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stract of: CN120889713A
本发明涉及风电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应用巡检机器人的风电机组叶片破断损伤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搭载于机器人本体的激光雷达与视觉SLAM模块,构建叶片三维点云模型并实时定位机器人位置;S2,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后的路径规划算法,生成覆盖叶片表面的螺旋式检测路径;S3,采用多模态传感器阵列同步采集叶片表面数据,包括脉冲热成像数据、超声导波信号及高分辨率可见光图像;S4,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采集数据进行特征融合;通过多模态传感器协同检测、深度学习特征融合和数字孪生评估技术,实现从损伤识别到寿命预测的全流程自动化检测,显著提升检测精度和效率,为风电机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Absstract of: CN120231684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ve power generation and sea water desalination one-stop syste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wave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a supercharging device, a hydraulic energy storage and release device and a sea water desalination device 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and the functions of wave power generation, sea water supercharging, hydraulic energy storage and sea water desalination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same system, so that multifunctional one-stop utilization is realized;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low sea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caused by lack of joint coordination ability among existing sea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devices is solved.
Absstract of: WO2024236097A1
In a first aspect, a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 mounting guide assembly on a blade root portion of a wind turbine blade is provided. The method comprises removably joining a first positioning member to a blade root flange, engaging the first guide member and the first positioning member and joining the first mounting guide member to the blade root portion. The method further comprises removably joining a second positioning member to a blade root flange, engaging the second guide member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member and joining the second mounting guide member to the blade root portion. In a further aspect, a positioning member for positioning a mounting guide member on a blade root portion of a wind turbine blade is provided. In yet a further aspect, a positioning assembly for positioning a mounting guide assembly on a blade root portion is provided.
Absstract of: CN120889705A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行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风电机组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实时采集机组关键节点对应的运行参数和环境参数,通过时空关联编码构建机组运行状态拓扑数据集,以此确定环境突变系数和结构响应指数,计算综合威胁指数,当威胁指数超出预设阈值时,触发模式切换信号;在发电模式与停机模式之间设置过渡控制阶段,通过发电机转速和直流母线电压确定初始功率下降速率,结合风向变化率计算偏航补偿项,修正功率下降速率,实现功率斜坡下降和主动偏航控制直至停机状态;在稳定停机后持续监测环境与结构状态,若连续多周期内恢复正常,则逐步恢复功率输出至额定值,实现了安全高效的运行模式切换。
Absstract of: CN120886965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系泊的双叶轮漂浮式风机光伏一体化发电场,属于海上风电及光伏技术领域,包括:所述漂浮式风机光伏集成单元,若干个所述漂浮式风机光伏集成单元排列组合连接为漂浮式风机光伏阵列;所述漂浮式风机光伏集成单元包括一个双叶轮风机平台、三个光伏发电平台和共享系泊锚点,所述风机平台与三个光伏发电平台通过两根连接缆绳连接,所述光伏发电平台围绕所述双叶轮风机平台呈三角形分布;相邻所述漂浮式风机光伏集成单元的两根连接缆绳固定在共享系泊锚点上;相邻所述双叶轮风机平台之间通过缆绳连接。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深远海域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有效减少用海面积,降低发电系统开发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bsstract of: CN12088971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钢复合滑环及其制造工艺和应用,属于堆焊技术领域。一种铜钢复合滑环,在Q355B母材上堆焊厚度为20~50mm的CuSn12合金。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Q355B母材表面进行清洁;步骤二,对清洁后的母材进行预热;步骤三,对CuSn12焊丝进行预热;步骤四,进行脉冲热丝TIG堆焊;步骤五,对CuSn12堆焊层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本发明采用低合金钢为基材,铜合金为覆材,采用堆焊的方法制造的铜钢复合滑环,在保证滑环的性能的同时,还可以极大的降低制造成本,从而推动了整机的成本降低,加快风电设备的安装,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对地球环境的污染。
Absstract of: CN12089630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弱电能的提取和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整流,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S2、滤波,稳定直流电压;S3、升压,提高电压至可用水平;S4、储能,储存电能供后续使用,本发明的微弱电能的提取和利用方法通过将微弱电能提取出来并储存,提高了风力发电的效率,提高了风力发电的经济效益。
Absstract of: CN120889703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控制方法、装置、机组、介质及产品,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电机处于抱闸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位置的风的第一风速以及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根据第一风速和距离,确定风从第一位置到达第二位置所需的第一时长;从风到达第一位置开始计时,在第一时长到达之前,根据第一风速,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电机进行变桨控制。也即,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机组前方的风的风速,并在风到达机组之前,控制变桨电机提前松闸,使得风到达机组时,变桨电机可以直接变桨,如此减少了变桨的延迟时间,提高了变桨的响应速度。
Absstract of: CN223509451U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升降装置的背包架、升降装置和风力发电机,背包架包括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和导轮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导轮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支撑组件的相应位置,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导轮组件用于沿着齿条爬梯进行升降运动,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安装轿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包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更换轿厢时需要同步更新轿厢的接口处的缺陷,通过将驱动组件和导轮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当背包架用于安装轿厢时,轿厢就不需要为安装驱动组件和导轮组件而特殊地设置接口,进而不需要对更换后的轿厢的接口处进行加强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升降装置在生产和维修等方面的成本。
Absstract of: CN223511039U
一种基于风电机组轮毂的物品移动辅助装置,所述装置基于轮毂对目标移动物品进行移动;所述轮毂包括:轮毂本体;若干螺栓,所述螺栓通过通过通孔贯穿设置于轮毂本体上;所述装置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轮毂本体上方,并与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内部包括至少一个外部固定空间;若干与外部固定空间数量对应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逐一对应设置于外部固定空间内,并与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轮毂自身属性,增加一个连接点,将需要传递的目标移动物品通过连接点进行固定,不仅节约了人力,更对在狭小空间重物的搬运提供了有力支持。
Absstract of: CN223514975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视角可调的监控摄像头,包括安全壳体、加固架和发电组件,所述安全壳体底部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震动感应仪,所述安全壳体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圆形连接盘,所述圆形连接盘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紧固杆,所述紧固杆底部活动安装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一侧活动安装有加固架,所述加固架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发电组件。本实用新型当检测到非正常震动时,震动感应仪会传递信号至系统,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同时可通过出音腔发出响声,可以有效的驱赶鸟类,或对造成破坏的人进行警告。
Absstract of: CN223508168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运输车,包括:车体;主动驱动轮,位于车体中部,通过回转支承与车体连接;从动轮,设置在主动驱动轮的四周;翼型升降支架,设置在车体上,支撑风电叶片工装支架;磁导航传感器设置在主动驱动轮两侧;激光导航传感器设置在车体正前方、左前方、右后方以及左右伸缩装置上;和防撞传感器,设置在车体周壁上。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风电叶片运输更加顺畅、安全且高效。
Absstract of: CN223514810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变桨驱动器的集成安装结构,固定安装在变桨柜上的变桨驱动器安装架体,变桨驱动器安装架体安装有集成式变桨驱动器,其中,集成式变桨驱动器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入母线电源,且其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控制连接;母线电源与第一控制模块之间的连接线路上设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接入第二控制模块;集成式变桨驱动器还设有若干接线端子单元,通过各接线端子单元与风机变桨系统的相关电气元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精简了电气回路连接,降低了变桨系统故障点,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性。
Absstract of: CN223511043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轴承漏脂防护罩,属于设备维护领域,包括有分别盖设于轴承端面两侧的前护盖和后护盖,所述前护盖和后护盖均为环状,所述前护盖朝向后护盖的一侧绕圆心均匀设置有第一引流斜面,所述后护盖朝向前护盖的一侧绕圆心均匀设置有第二引流斜面;集脂盒,所述集脂盒位于所述后护盖下方且顶面敞开,所述第一引流斜面和第二引流斜面均与所述集脂盒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风力发电机组轴承两侧安装前护盖和后护盖,当主轴旋转时,前护盖和后护盖挡住圆周方向甩出的油脂,并引流到集脂盒统一收集,消除现有技术中因主轴旋转造成的油脂溅射,降低了油脂污染机组及环境的风险,提高了废脂的清理效率。
Absstract of: CN223511042U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型式试验装备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用于风机型式试验手钻上的可替换吹风头,包括风筒,风筒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环,另一端连接有聚风口;风筒内部同轴地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设置有扇叶,另一端设置有夹持部;夹持部可以被手钻的夹爪夹持,从而带动扇叶转动形成气流,风筒则可以通过固定环与手钻进行固定连接,并通过定位环与定位滑槽结构稳定旋转中的扇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吹风头,将吹风的功能集成在了手钻上,从而减少了在风机型式试验中作业人员所携带的装备数量,降低了攀爬风机高空作业的风险,简化了作业流程,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与效率。
Absstract of: CN223511036U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风电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风电机组支撑固定装置,所述的风筒与基座之间插接配合,所述的基座内部设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的风筒内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架,所述的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的移动架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的移动架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块,所述的基座底部设有预埋组件,本申请安装便捷与稳定支撑、密封性能优良、插接配合稳固、操作维修便利、结构设计合理。
Absstract of: CN223511038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环境的风力发电机组振动信号智能采集装置,属于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风力发电记载振动监测中传感器布置灵活性差、信号传输稳定性差的问题;包括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筒上的振动传感器、电荷放大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微处理器,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电荷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荷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其中机舱筒的内外表面上均固定有轨道,轨道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移动小车,振动传感器固定在移动小车上;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振动监测。
Absstract of: CN223511040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导电轨加固装置,涉及风电机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风电机组导电轨安装使用过程中,导电轨易出现位移以及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包括导电轨,设置于风电机组塔筒的侧面:还包括:固定套环,套在风电机组塔筒外部,固定套环的表面设置有数个螺柱;加固机构,加固机构包括套在风电机组塔筒上的卡箍环、卡在导电轨上的U型卡座与设置于U型卡座的两侧且另一端连接在卡箍环两侧面的侧加固三角架;本实用新型的这一设计,可对风电机组塔筒和导电轨的连接处进行加固限位,增强风电机组塔筒和导电轨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导电轨出现位移,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风电机组工作时的稳定性能。
Absstract of: CN223514500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提升设备,包括顶部提升总成、网套以及至少一个导向总成,所述顶部提升总成用于安装于风电机组塔筒,且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网套,所述网套用于固定连接于动力电缆,所述导向总成用于安装于风电机组塔筒上并支撑动力电缆。本实用新型可改善现有的动力电缆在被提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弯折角度过大、空中晃动,且可能与相邻设备发生擦挂,出现卡阻现象的技术问题,并保证动力电缆安全稳定提升。
Absstract of: CN223509820U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禽粪便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猪粪处理用有机肥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风罩,所述罐体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风道,所述罐体靠近顶部的内表面活动嵌设有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转轴一靠近所述集风罩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扇叶,所述转轴一靠近所述罐体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齿轮一和搅拌器,所述集风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风管,在风足够大时,可以利用风力间接地驱动搅拌器转动,进而可以降低电机的转速,或者将电机处于备用状态,避免了电机一直处于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机和轴承等部件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有机肥的生产效率。
Absstract of: CN223513459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风车的沙漏,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沙漏本体,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沙漏本体的端部插在安装槽内,底座内的上部设有磁铁,沙漏本体内盛装有铁砂,沙漏本体内的一端连接有U型杆,U型杆上转动连接有风车,风车位于沙漏本体颈部的下方,风车的每片扇叶内设有灯珠,底座内设有供电模块,沙漏本体安装于安装槽内后,所有灯珠与供电模块组成闭合电路。铁砂在掉落时,会击打风车的扇叶,从而使风车转动,风车转动的同时,灯珠发出光,一方面提供照明,另一方面可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Absstract of: CN223512908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变桨滑环摩擦副性能测试平台,涉及风电变桨滑环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电机、扭矩传感器、联轴器、回转轴承、外滑环夹具,内滑环夹具等,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支撑架底部设置滑轨,使第二支撑架与底座移动连接,并在滑环夹具上设置滑环夹爪及滑环夹紧气缸,使夹爪抓紧角度可调节,使本实用新型可适应多种型号风电变桨滑环的测试需求,并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温度控制器及湿度控制器模拟风电变桨滑环真实工作环境,使测试结果更精准,并可通过控制器调节不同湿度温度,可在不同环境下测试风电变桨滑环工作状态。
Absstract of: CN223511037U
本申请涉及风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基础和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本申请提供的海上风电基础,包括:基础本体,具有预定的高度,基础本体在自身高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用于与发电机组连接,第二安装部用于与海床连接;冰雪破除装置,设置于基础本体的外周,冰雪破除装置包括第一喷射组件和第二喷射组件,第一喷射组件以及第二喷射组件沿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第一喷射组件、第二喷射组件均用于向冰层喷射流体,其中,第一喷射组件、第二喷射组件至少一者的流体喷射方向相对高度方向的倾角可调。本申请提供的海上风电基础可以对冰层进行破碎,降低冰激振动造成的不良影响,避免波浪载荷增加。
Absstract of: CN223511044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用螺栓防脱落结构,包括变桨轴承、风机叶片,以及紧固组件;其中,风机叶片根部配置有预埋件;紧固组件包括穿入变桨轴承内圈并与预埋件连接的第一紧固件,和用于固定第一紧固件的第二紧固件;同时,若干相邻的第一紧固件之间配置有连接件以实现整体固定。采用上述结构的风电机组用螺栓防脱落结构,通过连接件连续固定相邻的若干第一紧固件,有效防止单组至多组第一紧固件变形断裂后发生脱落,以避免对轮毂造成二次伤害,在连接件所能承受最大数量第一紧固件可能同时脱落的周期内,现场运维人员开展定期巡检工作,定期检查风电机组情况,及时处理存在断裂的第一紧固件以避免二次伤害,有效减少设备运维管理工作量。
Nº publicación: CN223514815U 04/11/2025
Applicant: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Absstract of: CN223514815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风光互补的轨道车辆供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风机组件、储能电池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光伏组件、风机组件电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储能电池,所述光伏组件设置在车辆顶部,用于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光伏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车辆两侧,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利用储能电池对负载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利用风力发电以及光伏发电为轨道车辆提供电能,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设备简单、安装方便,运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