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erio de Industria, Turismo y Comercio LogoMinisterior
 

Alerta

Resultados 141 results.
LastUpdate Updated on 19/09/2025 [07:12:00]
pdfxls
Solicitudes publicadas en los últimos 60 días (excluida automoción) / Applications published in the last 60 days (Automotion publications excluded)
previousPage Results 75 to 100 of 141 nextPage  

POWER GENERATION ELEMENT A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Publication No.:  WO2025182921A1 04/09/2025
Applicant: 
TOHOKU UNIV [JP]
\u56FD\u7ACB\u5927\u5B66\u6CD5\u4EBA\u6771\u5317\u5927\u5B66
WO_2025182921_PA

Absstract of: WO2025182921A1

The present invention achieves effective power generation using liquid flow. This power generation element has a carbon material installed on the surface of a flow path through which a liquid flows. The carbon material is installed across a region where the liquid has an irregular flow and a region including a developed flow.

一种基于脉冲DC-PECVD制备少层石墨烯的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573693A 02/09/2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CN_120573693_A

Absstract of: CN120573693A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脉冲DC‑PECVD制备少层石墨烯的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基底置于PECVD系统的反应腔室中,调节真空度,并将基底加热至预设温度;向反应腔室中通入碳源和氢气,采用脉冲直流等离子体周期性裂解所述碳源,从而在基底上生长得到少层石墨烯;脉冲直流等离子体的电流为50‑200mA/cm2,占空比为10‑50%,频率为1‑100kHz。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少层石墨烯层数稳定、尺寸均匀、缺陷密度低,具有优异的电导率,适合应用于电池的集流体修饰和正极活性材料包覆。其于集流体上形成的修饰层不仅能够改善电导性能,还能够提高极片的压实密度、改善集流体与活性层间的粘附强度;采用该层石墨烯包覆正极活性材料,能够提高正极材料的充放电倍率特性以及克容量发挥。

一种辐照快速合成石墨炔及石墨炔复合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575262A 02/09/20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N_120575262_A

Absstract of: CN120575262A

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辐照快速合成石墨炔及石墨炔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HEB‑TMS与金属盐超声均匀混合于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将所得混合溶液置于辐照源下辐照处理,辐照处理后经清洗、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石墨炔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高能电离辐射实现HEB‑TMS的原位脱硅偶联,省去耗时且对空气敏感的脱保护步骤,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避免了脱去硅保护基团后单体的高敏感性,且该方法具有普适性;本发明通过调节单体量、溶剂、金属盐种类及用量、辐照剂量等参数,可调控石墨炔产率、金属负载状态及石墨炔复合材料形貌。

一种碳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573707A 02/09/2025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CN_120573707_PA

Absstract of: CN12057370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多层石墨烯与硅粉经原位反应生成三维网络结构,该结构中的碳化硅纳米线分布于石墨烯薄片上,碳化硅纳米线长度为1~5μm,直径为50~100 nm,呈β‑SiC晶型。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得到,具体为在石墨烯表面原位生长碳化硅纳米线,以优化材料的电磁参数和阻抗匹配特性。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比表面积、良好介电损耗等特性,在2‑18 GHz频段内展现出良好的宽频吸波性能,最小反射损耗可达‑23.535 dB,有效吸收带宽达到1.498GHz。该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在隐身技术、电磁屏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Fe3C@C组装纳米吸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573706A 02/09/2025
Applicant: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573706_PA

Absstract of: CN120573706A

本发明公开一种Fe3C@C组装纳米吸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通过水热法合成Fe2O3@C球,采用空气氧化法对Fe2O3@C球进行除碳处理,获得Fe2O3空心球前驱体,最后所得的Fe2O3空心球前驱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CVD反应,以将Fe2O3空心球前驱体中的Fe2O3相转变为Fe3C相,形成Fe3C空心球,并在Fe3C空心球表面原位生长出C纳米颗粒阵列,从而获得Fe3C@C组装纳米吸波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磁性吸波材料存在的密度大、阻抗匹配较差,以及电磁波损耗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吸波结构,易于实现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耦合和阻抗匹配的优化,其表面C纳米颗粒阵列结构和空心结构,使电磁波的多重散射效应大幅增强,大量Fe3C‑C异质界面促进了界面极化弛豫损耗效应的增强,提高了吸波性能。

介孔碳负载锌锰氧化物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573685A 02/09/20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N_120573685_PA

Absstract of: CN120573685A

介孔碳负载锌锰氧化物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可逆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其将锌源、锰盐和介孔碳纳米球溶于溶剂中形成溶液A;将高锰酸钾分散于溶剂中形成溶液B;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搅拌混合;将所得悬浮液加热,离心收集产物并洗涤;在空气、Ar或N2气氛中将产物加热,获得氮掺杂介孔碳负载锌锰氧化物纳米球。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更为简便;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锌锰氧化物纳米颗粒均匀负载于介孔氮掺杂碳纳米球,锌离子储存能力优异;相较于传统电池正极材料,该复合材料储能能力更高且循环稳定性更强;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优势,对推动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实用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一种α-熊果苷衍生碳量子点的低温快速宏量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573687A 02/09/2025
Applicant: 
河北工业大学
CN_120573687_PA

Absstract of: CN120573687A

本发明为一种α‑熊果苷衍生碳量子点的低温快速宏量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α‑熊果苷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步骤2:将上步配制的α‑熊果苷溶液通过微波加热把温度升高至60~100℃,保温时间10~30min,反应后得到α‑熊果苷衍生碳量子点溶液;步骤3:取步骤2中的α‑熊果苷衍生碳量子点溶液,然后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离心5~15min,得到α‑熊果苷衍生碳量子点固体,低温烘干后得到α‑熊果苷衍生碳量子点粉末。本发明解决了大多数碳量子点制备方法上存在的合成温度高、反应时间长、产率低和能耗高的问题,为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方法。

一种耐腐蚀多重阴离子改性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573686A 02/09/2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N_120573686_PA

Absstract of: CN12057368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多重阴离子改性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碳源、熔盐模板和水混合,经退火,得到碳纳米片;将所述碳纳米片顺次在含氮硫化合物溶液、含磷溶液和含硼溶液中进行第一次水热反应、第二次水热反应和第三次水热反应,得到所述耐腐蚀多重阴离子改性碳纳米片。本发明通过盐模板法、热力学调控以及多段水热掺杂过程,制备了包含N、S、P、B多重阴离子改性的碳纳米片材料。本发明增加了碳材料原子调控新自由度,且所得的多重阴离子改性的碳纳米片材料具有卓越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和高环境稳定性。

一种高导热石墨烯散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573692A 02/09/2025
Applicant: 
杭州高烯散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573692_A

Absstract of: CN120573692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石墨烯散热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半真空加压预还原—真空热压预石墨化—真空压延—气氛加压石墨化的方式、配上合适的工艺进行还原。通过抽真空、通气、升温工艺与压力四者结合,快速将还原产生的水蒸气和其他气体快速抽出,防止水蒸气冷凝;膜在合适的压力和工艺下进行预石墨化,可有效控制膜的膨胀率,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高取向性;膜在大压力下进行石墨化促进石墨化度,提升导热性能,从而制备出高导热性能的石墨烯散热膜。

一种单原子金属催化局部石墨化碳基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573695A 02/09/202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
CN_120573695_PA

Absstract of: CN12057369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原子金属催化局部石墨化碳基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1)材料准备与超声处理;(2)加热与洗涤;(3)后处理;(4)热解;利用单原子金属的催化作用,在热解过程中,碳基纳米片局部区域经历石墨化转变,从而提升其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同时能够在低温环境下维持较高的放电容量。该技术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在低温或高倍率充放电场景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等离子体热喷处理硅泥制备硅碳纳米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573708A 02/09/202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N_120573708_PA

Absstract of: CN120573708A

本发明涉及固废资源化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体热喷处理硅泥制备硅碳纳米材料的方法,S1:将硅泥废料、液态碳前驱体与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0.001‑1):(0.001‑1)进行机械混合;S2:将混合物料在180℃以下进行喷雾干燥,获得粒径为5‑50μm的球形前驱体粉体;S3:以Ar/H2混合气体为载气,其中H2体积占比5‑20%,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喷枪于10秒内将前驱体粉体加热至1500‑2000℃;S4:在Ar/H2保护气氛中,于600‑800℃煅烧3‑10h,使碳前驱体裂解形成连续包覆层;本发明突破传统分步工艺限制,实现硅氧层非平衡态刻蚀、碳层梯度生长与导电网络自组装的协同调控,所得材料兼具高比容量(>2200mAh/g)和优异循环稳定性,为光伏硅泥资源化利用提供高效绿色解决方案。

一种钒酸铈/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GCE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573747A 02/09/202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CN_120573747_PA

Absstract of: CN120573747A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涉及农药残留的电化学传感测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钒酸铈/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GCE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材料制备步骤如下:将偏钒酸铵溶液加至硝酸铈铵溶液中,搅拌后加入尿素,混匀后记为A液;向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尿素,混匀后记为B液;将A液与B液混匀后,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所得产物经离心、洗涤、干燥和研磨后得钒酸铈/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利用该复合材料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既可以单独测定杀螟硫磷和吡虫啉,又可对两种农药进行同时检测,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抗干扰性和选择性。经实际验证本发明的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杀螟硫磷和吡虫啉的检测。

一种基于复合印模的二维材料连续共形转移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573754A 02/09/20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大学
CN_120573754_PA

Absstract of: CN120573754A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印模的二维材料连续共形转移方法,属于二维材料转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提供复合印模,包括依次层叠的硬质基底、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层和第一二维材料层,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的熔点低于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层的熔点;提供待转移基体,包括牺牲衬底和设于牺牲衬底表面的第二二维材料层;将复合印模设有第一二维材料层的一侧按压至第二二维材料层,升温至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软化变形,保温一段时间后降温,将第二二维材料层从牺牲衬底分离,重复多次,直至于复合印模表面形成预定数目的第二二维材料层;移除硬质基底、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和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层,获得二维叠层结构。

一种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 No.:  CN120553664A 29/08/2025
Applicant: 
四川朗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039852_PA

Absstract of: CN120039852A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igh-compaction lithium iron phosphate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a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atteries, the method adopts a two-step synthesis method, the first step adopts ferrous phosphate high-grinding sintering to prepare first-sintering large particles, and adopts in-situ doped iron phosphate low-grinding to prepare first-sintering small particles; 2, performing high grinding on the first-fired large particles, performing low grinding on the first-fired small particles, accurately controlling the sizes of the small particles, and stripping C3N4 through grinding to form g-C3N4; the large and small particles are mixed according to a certain mass ratio, and then secondary sintering is carried out to prepare the high-compaction high-capacity long-circulation lithium iron phosphate material, the advantages of different precursors are utilized, the particle composition is optimized, and the roundness of the large and small particles is better; meanwhile, the nitrogen-doped carbon layer is prepared by taking defect-type graphene and high-molecular organic nitride which are converted from C3N4 in a secondary sintering process as carbon sources, so that the conductivity and the cycle performance of the material are improved.

一种石墨烯量子点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553691A 29/08/2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stract of: CN12055369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量子点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有氧化镁纳米片和碳源的混合溶液经过水热反应后,得到石墨烯包覆的氧化镁纳米片;S2:所述石墨烯包覆的氧化镁纳米片和无机酸溶液混合,除去所述氧化镁纳米片后,经旋转蒸发、冷冻干燥、洗涤,即得所述石墨烯量子点纳米片;其中,所述碳源选自柠檬酸铵、柠檬酸氢二铵、柠檬酸、叶酸、尿素、硫脲、二氰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酸选自盐酸、硫酸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采用以氧化镁纳米片为模板剂的硬模板法制得石墨烯量子点纳米片,可实现对石墨烯量子点纳米片的可控性制备。

一种电池铁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553762A 29/08/20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N_120553762_PA

Absstract of: CN120553762A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电池铁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为将FeSO4·H2O、Na2SO4和碳材料在非氧化性保护气氛下进行球磨,球磨时间为2h‑18h;然后将得到的球磨后所获得的前驱体粉末,直接烧结或者在压片后进行烧结,在烧结过程中施加外部磁场,且烧结过程在非氧化性保护气氛或真空环境下进行,并在180℃‑400℃条件下煅烧4h‑24h;冷却后即得到铁基电极正极材料。该方法可以显著降低Na2+2xFe2‑x(SO4)3材料的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提高产率,得到结晶性良好的活性材料,综合电化学性能优异。

一种焚烧处置中温段烟气氮氧化合物的工艺及其装置

Publication No.:  CN120550607A 29/08/2025
Applicant: 
上海博士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550607_PA

Absstract of: CN120550607A

本发明涉及一种焚烧处置中温段烟气氮氧化合物的工艺及其装置,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碳还原技术处理焚烧烟气中氮氧化合物,克服现有SNCR技术脱硝效率不高、氨逃逸风险以及SCR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缺点。本发明所提供的改性碳还原剂,在焚烧处置中温段烟气氮氧化合物的工艺中,展现出诸多优点与显著进步性,其优点主要包括高效还原性、高热稳定性、高安全性、优异的抗中毒能力以及良好的催化活性。这些优点的综合作用,使得改性碳还原剂在烟气脱硝过程中能够更高效地去除氮氧化物,同时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和稳定的性能。

一种锌碘电池超小碳纳米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553690A 29/08/2025
Applicant: 
金华高等研究院(金华理工学院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CN_120553690_PA

Absstract of: CN120553690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碘电池超小碳纳米球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苯二酚、甲醛和氨水溶解于醇的水溶液中,得到溶液A;(2)将A溶液与酸溶液混合反应得到共聚物;(3)将共聚物在在氮气氛围中进行煅烧,得到尺寸在10~50nm的超小碳纳米球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备得到的超小碳纳米球材料在锌碘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该材料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尺寸可控,制备得到的尺寸在10~50nm的超小碳纳米球材料作为碘载体材料,在锌碘电池中展现了突出的电化学性能,所制备的超小碳纳米球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在锌碘电池中展现了优异的电催化和储能性能。

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565647A 29/08/20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邵阳市新华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N_120565647_PA

Absstract of: CN12056564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与先进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由活性颗粒组装而成,具有一维线状结构;所述活性颗粒具有双层核壳结构,其中内核为层状富锂锰材料,中间层为尖晶石型Li4Mn5O12,外壳层为碳层。本发明提供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中,双层核壳结构可有效抑制循环过程中内核由层状向无序岩盐相的不可逆转变,同时利用一维线状结构的轴向电子传导优势与中间层和壳层功能化修饰的界面稳定性,协同提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及长循环寿命,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开发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基于废弃塑料衍生碳合成的C@SiOx/MoSe2@C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553718A 29/08/20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N_120553718_PA

Absstract of: CN120553718A

本发明涉及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废弃塑料衍生碳合成的C@SiOx/MoSe2@C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五氯化钼、三苯基氯硅烷、硒、废弃口罩防护层PP、乙二醇为原料,通过煅烧得到C@SiOx/MoSe2@CS三层异质结复合材料,这种三层材料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5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3000次后还有387.53mA h g‑1的放电比容量,循环5000次后,还有355.64mA h g‑1的放电比容量。

一种异质结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553647A 29/08/20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N_120553647_PA

Absstract of: CN12055364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质结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碳源、锡盐、锑盐溶解于溶剂,得到前驱体溶液;碳源为含氮有机化合物;(2)去除前驱体溶液中溶剂,得到前驱体粉末;(3)在还原气氛下,利用硒粉进行气相硒化处理,得到异质结构SnSe‑Sb2Se3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即异质结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方法工艺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好,易于调节和工业化生产,所制异质结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缓解了材料体积膨胀、具有优异的储钠性能、带来优异长循环性能和倍率能力,在电子设备以及大规模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快充型钠离子电池负极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553689A 29/08/2025
Applicant: 
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
CN_120553689_PA

Absstract of: CN12055368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充型钠离子电池负极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葡萄糖酸盐、造孔剂和含N、S有机物混合均匀,随后进行热处理;2)对初步碳化产物研磨均匀后,再次进行热处理,随后进行洗涤、真空干燥,即可。本发明中的负极碳纳米片,通过采用葡萄糖酸盐作为碳源、氧源和原位模板剂,利用硫源、碱金属碳酸氢盐在高温下杂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CO2、SO2、NO2等气体,优化了碳的层间距,制备得到的负极碳纳米片在钠离子半电池中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在0.1C倍率下首圈库伦效率达到了83.9%。经过充分活化后,在0.5C的电流密度下其可逆比容量稳定在340mAh/g左右,在20C的高倍率下工作,循环也能超过10000圈。

镁掺杂与碳纳米管双改性磷酸锰铁锂材料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553661A 29/08/2025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潜江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三峡实验室
CN_120553661_PA

Absstract of: CN120553661A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镁掺杂与碳纳米管双改性磷酸锰铁锂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镁源成分、磷源成分、锰源成分、铁源成分和锂源成分制备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与碳纳米管混合,通过水热反应原位生成磷酸锰铁锂材料。该方法的Mg2+掺杂优化了材料体相结构稳定性,缓解晶格应力并提高锂离子扩散速率,CNTs构建的三维导电网络,连接团聚颗粒内部颗粒与外界接触,两者协同降低极化并提升倍率性能;该材料具有更少的容量衰减和更高的库伦效率,还具有良好的锂离子传输效果,容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一种基于废旧棉衍生碳合成C@SiOx/MoSe2@CS@CF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553717A 29/08/20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N_120553717_PA

Absstract of: CN12055371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旧棉衍生碳合成C@SiOx/MoSe2@CS@CF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五氯化钼、三苯基氯硅烷、硒粉、废旧棉、乙二醇为原料,通过超声处理、煅烧得到C@SiOx/MoSe2@CS@CF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突出的导电性和卓越的稳定性。当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时,C@SiOx/MoSe2@CS@CF复合材料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A g‑1和2A g‑1时,仍然保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196.21mAh g‑1@1A g‑1),循环1600次后;163.42mAh g‑1@2Ag‑1,循环160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8.3%和88.4%。

一种氮硫共掺杂三维石墨烯/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Nº publicación: CN120565151A 29/08/20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N_120565151_PA

Absstract of: CN120565151A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硫共掺杂三维石墨烯/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氮硫掺杂三维石墨烯/银纳米材料具有立体结构,石墨烯网状结构丰富,阻止了石墨烯团聚现象的发生;而且还有着银纳米颗粒分布均匀的特点,同时三维石墨烯的网状结构作为支撑材料可以使纳米银颗粒原位生长在石墨烯上,防止银纳米颗粒发生团聚,实现了硫、氮共同对三维石墨烯的掺杂。并且通过三维石墨烯和纳米银粒子各自的优异性能实现互补,建立高效且完整的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氮硫掺杂三维石墨烯/银纳米材料一步合成,而且成本低廉,合成时间短,后期无需处理模板,高效简单。

traduc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