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erio de Industria, Turismo y Comercio LogoMinisterior
 

Alerta

Resultados 475 results.
LastUpdate Updated on 15/09/2025 [06:48:00]
pdfxls
Solicitudes publicadas en los últimos 15 días / Applications published in the last 15 days
previousPage Results 50 to 75 of 475 nextPage  

液流电池电解液储罐及液流电池系统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53A 12/09/2025
Applicant: 
浙江星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637553_PA

Absstract of: CN120637553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流电池电解液储罐及液流电池系统,属于化学储能电池技术领域。液流电池电解液储罐包括罐体、布液管和弯折流道结构,通过在罐体的储液腔中设置能够引导电解液沿预设的弯折路径由回液口输送至出液口的弯折流道结构,并在储液腔中临近回液口的位置设置布液管,通过布液管上的多个布液孔将回流的电解液均匀地分布于弯折流道结构之中,在电解液沿弯折流道结构所限定的流道中进行弯折流动的过程中,通过电解液的流场作用扰动整个储液腔中的电解液,保持储液腔中电解液流场的均匀稳定性,消除罐体的储液腔中电解液的流场死区,使得罐体中电解液均能够参与电堆反应,提高罐体中电解液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罐体中电解液的实际能量密度。

一种吸气式燃料电池发动机

Publication No.:  CN120621758A 12/09/202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N_120621758_PA

Absstract of: CN120621758A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气式燃料电池发动机,包括沿飞行方向依次布置的前导流罩、前支板、燃料电池电堆、后支板、后导流罩、电机和螺旋桨,构成一体化的气流通道结构,飞行过程中,航空气流由前导流罩导入,穿过燃料电池电堆以提供阴极反应氧气并实现冷却,再经后导流罩排出,同时由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驱动电机带动螺旋桨输出推力,从而实现进气、反应、冷却、排气与推进的集成设计。本申请形成贯通进气至排气的一体化气流路径,可直接利用航空来流直接对燃料电池进行反应和冷却,从而为发动机提供电能,取消辅助部件,减轻重量、降低能耗,提升了发动机的功重比与推重比。

一种联合氢燃料电池和热泵的建筑供能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638446A 12/09/202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CN_120638446_PA

Absstract of: CN120638446A

一种联合氢燃料电池和热泵的建筑供能系统及其调控方法,系统包括氢燃料电池供能单元、太阳能集热供热单元。氢燃料电池供能单元通过将空气源热泵和用户的用电功率之和与光伏发电功率对比,控制光伏发电和氢燃料电池发电的供能路径,为用户的用电设备和太阳能集热供热单元的空气源热泵供电;太阳能集热供热单元将太阳能集热后的蓄热水箱出口温度与用户的需求温度进行比较,控制设置在管道上的流量调节阀门组,通过太阳能集热、氢燃料电池余热和空气源热泵加热方式为用户的散热器和生活热水提供所需热量。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多能源耦合系统,可实现集热器、热泵、光伏之间的协同调控,提高了建筑供能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和运行灵活性。

一种钒电池用一体化集流板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18A 12/09/2025
Applicant: 
杭州德海艾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637518_PA

Absstract of: CN12063751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电池用一体化集流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碳纳米管沉积的泡沫镍;将导电粒子压成薄片,依次将导电薄片、改性泡沫镍、导电薄片放入模具中用热压机一体成型得到复合双极板;采用化学镀在铜粉表面镀银制备了银铜复合粉,制备含有银铜金属粉的导电胶,将铜板和复合双极板用导电胶粘结起来制备一体化集流板。本发明以泡沫镍为骨架材料,通过在泡沫镍表面沉积碳纳米管的方式改善泡沫镍与碳素复合层之间界面,提高了复合双极板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对银铜复合粉进行热处理能将铜粉表面纳米级银颗粒熔融,形成连续银膜,提高导电胶的导电性和抗氧化性,降低双极板与铜板之间的接触电阻,从而提升液流电池的性能。

一种用于燃气用户端的掺氢天然气分离提纯装置

Publication No.:  CN120624089A 12/09/2025
Applicant: 
浙江海洋大学
CN_120624089_PA

Absstract of: CN12062408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用户端的掺氢天然气分离提纯装置,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分离膜组件、燃料电池组件、天然气管道、输热网管、输电网络;分离膜组件的第一进气口用于接入掺氢天然气,第一输出口对接天然气管道,第二输出口对接于燃料电池组件的第二进气口;燃料电池组件的第二进气口用于接入来自分离膜组件传输的氢气,第三进气口用于接入氧气,排水口用于排出反应后的废水,电路接头对接输电网络,热网接口对接输热网管;本发明将氢能从原来只能转化为热能,变为可以用于满足电力和热力需求,而且可以选择需要的时候用起,实现了错峰提供能量;解决了传统方法掺氢天然气和燃气灶具不匹配的问题,居民无需改造灶具,节省了改造费用。

一种喷嘴引射器

Publication No.:  CN120626556A 12/09/2025
Applicant: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CN_120626556_PA

Absstract of: CN120626556A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商用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喷嘴引射器。其中包括主体架,主体架内部形成有流道,流道一端输入氢气,流道内安装有喷射器,氢气进入喷射器内,喷射器的前端安装有喷嘴,喷嘴上形成有开孔,氢气从开孔喷出,沿氢气的流动方向,开孔的直径越来越大;解决现有技术下无法充分利用超音速流体的动能,导致引射器内流体流速较低的问题。

一种车用氢燃料电池分层预测空气供给控制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32A 12/09/20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CN_120637532_PA

Absstract of: CN120637532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氢燃料电池分层预测空气供给控制方法,其先通过城市工况数据采集、未来车速序列预测以及行驶功率需求预测,配合所设计的能量管理策略得到相应的燃料电池电流预测信息,再将离散化的电池电流信息填充到所建立的空气供给系统状态预测模型,并在预测模型中考虑不可测随机扰动,使预测模型中同时包含了可测电流扰动信息和不可测随机扰动从而得到了一种基于改进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空气供给方式,能够实现较为精确的空气流量控制,并可显著提高车用氢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

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导电玻璃粉涂层金属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21A 12/09/202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N_120637521_A

Absstract of: CN12063752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导电玻璃粉涂层金属双极板,它包括金属基板及熔制在其表面的导电玻璃粉涂层,所述导电玻璃粉涂层采用的原料包括玻璃粉、耐腐蚀导电粉体和复合有机载体,其中,玻璃粉为高硼硅玻璃粉,各化学成分及其所占质量百分比包括:B2O3 6‑10%,SiO2 70‑78%,Al2O3 5‑13%,ZnO 3‑5%,CaO2‑4%,ZrO 1‑3%,BaO 2‑4%。本发明采用熔制法将基于高硼硅玻璃的导电玻璃粉涂层设置在金属基体上,制备得到兼顾优异耐酸腐蚀性能和高导电性能的金属双极板,可为高性能金属双极板的制备提供一条新思路;且涉及的制备方法较简单、成本较低,适合推广应用。

燃料电池系统

Publication No.:  CN120642078A 12/09/2025
Applicant: 
AVL\u674E\u65AF\u7279\u6709\u9650\u516C\u53F8
CN_120642078_PA

Absstract of: WO2024164034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uel cell system (1), in particular an SOFC system,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fuel cell stack (2) having an anode section (3) and a cathode section (4); an air supply section (5); a fuel supply section (6); an exhaust gas section (7) having an afterburner (8); and a recirculation section (9), wherein a first heat exchanger (10) is located in the recirculation section (9), wherein a first dividing device (11a) is provided downstream of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10) in order to conduct a portion of the anode exhaust gas to the afterburner (8).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use of such a fuel cell system (1).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碳基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16A 12/09/2025
Applicant: 
宁夏计量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
CN_120637516_PA

Absstract of: CN120637516A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碳基阳极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苯胺单体与盐酸多巴胺制备聚苯胺/多巴胺修饰剂,然后修饰在碳毡电极上,形成PANI‑DA/CF阳极;采用水热法制备花状Fe2O3纳米粒子,将其电化学沉积在PANI‑DA/CF电极上,制得Fe2O3/PANI‑DA/CF阳极。本申请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在苯酚废水阳极液的最大功率密度达到4594±97mW/m2,比碳毡阳极MFC提高了83.1%;运行96h后对苯酚降解率达到99.4%;运行三个月后产电性能仍保持稳定。说明本申请的Fe2O3/PANI‑DA/CF阳极提高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功率密度输出和废水处理效率。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铋烯纳米片修饰的富缺陷石墨毡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14A 12/09/2025
Applicant: 
深圳大学四川天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637514_PA

Absstract of: CN120637514A

本发明属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铋烯纳米片修饰的富缺陷石墨毡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包括:以商用石墨毡为基底,经过热处理得到热处理石墨毡(TGF);将硝酸锌(Zn(NO3)2)溶解于溶剂中配制饱和溶液,将TGF浸泡其中,干燥后在氮气气氛中煅烧,制备表面富含碳缺陷的多孔石墨毡(CGF);将氯化铋(BiCl3)溶解于预制的电解液(含一定浓度的V2(SO4)3和H2SO4溶液)中,采用恒电流密度电沉积的方法,在CGF表面沉积形成少层铋烯纳米片,制得BieneNF‑CGF电极。本发明制备的电极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和界面稳定性,能够显著提升电极反应动力学与电池整体性能,实现高倍率、高能效、长循环寿命的全钒液流电池应用,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电堆公共通道参数检测系统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33A 12/09/2025
Applicant: 
北京怀柔实验室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CN_120637533_PA

Absstract of: CN120637533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公共通道参数检测系统,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通过将燃料电池电堆中n个燃料电池单元的双极板设置为采集双极板,且采集双极板上设置测温通道和/或采集通道,测温通道用于测量流体进口和/或流体出口处的温度,进而被温度检测系统获取并监控,采集通道用于采集流体进口和/或流体出口处的部分流体,进而被流体检测系统进行参数检测,即通过检测n个燃料电池单元的采集双极板的流体进口和/或流体出口的流体参数,来实现燃料电池电堆在运行过程中公共通道不同位置处流体多物理量的有效检测,进而可指导燃料电池电堆的设计和问题诊断,并且,检测通道可灵活切换,满足不同检测需求。

一种燃料电池尾气处理装置防堵塞结构

Publication No.:  CN120618105A 12/09/2025
Applicant: 
梦氢(南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618105_PA

Absstract of: CN12061810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尾气处理装置防堵塞结构,属于燃料电池技术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电堆,所述电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氢气排出管,所述氢气排出管的输出端右端固定连通有储氢罐,所述储氢罐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容量检测器,所述容量检测器的输出端底端贯穿至所述储氢罐的内部,所述电堆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尾气排出管,所述尾气排出管的左端固定连通有尾气利用装置;本装置实现了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氢气和尾气的高效分离与处理。氢气经氢气排出管精准输送至储氢罐存储,储氢罐上的容量检测器实时监测容量,确保氢气存储安全且便于管理。尾气通过尾气排出管进入尾气利用装置,依次经过换热器、气水分离器、干燥装置和压缩机等设备处理。

一种燃料电池扩散层特性评估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 No.:  CN120633289A 12/09/2025
Applicant: 
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633289_PA

Absstract of: CN120633289A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扩散层特性评估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燃料电池扩散层的接触应力;构建扩散层模型,并基于接触应力对扩散层模型进行第一前处理,得到第一有限元模型;对第一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第一分析结果,并基于第一分析结果对扩散层进行特性评估。本发明无需复杂繁琐的物理实验,节省了时间与成本,同时可突破实验条件限制,模拟多种复杂工况下扩散层的特性。基于这些准确的分析结果,能够有效评估扩散层的性能,为燃料电池的设计优化、性能提升以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燃料电池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一种分子簇-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49A 12/09/20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N_120637549_PA

Absstract of: CN12063754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簇‑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分子簇‑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组成包括刷状聚合物和多金属氧酸盐分子簇,刷状聚合物由聚乙二醇类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制成。本发明的分子簇‑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二醇类化合物、多金属氧酸盐分子簇和引发剂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制成铸膜液,再将铸膜液注入模具进行聚合反应,再进行干燥,即得分子簇‑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本发明的分子簇‑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具有导电性好、力学强度大、热稳定性优异、气体渗透率低、易加工、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且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准二维多物理场建模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633299A 12/09/20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N_120633299_PA

Absstract of: CN120633299A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的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准二维多物理场建模方法,是一种考虑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热传递和气体扩散、转换等动态过程、探索单电池内部的“电‑氢‑热”耦合关系并可以描述气流方向上物理变量的分布状况的通用准二维多物理场建模方法。本发明采用通用的电池电化学模型公式,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密度的符号(燃料电池模式为“+”,电解槽模式为“‑”),轻松进行模式的切换;采用有限体积法思想,将单电池模型简化为通道模型,考虑五个温度层;根据守恒定律计算热传递和气体扩散、转换三个动态过程,得到热电数据和其他模型参数。

基于油包水乳化体系的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51A 12/09/2025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CN_120637551_PA

Absstract of: CN120637551A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油包水乳化体系的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胞嘧啶修饰磺化聚醚醚酮得到C‑SPEEK;将乳化剂溶于第一有机溶剂,再加入磷酸,得到油包水乳化液;将C‑SPEEK溶于第二有机溶剂得到聚合物溶液,再加入油包水乳化液混合均匀,得到铸膜液,铸膜液经浇铸成膜得到C‑SPEEK/PA复合膜;将C‑SPEEK/PA复合膜浸泡于磷酸溶液中,再经洗涤烘干,得到质子交换膜。本发明油包水乳化液可以包裹磷酸并将其稳定于质子交换膜内,增加质子电导率;C‑SPEEK中的碱性基团和酸性基团可通过酸碱相互作用交联,减少膜的溶胀,改善膜的机械性能,C‑SPEEK还能进一步提高质子电导率。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双功能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11A 12/09/2025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CN_120637511_PA

Absstract of: CN12063751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双功能催化剂,其结构单元以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基底,表面通过介质阻挡放电引入缺陷,并负载由五种过渡金属元素组成的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碳纳米管,记为CNT@CC;S2利用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在CNT@CC表面上制造缺陷,获得富含缺陷的碳纳米管,记为p‑CNT@CC;S3通过油浴法合成多元高熵合金纳米颗粒,记为HEA NPs;S4将HEA NPs负载于步骤S2所制得的p‑CNT@CC上,并进行Ar/NH3等离子体处理,制得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双功能催化剂,记为P‑HEA‑p‑CNT@CC。通过提高电荷转移效率、降低反应能垒,提高电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提升ORR和MOR反应性能,改善循环稳定性和充放电性能。

燃料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642080A 12/09/2025
Applicant: 
森碧欧
CN_120642080_PA

Absstract of: WO2024126848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uel cell (1), comprising: stacked plates (10, 30, 50, 70), each plate comprising a relevant exchange edge to form an exchange face (5); an outer manifold, fluidly connected to the exchange face; and a manifold seal (90), which frames the exchange face (5) to ensure the tightness of the fluid connection. In order for the manifold seal to have a better controlled shape and be easier to apply, each plate comprises a relevant centring notch, adjacent to the exchange edge, so as to form a centring groove (6) bordering the exchange face. The manifold seal comprises a longitudinal seal portion (91) formed in the centring groove and ensuring the tightness of the fluid connection.

用于氢燃料电池的聚酯薄膜及膜电极组件

Publication No.:  CN120642077A 12/09/2025
Applicant: 
爱思开迈克沃有限公司
CN_120642077_PA

Absstract of: WO2024177224A1

An embodiment provides a polyester film suitable for a hydrogen fuel cell through an improvement in long-term durability, a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comprising same, and the like. The polyester film for a hydrogen fuel cell contains a polyester resin, which includes a diol-based repeating unit and a dicarboxylic acid-based repeating unit, wherein the diol-based repeating unit includes a repeating unit having a cyclohexane skeleton and the dicarboxylic acid-based repeating unit includes a repeating unit having an isophthalic acid residue. The film may possess a tensile strength of 7 Kgf/mm2 or higher as measured after being left at 250°C for 30 minutes. The film, despite the use of a polyester-based film, exhibits excellent long-term durability, moldability, moisture resistance, and the like, and enables the provision of a film, a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the like, where the film has excellent utilization as a sub-gasket film for a fuel cell.

一种强碱性全铁液流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54A 12/09/2025
Applicant: 
武汉国力通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637554_PA

Absstract of: CN120637554A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碱性全铁液流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所述正极电解液为亚铁氰酸盐的强碱性水溶液,所述负极电解液为铁盐与有机配体的强碱性水溶液,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的pH值保持一致,均为pH≥14.0。本发明负极电解液中采用有机配体作为络合剂,与铁离子形成稳定的六配位结构,增强了负极电解液的稳定性;有机配体与铁的络合常数较大,即使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有效抑制正、负极电解液中氢氧化铁沉淀的生成,提高了铁离子的稳定性;此外,配体分子的尺寸大,形成的螯合物位阻效应大,减少了铁离子/亚铁离子的跨膜迁移程度,大幅度延长了全铁液流电池的循环寿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系液流电池中。

抗反极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及抗反极气体扩散层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47A 12/09/2025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637547_PA

Absstract of: CN120637547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反极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及抗反极气体扩散层,制备方法包括;将碳氮载体均匀分散至溶剂中,得到电泳液;将气体扩散层浸入至电泳液进行电泳处理,得到含有碳氮载体化合物的初始气体扩散层;将初始气体扩散层浸入含有贵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的溶液中,并向含有贵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的溶液中通入惰性气体,置于氙灯下进行光化学沉积处理,使贵金属氧化物均匀分布于初始气体扩散层表面,得到抗反极气体扩散层。本申请通过光沉积能够使抗反极催化剂均匀分布于气体扩散层表面,增加抗反极催化剂的有效活性面积,增强抗反极气体扩散层的抗反极能力,制备方法绿色环保,且简单快速,能够有效提高制备效率。

一种双相无隔膜锌溴电池电解液、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52A 12/09/2025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N_120637552_PA

Absstract of: CN120637552A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相无隔膜锌溴电池电解液、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储能电池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双相无隔膜锌溴电池电解液的有机溶剂存在安全性风险,且对活性物质溶解度不高,以及特定离子液体作为有机相时存在固溴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发明将咪唑类溴盐与溴化锌共同溶解在水中,通过调节溴化锌的添加量,形成离子液体相和水相。溴物种在离子液体相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相中的溶解度,且咪唑类溴盐可络合溴物种,形成聚溴络合物,因此离子液体相可作为双相锌溴电池的正极电解液使用。本发明所制备的双相电解液原材料均参与锌溴电池电极反应,在不引入其他有机溶剂或离子液体的情况下,将溴物种溶解固定于离子液体相中,减少溴物种向水相的扩散,减小了锌溴电池的自放电现象。且电解液制备方法简单,极大地简化了电池的制造工艺,易于推广应用。

一种基于PID控制的高频脉动主动能量采集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 No.:  CN120637536A 12/09/2025
Applicant: 
哈尔滨师范大学
CN_120637536_PA

Absstract of: CN12063753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ID控制的高频脉动主动能量采集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及方法,包括:MES、能量管理模块、第一信号采集模块、第二信号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能量存储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能量管理模块的输入与MES的输出相连,能量管理模块的输出与能量存储模块的输入相连;第一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入分别与MES的输出及采样电阻R1并联,第一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与A/D转换模块的输入相连;第二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入分别与能量存储模块的输入及采样电阻R2并联,第二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与A/D转换模块的输入相连;A/D转换模块与控制模块通过数据通讯线互联,A/D转换模块的输出与能量管理模块的输入相连。

一种液流电池用高性能多级孔碳毡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Nº publicación: CN120637515A 12/09/2025

Applicant:

深圳大学四川天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637515_A

Absstract of: CN120637515A

本发明属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流电池用高性能多级孔碳毡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裁切预氧毡并用无水乙醇清洗2~3次;将锌盐或铋盐溶解于溶剂中,经搅拌和超声得到前驱体溶液;将预氧毡浸渍于前驱体溶液中超声处理后取出干燥;干燥后的碳毡在保护气氛下高温碳化,并经硝酸处理、去离子水清洗和干燥,制得高活性、高比表面积的多级孔碳毡电极。本发明制备的高性能多级孔碳毡电极具备多尺度孔结构和丰富活性位点,显著提升比表面积、导电性和催化活性,同时优化亲水性,增强电解液浸润性。本发明工艺流程短、效率高、成本低,适合高性能碳毡电极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应用。

traduc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