需以石墨烯或杂原子掺杂石墨烯为前提,可直接使用高纯石墨烯作为前体,解决现有的本征缺陷石墨烯制备方法中存在的成本高和效率低的问题。
Absstract of: CN12023718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硅碳复合物制备多孔负极硅碳材料的方法,涉及电极材料技术领域,首先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CNT表面沉积纳米硅,形成S i/CNT复合物;然后将该复合物与表面活性剂混合于水中,加入含树脂的乙醇混合溶液,超声搅拌后干燥得到S i/CNT/C前驱体;接着在氩气氛围下烧结前驱体,得到S i/CNT/C材料;将该材料与生物质材料混合、真空干燥后,再次在氩气氛围下烧结并经气流磨,最终得到多孔负极硅碳材料;该一维硅碳复合物制备多孔负极硅碳材料的方法,通过在碳纳米管CNT表面沉积纳米硅,有效缓解体积膨胀;通过双层碳包覆和多孔结构,促进电解液渗透和电解液与硅碳的接触面积,且提高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
Absstract of: CN12023719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异质结包覆层状氧化物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改性技术领域。所述二维异质结包覆层状氧化物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层状氧化物顺次交替进行多孔钛铁氧纳米片包覆和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烧结,得到所述二维异质结包覆层状氧化物的正极材料;所述多孔钛铁氧纳米片为具有多孔结构的二维Ti0.6Fe0.4O2纳米片;所述层状氧化物包括三元锂、钴酸锂或富锂锰基氧化物。本发明采用特定的多孔钛铁氧纳米片和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结合对层状氧化物进行包覆,实现了二维异质结在层状氧化物正极表面的均匀包覆,避免了因局部包覆不均匀导致的性能差异。
Absstract of: CN120230545A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感应电场制备碳量子点及百香果果汁铜离子检测的方法,将新鲜玉米破壁后,采取磁感应电场两步酶解酸水热法合成天然液相荧光碳量子点(CQDs)。在紫外光照射下,该荧光碳量子点发出蓝色荧光。经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Ray粉末衍射光谱等对CQDs的结构和组成进行检测分析;荧光碳量子点含有C‑O、O‑H等亲水性基团。本发明合成的荧光碳量子点在380nm激发波长下,于450nm处出现最强荧光发射,其荧光量子产率达到93.48%。在检测Cu2+对CQDs的猝灭效果时,在20μg/g~180μg/g范围内,CQDs对铜离子的检测限为18.8μg/mL。本发明提高百香果果汁的Cu2+的浓度检测的灵敏性、速度快,保证百香果果汁的重金属检测的可靠快速性。
Absstract of: CN120237164A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碳插层的五氧化二铌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碳插层的五氧化二铌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层状H4Nb6O17粉末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再加入碱性有机插层剂,先在50~70℃温度下搅拌3~7天,得到有机单体插层的H4Nb6O17;(2)将所得有机单体插层的H4Nb6O17分散于含有聚合引发剂的溶液中,先在20~30℃温度下搅拌3~7天,再经洗涤离心、干燥和热处理,得到所述纳米碳插层的五氧化二铌负极材料。
Absstract of: CN120230941A
本发明公开了内窥镜取石网篮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内窥镜取石网篮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高纯度镍和钛进行熔炼,冷却,去除表层物质,均匀化退火,热轧,水淬,得到镍钛合金基体;步骤二:将改性碳纳米管加入至无水乙醇中,得到悬浮液,将镍钛合金基体进行冷轧处理,每次冷轧处理前,均匀喷涂悬浮液,重复处理,拉拔,低温退火,冷却,得到复合镍钛合金基体;步骤三:将复合镍钛合金基体进行喷砂处理,超声清洗,然后喷涂改性聚合物溶液,固化,抛光,得到内窥镜取石网篮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防震性能。
Absstract of: CN12023680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石墨烯粉体的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导电银浆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利用等离子体对石墨烯进行氮掺杂,在石墨烯晶格中引入氮原子,形成氮掺杂石墨烯,然后通过等离子体表面修饰技术,在石墨烯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进一步提到导电性。将苯胺单体与氨基苯甲酸单体按混合,并在氮掺杂石墨烯表面进行原位聚合,生成聚苯胺‑氨基苯甲酸共聚物,将原位聚合得到的石墨烯‑聚苯胺材料与碳纳米管复合,构建三维导电网络。其次,将上述制备的三维填料添加到导电银浆中,氨基苯甲酸中的羧基在,与银颗粒之间的范德华力吸附结合,形成稳定的界面结构,降低界面电阻,增强导电网络的连通性。本发明制备的导电银浆具有高导电性的效果。
Absstract of: CN120229707A
一种具有高乳化水平及优异浸润性的醛酮合成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二维界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乙醛和丙酮作为碳源,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醛酮种类、醛酮比例的方法来制备高乳化水平以及具有优异浸润性的碳点材料,并将调控制备得到的碳点材料应用于甲苯有机溶剂的乳化,获得高乳化水平的乳液体系。本发明采用溶剂热法,相较于水热法,无需反应釜加热,且降低能源消耗。本发明制备的碳点在乳化体系中具有极高的适应性,其独特的表面化学特性使其能够在油水界面形成高稳定性的乳化层,有效增强乳化效果。本发明得到的醛酮碳点材料大小均一,分散度高,能够满足不同油相条件下的乳化需求,且成本极为低廉,制作工艺简单。
Absstract of: CN12020441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糖体亲和的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的荧光纳米碳点、制备及应用,涉及亚细胞器成像和光动力治疗领域。本发明中使用左氧氟沙星、甲苯胺蓝和聚乙烯亚胺作为原料,通过加热合成了具有红色荧光和光动力治疗效果的碳点。左氧氟沙星可修饰至碳点表面,用于结合定位于糙面内质网的核糖体;甲苯胺蓝作为光敏剂在碳点合成中作为碳核,有助于碳点的形成;聚乙烯亚胺作为阳离子聚合物,使得碳点表面带有合适的正电荷,有助于细胞对碳点的快速摄取。本发明中的纳米碳点可特异性标记细胞核糖体,从而实现对核糖体的成像,此外在激光照射下可实现光动力治疗。本发明中的碳点的特异性高,标记快速,且还能产生单线态氧用于光动力治疗。
Absstract of: CN120208212A
本发明涉及医用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三七多糖碳量子点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三七多糖碳量子点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S1、从三七提取总皂苷后的药渣中提取三七多糖;S2、将三七多糖按照比例1g:(10~40)mL分散于水中,于200~300℃进行水热反应1~3h后,冷却至室温;S3、超声处理,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并透析纯化,透析使用截留分子量为500~800D的透析袋;S4、将透析后的溶液冷冻干燥,得到三七多糖碳量子点化聚合物。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三七多糖碳量子点化聚合物制备医用敷料,呈海绵状,止血效果显著,小鼠肝脏损伤模型结果显示止血时间仅需约56s。
Absstract of: CN120210859A
本发明涉及一种B,N共掺杂碳纳米管负载铜铁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通过煅烧法制备得到了B,N共掺杂的碳纳米管,并通过浸泡吸附法使金属离子吸附于碳材料表面,然后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氛围中进行高温热解,可以通过对金属离子浓度、比例、温度的调控实现对碳材料表面金属活性位点的大小密度调控,构建双金属氧化物团簇结构。本发明获得的碳纳米管材料既保留了碳材料自身的完整结构,又在表面构造负载了大量的铜铁双金属氧化物团簇,制备得到有效促进电催化硝酸盐还原产氨材料,能够有效增加硝酸盐还原性能,收率有明显提升,在‑0.8VRHE的电位下可以达到95.2 mgh‑1mgcat‑1的产氨速率和91.3%的法拉第效率。
Absstract of: CN120221632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硅核;包裹所述硅核的碳壳;多个定向排列的石墨烯片,所述石墨烯片一端与硅核接触,另一端延伸至与碳壳接触,且相邻石墨烯片之间形成空隙。该结构通过石墨烯片的定向排列和碳壳的致密包覆协同作用,显著降低界面接触电阻并缓解硅核体积膨胀应力,提升材料的导电性、机械稳定性和振实密度。
Absstract of: CN120208208A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对碳纳米管初始粉体进行预氧化处理,得到预氧化后的碳纳米管粉体;将预氧化后的碳纳米管粉体与溶剂混合,得到具有第一固含量的碳纳米管湿料;将具有第一固含量的碳纳米管湿料与具有第一质量分数的酸溶液混合均匀,并进行加热处理,得到具有第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混合液;将具有第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混合液过滤,并水洗至中性,得到具有第二固含量的碳纳米管湿料;对具有第二固含量的碳纳米管湿料进行烘干处理,得到碳纳米管。如此,有利于酸溶液对碳纳米管粉体表面进一步润湿,降低润湿难度,提高了酸洗提纯过程中碳纳米管的固含量。
Absstract of: CN120208192A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孔炭材料具有类荷叶状结构。其制备方法:将生物质粉末与水混合后进行微波辅助水热反应,得到碳纳米点悬浮液;将碳纳米点悬浮液置于旋转冷冻设备中进行旋转冷冻,得到类荷叶状结构的多孔炭前驱体;将多孔炭前驱体在管式炉中煅烧,随后酸洗,得到具有类荷叶状结构的多孔炭材料。本发明的多孔炭材料具有类荷叶状结构,这种独特的结构通过微纳多孔网络和化学键连接,具备荷叶部分特征,如良好的应力分散能力;这种独特的结构为硅颗粒在充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供了缓冲空间,能够有效分散应力,减少因体积膨胀导致的机械破坏,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Absstract of: CN12020821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填充无机盐的碳纳米管材料及制备方法和抽滤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获得尖端打开的碳纳米管;S2,将尖端打开的碳纳米管加入到含有金属盐离子的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获得悬浮液;S3,利用内填充抽滤装置对悬浮液进行一次抽滤,在一次抽滤过程中抽滤压力从常压逐渐调至10‑7mbar,根据液滴滴落振动频次曲线确定二次抽滤压力;S4,对悬浮液进行二次抽滤,采用步骤S3确定的二次抽滤压力,获得前驱体;S5,将前驱体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煅烧,获得内填充无机盐的碳纳米管材料,其外表面洁净程度和产品的均一性得到明显提升,在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时具有较高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Absstract of: CN120221611A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磷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所提供的含磷复合负极材料,包括:磷基负极材料和碳复合多金属氧化物;所述碳复合多金属氧化物具有多孔结构,所述磷基负极材料附着于所述多孔结构中。该含磷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包含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和磷源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在第一加热温度下反应第一时间,得到磷分布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孔隙中的复合材料溶液;将复合材料溶液进行热处理,得到含磷复合负极材料。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所提供的含磷复合负极材料。本申请可以缓解当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等问题,可提高循环稳定性。
Absstract of: CN120208291A
本发明属于二维材料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转角二维材料的干法转移方法。本发明一方面通过拆分的步骤机理,采用多种有机聚合物辅助,避免杂质的引入;另一方面利用二维材料在h‑BN界面滑动不超出其平面几何形状的机理,通过激光裁剪将二维材料“锁定”在h‑BN的几何界面上,显著降低了二维材料在转移过程中出现褶皱、气泡以及滑移的概率,同时减小体系内应力,从而提高转角二维材料转移角度的精确性;并且转角二维材料间不出现滑移、牵拉等现象,晶格畸变也会减弱,进一步提高了转角二维材料的质量。本发明为构建高质量强关联物理平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利于在新型量子器件等领域展现出更为广泛的应用。
Absstract of: CN120208216A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快速焦耳热技术制备高效电磁屏蔽石墨烯膜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通过真空抽滤制备氧化石墨烯薄膜,随后在氩气保护下进行预还原处理,将薄膜加热至700℃并保温1小时,以去除部分氧官能团。接着,将预还原后的薄膜浸泡在氯化铁乙醇溶液中,引入Fe3O4纳米颗粒前驱体,并通过快速焦耳热还原技术,在100V电压下进行0.1秒的放电处理,实现氧化石墨烯的快速还原和Fe3O4纳米颗粒的掺杂。最终制备的石墨烯膜在X波段(8‑12GHz)表现出优异的电磁屏蔽效能,达到38dB,较未掺杂Fe3O4的样品(36dB)提升了2dB。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还原效率高的特点,同时通过Fe3O4纳米颗粒的引入实现了电导损耗、磁损耗和介电损耗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适用于电子设备电磁干扰防护等领域。
Absstract of: CN12020820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果园废弃物,尤其是荔枝叶为原料衍生的碳量子点溶液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荔枝叶前处理、水热合成和分离纯化等系列操作。所制备的碳量子点平均粒径为2.5±0.9nm,具有荧光特性,在紫外光激发下可发射蓝光,其最大激发波长为342nm,最大发射波长为421nm,荧光量子产率为11.9%。基于上述的碳量子点溶液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碳量子点溶液喷施方法:将该碳量子点溶液喷施于果实膨大期的妃子笑可显著提高果皮着色均匀度并改善果实品质。本发明通过资源化利用荔枝叶废弃物,有助于降低原料成本,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可有效提高荔枝成熟时果皮颜色的均匀度和果实品质,减少因着色不均导致的经济损失。
Absstract of: CN120221626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硅基复合材料、负极极片与二次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产品基于以纳米尺寸的硅碳复合颗粒作为内核,同时以纳米片状的锌咪唑骨架的MOF材料ZIF‑90的衍生碳纳米片作为外壳构建核壳结构,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硅元素体积效应限制作用,保障其作为负极极片活性材料时的尺寸稳定性,同时导电性高,结构强度好,可实现高压实密度,进一步制备的二次电池在实现高容量、优异循环性能时还可兼顾高倍率性能。
Nº publicación: CN120213869A 27/06/2025
Applicant: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Absstract of: CN12021386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掺杂碳量子点(N‑CDs)荧光探针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在聚四氟乙烯中加入2,3‑二氨基吡啶和超纯水,混合均匀后密封于反应釜中,于180℃反应8h,室温冷却后在离心机中离心,分离非荧光沉积物,得到淡棕色上清液,上清液用微孔滤膜分离不溶性固体颗粒,滤液用透析袋透析,每6h更换一次透析介质,干燥后得到氮掺杂碳量子点,基于该氮掺杂碳量子点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法测定待测含有亚硝酸盐的样品溶液中亚硝酸盐浓度。本发明制得的N‑CDs在快速高效、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亚硝酸盐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