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stract of: CN119939194A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混合模态识别的海上风机模态识别方法、介质及设备,包括如下步骤:使用随机子空间‑卡尔曼滤波法去除响应中的谐波成分;将去除谐波成分的响应用于改进的自然激励技术‑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的模态识别;将去除谐波成分的响应用于功率谱密度传递率法的频率识别;对比功率谱密度传递率法与改进的自然激励技术‑特征系统实现算法频率结果确定正确的结构频率;最终从改进的自然激励技术‑特征系统实现算法中提取出正确的结构物理模态信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模态识别方法在应用于海上风电机组时受到限制,无法准确识别其模态参数的技术问题。
Absstract of: CN119933962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叶片结冰状态下的风电机组机舱大部件健康状态评价方法。涉及风电机组健康状态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是针对风电机组机舱大部件在叶片结冰状态下的健康状态评估技术。通过寒冷气象条件下风电机组机舱大部件的SCADA数据、声纹及振动信号的特征提取与时间对齐处理,构建多维度综合特征矩阵;结合气象参数及叶片结冰动态特征,采用Transformer网络实现叶片结冰状态辨识,输出叶片结冰状态下的综合特征矩阵;创新性地构建Transformer‑KAN模型,利用Transformer网络提取叶片结冰状态下机舱大部件的健康特征,通过KAN网络完成健康状态分类。本发明融合多源数据,运用深度学习与特征提取技术,准确评估叶片结冰对部件健康的影响,为运维决策提供依据。
Absstract of: CN119933945A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阶段耗能风电支撑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属于工程耗能减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多阶段耗能风电支撑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法兰环、支撑筒和下法兰环,所述上法兰环与塔筒固定,下法兰环与地面基础固定,所述多阶段耗能风电支撑结构与塔筒共同构成用于支撑风电机组的塔架,所述塔筒的高斯曲率为0,所述支撑筒的高斯曲率设置为负数,通过对所述支撑筒的结构设计,将所述风电支撑结构的破坏形式由脆性破坏变为延性破坏,极大的提高了风电支撑结构的冗余度,并且可以将破坏部位控制在为风电场提供预警的构件内。
Absstract of: CN11994019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整机频率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风电机组模型化、参数化,将机头简化为质量点、基础简化为弹簧,塔筒简化为梁单元(E、I、t)以塔底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z轴,建立风电机组单自由度的振动模型;S2:根据材料力学悬臂梁理论,建立塔顶x方向受推力F与塔筒各截面的位移方程;S3:求出系统在平衡位置的势能系数R和动能系数Q;S4:根据能量法,建立系统自由振动方程;S5:代入振动运动关系,求出风力机组整机一阶固有频率值。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计算整机一阶固有频率,且精度高。
Absstract of: CN119933964A
本发明涉及塔筒筒壁清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塔筒清洗装置。该风力发电机组塔筒清洗装置包括套环机构、爬升机构、刷洗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套环机构套设在塔筒的外周;所述爬升机构连接在所述套环机构的上端;所述刷洗机构连接在所述套环机构的内壁;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套环机构的外周面,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刷洗机构啮合。通过驱动机构的带动,刷洗机构能够对塔筒的外周面进行自动刷洗,在刷洗的过程中,爬升机构可带动装置整体在塔筒的外壁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塔筒的全面自动刷洗。该风力发电机组塔筒清洗装置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和安全隐患,并且还能够降低能源损耗,节约成本。
Absstract of: CN119940998A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电设备的状态评估系统和设备模型评估系统,其中,该状态评估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发电场站中风电设备不同测量点的采集数据;权重设置模块根据不同测量点的数据采集等级,设置各个测量点所对应的测点权重系数;状态评估模块根据采集数据和测点权重系数,对风电设备进行对维度评分,分别得到风电设备的完整性评分、准确性评分、时效性评分和一致性评分;状态评估模块根据风电设备的多维度评分,对发电场站中的风电设备进行状态评估。通过本申请,实现了对风电设备的数据质量进行量化评分,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从而确保风电设备的运行准确可靠,解决了如何提高风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的问题。
Absstract of: CN119934397A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润滑脂加热装置和润滑脂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润滑脂位于壳体内,该风力发电机润滑脂加热装置包括:安装盘、加热线圈、电路板、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安装盘与壳体的外壁连接,加热线圈与安装盘连接,电路板上设有加热电路,加热电路与加热线圈连接,加热线圈用于产生变换的磁场,使壳体产生涡流效应,温度传感器位于壳体内,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润滑脂的温度值,控制装置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温度值,控制加热电路的通断。控制装置根据温度值控制加热电路的通断,进而控制润滑脂的加热状态,使润滑脂的温度保持在理想范围内,保证了润滑脂的润滑效果,避免润滑脂由于低温产生的凝固板结现象。
Absstract of: CN119933956A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细微形变监测的风电机组螺栓载荷监测装置,其包括数据通信单元、多个变送模块单元以及多个传感器端,传感器端包括下承体、顶端盖、高精度应变电阻桥、细微形变梁以及顶销,下承体的侧面呈圆环状,顶端盖安装在下承体的第一端,下承体于顶端盖内侧设有一镂空空间,下承体于径向设有多个贯穿的顶销孔,顶销放置在顶销孔内,细微形变梁安装在下承体顶部,顶销的第一端与细微形变梁接触,顶销的第二端端突出于下承体的第二端并与待监测螺母接触,高精度应变电阻桥粘贴在细微形变梁上,高精度应变电阻桥用于输出传感器端信号,每个变送模块单元至少采集一路传感器端信号并对传感器端信号进行数据优化以及数据保真处理。
Absstract of: CN119933934A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风力发电机控制方法,包括:基于风力发电机部件类型设置监测点,获取当前监测时间节点的监测点数据;基于历史数据构建风力发电机监测模型;结合监测点数据以及风力发电机监测模型生成当前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状态信息;基于当前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状态信息生成风力发电机控制指令;所述监测点数据包括:振动数据以及环境数据。本发明基于构建的风力发电机监测模型综合考虑了多种运行状态及其权重、振动数据和环境数据的修正等因素;可以更敏锐地捕捉到发电机运行状态的微小变化,使得控制指令能够及时响应,避免因运行状态偏离最佳点而导致的发电效率下降。
Absstract of: CN119941614A
本发明涉及风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风电机组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风电机组图像数据,对风电机组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得到风机图像数据;根据风机图像数据确定叶片图像数据,根据叶片图像数据确定叶片缺陷类型;根据叶片缺陷类型计算风电机组的机组特征值,根据风电机组的机组特征值评估风电机组的状态。本发明能够针对风电机组的图像数据精准识别出风机叶片的缺陷类型,进而实现对风电机组的状态监测,保证机组正常运行。
Absstract of: CN119933951A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的运行效率评估方法及系统,基于预设的采集时间区间获取风力发电机的当下运行信息和当下发电信息,基于当下发电信息计算运行效率评估因子;对当下运行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多个同类型运行信息集合;将同类型运行信息集合划分为正运行信息集合和负运行信息集合,计算同类型运行信息集合的运行信息分析系数;根据运行信息分析系数设定风力发电机的调节值,对运行效率评估因子进行调节,得到风力发电机的目标运行效率评估因子,其中,目标运行效率评估因子为运行效率评估因子与调节值的乘积值,实现对风力发电机运行效率的智能化评估,保证运行效率评估精度和效率,提高发电效率并减少维护成本。
Absstract of: CN119933942A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该风电机组安装装置中,安装架为可拆卸式架体结构,且其顶部用于装载风机发电机组;定位结构设于安装架,配置为:能够可拆卸式连接于第一筒节内侧的连接结构;伸缩支撑结构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架,配置为:伸缩支撑结构的第二端能够可拆卸式铰接于第二筒节内侧的连接结构,且伸缩支撑结构能够伸缩调节支撑长度;吊装结构设于安装架的上部架体,配置为:能够吊装管片至第一筒节和第二筒节叠摞组成的筒段的顶部。该风电机组安装装置能够便捷安装风电机组中风电混塔及风机发电机组,且安全风险较低,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小,能够保证作业时间和安装效率。
Absstract of: CN119933943A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机舱罩角度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设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上设有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上设有角度调整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上设有内舱顶吸盘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纵向平移组件和横向平移组件,所述纵向平移组件设置在方形框上,所述横向平移组件设置在纵向平移组件上;本申请通过平移机构的设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动,以及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的传动,使得升降气缸和角度调整机构能够前后、左右灵活移动,便于调整机舱上罩的位置,角度调整机构的设置,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协同作用,使得角度调整板能够倾斜,从而调整机舱上罩的倾斜角度。
Absstract of: CN119933959A
本发明涉及风电叶片防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叶片防雷系统可靠性的方法,通过改变中压线缆的结构和排布方式,使靠近叶尖部位的所述中压线缆的横截面变小,有效利用叶尖部位空间,增大引下线截面面积,以减少雷电通道电阻,增强引下线通流能力。将中压线缆的结构进行调整,辅以相适配的叶身接闪器支座约束了中压线缆周向自由度,减少了线缆脱落的可能性,增强了机械可靠性的叶身接闪器支座,提高了叶尖空腔内的空间利用率,加厚了绝缘层,提高引下线的绝缘性能。同时,降低了引下线与接闪器的接触电阻,提高了通流能力,降低了避雷失效的风险。
Absstract of: CN119945217A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加热运行中运行风能设施发电机的方法,风能设施发电机具有转子和定子,定子具有第一三相系统和第二三相系统。第一三相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关,用于在闭合状态中将第一支路短路和在断开状态中使第一支路空载,第二三相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关,用于在闭合状态中将第二支路短路和在断开状态中使第二支路空载。加热运行包括第一阶段,在第一阶段中,第一开关连接到或保持连接到闭合状态中并且第二开关连接到或保持连接到断开状态中或者第一开关连接到或保持连接到断开状态中并且第二开关连接到或保持连接到闭合状态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风能设施发电机的风能设施发电机系统和一种风能设施。
Absstract of: CN119933937A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协同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数据分析技术的风力发电机协同管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充分利用大型风机下面相对较大的空间及较好的风力资源及大型风力发电机已经具备的电网去提高单台大型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本发明通过实现确保大型风力发电机机舱设备具有稳定的双回路供电电源的方式,降低机舱设备出现失控现象的概率,同时本发明可根据各大型风力发电机所处的不同运行状态,对各大型风力发电机与相应协同风力发电机组之间的协同管理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为出现多台第一风力发电机同时发送断电预警提示信息时制定运维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Absstract of: CN119934740A
本发明属于风电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流态冰浆蓄冷的海上风电就地消纳系统,利用海水冰浆作为储冷介质,将海上风电机组发电量通过制冷机组转为冷量,再将冷量以冰浆的形式存储,最后供给过往的渔船使用或运输,形成了用电‑制冷‑蓄冷‑用冷的一套高效风电就地消纳系统。本发明可为深远海设施提供制冷服务,实现了深远海风电的就地消纳与高效利用,解决了深远海风电并网难、弃风率高的问题,同时为深远海设施提供了稳定的冷能供应。本发明一方面可降低渔船的投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独立消纳深远海风电,无须建设电缆,减少高额的建设、维护成本,且存储冷量损失少,存储效率高。
Absstract of: CN119933416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山涧环境的自循环饮水补给站,由集成控制器进行发电、储能及水处理供给的协同管理,包括集成房屋、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斜击式立式水轮发电机、内置卫生间、集成工作吧台、即热挂式饮水机及玻璃门。本发明通过利用山涧间的风力及水力资源满足设备的孤岛运行,结合内置水处理配套设备实现山涧水的自循环利用,解决原始山林的优质的饮水及饮料水资源补给问题;同时集成式模块化工厂化的产品结构,极大提高了其应用场景并降低了建设标准,能够适应大部分景点场景。
Absstract of: CN119933957A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机叶片位置识别装置、风机控制方法及系统,装置包括码盘和接近开关;所述码盘与风机主轴同步转动连接;所述码盘为圆环形,其上分布有与风机叶片数量对应的多组定位孔;所述多组定位孔分别分布在间距码盘圆心不同距离的多个同心圆上;每组定位孔包括至少一个分布在与码盘圆心距离相同的弧形区域的定位孔;所述接近开关的数量与风机叶片数量相同,朝向所述码盘设置;各组接近开关分别设置朝向各组定位孔对应的同心圆上,分别与各组定位孔相对应;当码盘转动,同心圆上的定位孔组经过对应的接近开关时,接近开关产生脉冲信号。本发明能够识别即将运行于风机机舱平面之下与塔筒有碰撞可能的危险区域的叶片。
Absstract of: CN11994479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制全功率风电机组有功功率上升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针对于全功率风电机组的网侧变流器和机侧变流器,在网侧变流器的控制中加入功率变化率限制器,用于限制网侧变流器的有功功率设定值,并将限制后的有功功率设定值与原始有功功率设定值之间的差值输出到机侧变流器的控制中,用于补偿机侧变流器的有功电流,从而改变机侧变流器的直流电压,当直流电压增大时,机侧变流器与网侧变流器之间的直流电容能够吸收一部分来自机侧变流器的有功功率,当直流电压大于预设阈值时,将在机侧变流器与网侧变流器之间投入Chopper电路来吸收机侧变流器更多的有功功率,以达到限制有功功率上升率并平衡输入输出功率的目的。
Absstract of: CN119933950A
本公开提供一种加载试验平台及其控制方法,加载试验平台包括:加载系统,包括用于模拟被试部件上的弯矩、轴向力和径向力中的至少一者的多个作动器;测量系统,包括用于实时测量加载系统传递给被试部件的弯矩、轴向力和径向力中的至少一者的测力传感器;控制系统,向加载系统发送目标弯矩、目标轴向力和/或目标径向力,其中,加载系统被配置为根据测量目标弯矩、目标轴向力和/或目标径向力计算多个作动器的出力,并且根据测量系统实时测量的弯矩、轴向力和径向力中的至少一者以及相应的目标弯矩、目标轴向力和/或目标径向力调整多个作动器的出力。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加载试验平台能够提高载荷加载的精度。
Absstract of: WO2024023088A1
A method for attaching a panel to a surface of a wind turbine blade using a pressure application tool is described. The pressure application tool comprises at least two rollers, wherein the panel comprises a first attachment surface for attaching to the surface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and a second surface which faces away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when the panel is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The blade has a profiled contour including a pressure side and a suction side, and a leading edge and a trailing edge with a chord having a chord length extending therebetween in a chordwise direction, the wind turbine blade extending in a spanwise direction between a root end and a tip end. The method comprises: placing the first attachment surface of the panel on a part of the pressure side or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with adhesive between the first attachment surface on the panel and the part of the pressure side or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arranging the pressure application tool such that a first roller of the at least two rollers is arranged to contact the second surface of the panel, and a second roller of the at least two rollers i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ar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ressure side or suction side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applying pressure using the pressure application tool to the second surface of the panel and to the par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ressure side or suction side of th
Absstract of: CN119933931A
本发明适用于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发电垂直轴风机,包括风机支架、主传动轴、风机主轴底座、风力检测装置以及至少一个分布式发电单元,主传动轴转动设置在风机支架上,并通过风力吹动风机叶轮实现自转,风机叶轮分为螺旋式叶轮以及升阻力复合叶轮两种结构,分布式发电单元包括发电装置底座以及主驱动外齿轮,发电装置底座转动设置多个发电驱动齿轮,发电驱动齿轮与主驱动外齿轮啮合,发电驱动齿轮通过发电驱动轴驱动连接分布式发电机,主传动轴通过带动主驱动外齿轮进而驱动分布式发电机发电,而在发电驱动轴与分布式发电机之间设置电磁离合器,能够根据工况灵活调整接入负载的分布式发电机数量,实现能量的最大化利用。
Absstract of: CN11993394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叶片安装设备的模块化夹持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外壳座组件、夹持座组件及夹手组件,外壳座组件的两个外壳侧座分别拼接在其外壳底座的左右端;夹持座组件的夹持底座、夹持侧座的外侧面为锁紧面并分别设置有锁紧机构;夹持底座通过锁紧机构锁紧在外壳底座的装配面上,两个夹持侧座分别拼接在夹持底座的左右端,并且两个夹持侧座分别对应地通过锁紧机构锁紧在外壳座组件的两个外壳侧座的装配面上;夹持座组件的两个夹持侧座的内侧面为夹持面并分别装配有以相向夹紧风机叶片两侧的夹手组件。以此,通过各组件的模块化设置,降低组装精度、工序及组件生产成本,达到模块化快速安装的目的。
Nº publicación: CN222835881U 06/05/2025
Applicant:
青岛安华新元风能股份有限公司
Absstract of: CN222835881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极端环境下的小型风机,包括被动偏航机械结构,其包括固定于机舱上的尾舵和立轴,尾舵固连于机舱尾部并包括相对于发电机的主轴线斜偏的尾舵杆和位于尾舵杆末端的尾舵板,立轴固定安装于机舱一侧并相对发电机的主轴线偏置;被动变桨机械结构,其包括设置于每个叶片的叶柄上的离心飞杆和安装于轮毂、导流罩和叶片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的同步变桨机构,同步变桨机构设置成能在各个离心飞杆的驱动下对各个叶片实现同时变桨。本实用新型在极端环境下通过自身两套被动机械结构调节来独当一面,减少对电控系统的依赖,并能蓄电池充满后依然可稳定、持续地电力输出;同步变桨机构容置于封闭空间内,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