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stract of: CN223309011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包括有底座,底座的上端设置有阳极板,阳极板的上端设置有电解质层,电解质层的上端设置有阴极板,阴极板的上端设置有压顶,压顶的表面开设有冷却槽,冷却槽上端固定安装有冷却板,阳极板的上端设置有流道组件,阴极板的下端设置有相同的流道组件,阳极板上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阴极板下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相同的密封条;本实用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通过密封材料的使用,实现了电池在底座和压顶中的精确的组装,提升了电池的整体性和密封性,并通过密封条依次连接阳极板、电解质层和阴极板形成自密封致密区,保证了内部电池封接的完整性。
Absstract of: CN223309008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包括金属阳极板和金属阴极板,所述金属阴极板安装在金属阴极板上端,且所述金属阳极板与金属阴极板之间卡接有对其散热的散热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双极板不但需要提供反应物的辅助流道,还需要排出反应后生成的水与热量,避免因热量蓄积而造成燃料电池不能工作和缩短寿命的问题。
Absstract of: CN120600863A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引射比测试系统及方法,用于实现在不增加燃料电池系统流阻的情况下准确计算引射比。该燃料电池引射比测试系统利用氢气在引射器内部的流动特性,结合燃料电池系统中的可测量参数,推导燃料电池氢气系统中的流量关系,推导出引射比的计算模型,从而避免直接通过流量传感器去测量燃料电堆的入堆氢气流量,减少燃料电池氢气系统内的流阻。
Absstract of: CN12060084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向多联极板及燃料电堆,涉及燃料电池的技术领域,纵向多联极板包括极板体,极板体设有总活性区、两个总管口区,总活性区包括沿纵向依次相连的N个子活性区,总管口区包括沿纵向依次交替间隔排列设置的气口和液口;在每个总管口区中,气口的数量为N+1,液口的数量为N,相邻两个气口之间均设有一个液口,相邻两个液口之间的气口设定为共用气口,共用气口位于相邻两个子活性区之间,共用气口同时与两个子活性区的气体流道连通,液口与子活性区的冷却液流道一一对应连通。本发明去除部分长边密封及边框区域,通过局部合并气口的方式,极板体的气口的数量由之前的4N变更为2N+2,提升极板活性面积利用率。
Absstract of: JP2024175415A
To control supply power to a load device so that the supply power will not exceed the upper limit of power of a fuel cell and a battery, without using a voltage converter, and provide a simpler and cheaper fuel cell system.SOLUTION: The fuel cell system includes a fuel cell (FC)1, a motor 2, a first power line 3 for connecting the FC1 and the motor 2, a battery 4, and a second power line 5 for connecting the battery 4 and the first power line 3. The first power line 3 is provided with an FC relay 7 for opening or closing the first power line 3 and the second power line 5 is provided with a battery relay 8 for opening or closing the second power line 5. The fuel cell system includes control means (ECU)10 for controlling opening or closing of both of the relays 7, 8 to control the upper limit of the output of the FC1 and the battery 4. An (EUC)10 controls both of the relays 7, 8 so that the relays will be closed when the charge rate of the battery 4 being monitored is smaller than 30%.SELECTED DRAWING: Figure 1
Absstract of: WO2024165597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ingle bipolar plate, the method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 unwinding a material web from an unwinder and supplying the unwound material web in a feed direction of the material web to a roller gap between two rollers, of which at least one roller is a three-dimensionally structured roller; and - guiding the unwound material web, maintaining the feed direction, through a roller gap between two rollers, of which at least one roller is a three-dimensionally structured roller, wherein a flow field geometry is embossed into the material web. When the flow field geometry is embossed into the material web, a channel arrangement of parallel flow field channels is created in the material web, in which the parallel flow field channels extend parallel to the feed direction.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corresponding roller arrangement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Absstract of: WO2024157499A1
Problem To provide a catalyst-loaded carbon which has both high initial activity and excellent durability. Solution This catalyst-loaded carbon is obtained by loading a carbon carrier that has a crystallite size of 3.5 nm to 9 nm, a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300 m2/g to 450 m2/g and a pore diameter of 5.0 nm to 20.0 nm with catalyst particles that are formed of platinum or a platinum alloy, the catalyst particles having a crystallite size of 2.5 nm to 5.0 nm and a catalyst surface area of 40 m2/g to 80 m2/g.
Absstract of: CN120600837A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基体材料及其在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基体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氧化石墨烯加入正己烷中,加入纳米纤维状铁镍合金粉和三聚氰胺搅拌,将溶液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煅烧,得到产物,将产物在盐酸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得到N/C@Ni材料;S2、将短切碳纤维、改性聚氨酯和粘合剂通过干法成纸或湿法成纸制备出原纸;S3、将N/C@Ni材料加入无水乙醇中,得到溶液,将S2的原纸浸渍在溶液中,抽真空处理,热压,碳化,得到目标气体扩散层的基体材料。本发明的气体扩散层的基体材料,具有厚度薄和结构稳定的特点,能够减少降低燃料电池水淹现象,提高传质能力,应用前景良好。
Absstract of: CN120601466A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逆燃料电池耦合煤电机组调峰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燃煤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和可逆燃料电池;燃煤锅炉的蒸汽出口与可逆燃料电池的入口相连,可逆燃料电池的出口与汽轮机的蒸汽入口相连;在电网负荷低谷期,燃煤锅炉产生的高温蒸汽输至可逆燃料电池,发电机为可逆燃料电池供电,可逆燃料电池在电解模式下对高温蒸汽进行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在电网负荷高峰期,可逆燃料电池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进入可逆燃料电池,可逆燃料电池在发电模式下将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产生高温蒸汽和直流电,产生的高温蒸汽进入汽轮机进行做功发电,产生的直流电用于电网供应。该系统提升耦合系统效率、提高电网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降低碳排放。
Absstract of: CN120600854A
在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中,具备第1冷却流路、燃料电池、第2冷却流路、散热器、加热器、加热器芯以及中间热交换器,第2冷却流路具备相对于散热器并列设置的旁通流路,在燃料电池的发电中,进行第1动作,在上述第1动作中,使制冷剂按照通过燃料电池和中间热交换器的路径在第1冷却流路中循环,并且使制冷剂按照通过中间热交换器、加热器、加热器芯以及旁通流路的路径在第2冷却流路中循环,来通过加热器芯对空气进行加热。在第1动作中,第2冷却流路的制冷剂的温度不易下降。
Absstract of: CN120600858A
在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中,具备第1冷却流路、燃料电池、离子交换器、第2冷却流路、散热器以及中间热交换器,当在燃料电池的发电中,第1冷却流路的制冷剂的温度低于基准值的情况下,进行第1动作,在上述第1动作中,按照通过了中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并排向燃料电池和离子交换器并列地流动的路径,使制冷剂在第1冷却流路中循环,并且按照通过中间热交换器和散热器的路径,使制冷剂在第2冷却流路中循环,当在燃料电池的发电中,第1冷却流路的制冷剂的温度高于基准值的情况下,进行第2动作。
Absstract of: CN120601513A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体氧化物电池耦合火力发电储能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火力发电机组,用于提供高温蒸汽和电能;固体氧化物电解池,连接于所述火力发电机组,用于通入高温蒸汽和空气,并电解生成H2和O2;镁基储氢罐和压缩储氧罐,连接于所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分别用于存储H2和O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于所述镁基储氢罐和所述压缩储氧罐,用于通入H2和O2,并产生电能和热能。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火电与储能技术的结合,能有效提升火电机组调峰裕量,火电机组通过该系统可根据需要能降至最低电负荷以下,以及提升至满负荷以上,提升了火力发电快速变负荷、调峰调频的能力,提高了火电深度调峰收益。
Absstract of: CN223309015U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氢燃料电池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体、保护盖以及铰链,氢电池设置于保护壳体的内部,保护盖设置于保护壳体的顶部侧端,铰链设置于保护盖与保护壳体连接处。在保护盖闭合状态时,保护壳体内部的氢电池如果产生位置偏移,氢电池顶部可以在弹簧垫块的承压下受到缓冲,通过设置滑动存储块和滑槽以及卡槽,在氢电池放置在保护壳体内部时,可以通过滑动存储块进行保存,在侧向挤压弹簧和底部挤压弹簧的配合下使滑动存储块可以通过按压套柱快速弹出,从而使该设备不仅能够简单地对氢电池进行全方位保护,还可以在需要取出氢电池时快速拿出,便于氢电池的保存和使用。
Absstract of: CN120600865A
本公开涉及用于检测燃料电池系统的故障的方法和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氢气循环泵的电流信号。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电流信号和预定基准信号,生成目标信号,其中预定基准信号的频率与燃料电池系统的预定故障相对应。此外,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目标信号,确定燃料电池系统的故障状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氢气循环泵的电流信号的基础上检测出与燃料电池系统的氢气不足有关的故障状态,在此基础上能够在燃料电池系统出现氢气不足之前提供报警。如此,能够避免损坏膜电极,从而能够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鲁棒性。
Absstract of: CN120586606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电解与燃料电池系统、水汽分离装置及其应用,该水汽分离装置可应用于但不限于以下场景中:空间动力系统中的水电解/燃料电池系统,确保水和气体分离,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可靠性;空间站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中的空气调节与水回收,从宇航员呼出的空气和舱内空气中分离出水汽;空间站热管理系统中的冷凝器与蒸发器中,用于分离冷凝后的液体和未冷凝的气体;空间站废弃物处理系统中,水汽分离技术可以用于从废弃物中提取水分;也可应用在资源回收系统中,从各种废料中回收水分。本发明构思合理,可以满足空间站等飞行器中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需求,并为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技术支持。
Absstract of: WO2024126749A1
There is provided a multi-layered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or water electrolysis,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recombination catalyst layers, each of the at least two recombination catalyst layers comprising a recombination catalyst and a first ion exchange material, wherein at least two recombination catalyst layers are separated by a region devoid of or substantially devoid of a recombination catalyst, and at least two reinforcing layers, each of the at least two reinforcing layers comprising a microporous polymer structure and a second ion exchange material which is at least partially imbibed within the microporous polymer structure.
Absstract of: CN120595136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OFC系统的状态检测和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涉及固体氧化物电池状态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SOFC的运行参数,基于动态贝叶斯推理的融合算法,结合SOFC运行状态的条件概率分布优化数据一致性和抗噪能力;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频域特征,结合改进的主成分分析降维并保留关键变量,针对SOFC高温振动的特性优化特征表达;基于随机森林、生成对抗网络和在线更新机制预测SOFC健康状态SOH和剩余寿命RUL;输出诊断结果并基于RUL预测生成动态维护调度计划,通过最小化停机时间和成本优化系统寿命。本发明通过多源数据融合、频域特征提取、AI诊断与数据增强、预测性维护的集成,克服现有技术在精度、效率和寿命优化上的局限。
Absstract of: CN120600855A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具备第1冷却流路、燃料电池、第2冷却流路、散热器、中冷器、具备第1热交换流路和第2热交换流路的中间热交换器、并联流路以及阀,在燃料电池的发电中,在第1冷却流路的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第1基准值的情况下,进行第1动作,在上述第1动作中,使制冷剂按照通过燃料电池和第1热交换流路的路径在第1冷却流路中循环,并且使制冷剂按照通过散热器、并联流路以及中冷器的路径在第2冷却流路中循环,在第1冷却流路的制冷剂的温度高于上述第1基准值的情况下,进行第2动作。
Absstract of: CN120600864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供氢计量与控制方法、系统、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存储介质,氢燃料电池供氢计量与控制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电磁阀、ESP单片机、显示屏及存储模块等,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温度及氢气流速等数据按照计算流程计算储氢瓶的初始氢气质量以及累计排氢质量,进一步计算得到剩余氢气质量,当剩余氢气质量低于设定值时触发告警,剩余氢气质量、剩余续航里程等数据及告警信息通过显示屏显示,并通过通讯模块传输至手机APP或云平台上。本发明能够准确测量储氢瓶中的氢气使用量和剩余量,从而降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风险和维护成本,使氢燃料系统更加可控,可用性更高,对用户更加友好。
Absstract of: CN12060158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型曲线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控制方法,设定电池充放电所需要的功率,并给出功率平滑的时间。对电池充放电所需要的功率进行平滑处理,输出功率参考值;将功率参考值与电池充放电功率实际值作差得到误差,将误差输入给功率控制器,进行PI调节,得到充放电电流参考值;将得到的电流参考值与电池充放电电流实际值作差输入给电流控制器,电流控制器对得到的差进行PI调节,得到控制电压,通过控制电压来控制双向DC/DC转换器,进而调节电池充放电功率。本发明提高充放电效率:通过将充放电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可以针对不同阶段采用最优的充电电流和电压,减少冲击电流,延长电池寿命,提升整体充电效率。
Absstract of: CN120600860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源能量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方法和设备,涉及多源能量管理领域,该系统包括:真空杜瓦中设有超导储能系统,包括超导储能线圈以及冷屏;液氢储液罐的出液口处连接两路液氢管道;其中,一路液氢管道中的液氢经过第一加热器加热至冷屏的设定温度,对冷屏进行冷却,另一路液氢管道中的液氢直接对超导储能线圈进行冷却;第二加热器,用于加热冷却产生的氢蒸汽和剩余液氢,并将加热后的液氢输入至氢燃料电池中;能量管理模块,用于构建考虑超导储能交流损耗和燃料电池氢耗的双目标优化策略,并基于用电系统的需求,管控氢燃料电池和超导储能系统对用电系统协同供电,本申请能够提升氢燃料电池的整体效率,降低液氢消耗以及冷却成本。
Absstract of: CN120600857A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乘用车的无增湿器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氢燃料电池堆、空气子系统、氢气子系统和冷却子系统,燃料电池堆用于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空气子系统与氢燃料电池堆连接,用于为氢燃料电池堆供给空气;氢气子系统与氢燃料电池堆连接,用于为氢燃料电池堆供给氢气;空气子系统的中冷器与氢气子系统的预热器连接;冷却子系统与氢燃料电池堆连接,用于为氢燃料电池降温,冷却子系统与中冷器连接,冷却子系统与预热器连接。本发明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故障率,减少停机风险,系统性能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系统运行平稳且噪音和振动水平较低,功率输出稳定且效率高。
Absstract of: CN120601524A
本发明涉及城市氢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仿生制储氢能源运行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仿生制储氢能源运行系统,包括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氢管理子系统、热管理子系统、能源输出子系统,通过使用仿生运行方法,构建基于高负荷电解水模块参与下的波动绿电消纳、储存、利用的商业化方案,充分利用固态储氢技术运行压力低、吸氢放热、供热吸氢的特点,结合燃料电池模块的电热联供优势,实现系统长时段、高稳定性连续运行,助力氢能源在城市内的大规模推广。
Absstract of: CN120600853A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在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中,具备第1冷却流路、燃料电池、第2冷却流路、散热器、中间冷却器、中间热交换器以及旁通流路,在上述燃料电池的发电中,当第1冷却流路的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第1基准值的情况下,进行以通过中间热交换器、中间冷却器以及旁通流路的路径使制冷剂在第2冷却流路循环的第1动作,在第1冷却流路的制冷剂的温度高于第1基准值的情况下,进行以通过中间热交换器、中间冷却器以及散热器的路径使制冷剂在第2冷却流路循环的第2动作。
Nº publicación: CN120600872A 05/09/20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stract of: CN120600872A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碘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及其锌碘液流电池。所述负极电解液包括锌盐、支持电解质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氨糖硫酸盐,添加剂的浓度为0.01~0.3 mol/L;所述锌盐的浓度为0.1~6 mol/L,所述支持电解质的浓度为0.1~3 mol/L。本发明引入的添加剂成本低,生物安全性好,相较水分子优先吸附在锌的表面并能插层Zn2+的溶剂化鞘层,有效地抑制锌负极的腐蚀和析氢,强化锌离子动力学特性并均匀锌离子通量,促进Zn2+/Zn(002)晶面定向沉积,极大地提高负极反应的稳定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