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erio de Industria, Turismo y Comercio LogoMinisterior
 

Alerta

Resultados 235 resultados
LastUpdate Última actualización 18/07/2025 [07:48:00]
pdfxls
Solicitudes publicadas en los últimos 30 días / Applications published in the last 30 days
previousPage Resultados 150 a 175 de 235 nextPage  

侧进液液流框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05U 15/07/2025
Solicitante: 
唐山市晟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223108905_U

Resumen de: CN223108905U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侧进液液流框,包括板体,板体中部设有用于容置多孔电极的矩形通孔,板体一侧的板面上在矩形通孔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与矩形通孔连通的电解液流道;板体侧边上设置有若干液流孔,若干液流孔分为两组,两组液流孔分别与两个电解液流道相连通;通过在板体侧边开设液流孔,电解液能够实现由液流框侧边进入或流出,实现了电堆内每个电极的电解液能够形成独立循环、互不影响,电堆内每个电极的电解液流量与流速相同,避免了电堆内各电极电解液流量不匀的问题,提高了液流电池整体的供电、充电效能。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空气供应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12U 15/07/2025
Solicitante: 
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CN_223108912_U

Resumen de: CN223108912U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空气供应系统,包括:混合腔室,适于连通于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电堆的空气进口;第一空气路,一端与外界环境相连通,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混合腔室;第二空气路,一端与外界环境相连通,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混合腔室;第一空压机,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空气路;第二空压机,被设置于所述第二空气路;第一空气冷却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第一空气路,且位于所述第一空压机与所述混合腔室之间;和加湿罐,被设置于所述第二空气路,且位于所述第二空压机与所述混合腔室之间,其中所述加湿罐用于对流入所述加湿罐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和冷却。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在线切换不同介质气体的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13U 15/07/2025
Solicitante: 
烟台鏊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N_223108913_U

Resumen de: CN223108913U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在线切换不同介质气体的系统,包括氮气管路、氢气管路、氮氢混气管路和阳极总管路,所述阳极总管路通过等径四通管件分别与氮气管路、氢气管路和氮氢混气管路连通,所述氮气管路包括氮气瓶,所述氮气瓶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设置有电磁阀一。本实用新型阳极管路集成了阳极路所有涉及的气体,在线切换气体方便,只要通过打开不同介质的电磁阀控制就能完成,方便用于不同的测试项目和工况,使得SOFC系统运行更加方便。

燃料电池排气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07U 15/07/2025
Solicitante: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N_223108907_U

Resumen de: CN223108907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排气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电池排气系统,包括尾排管路,设于尾排管路上的第一接口管路,以及设于第一接口管路上的压力检测单元;尾排管路内设有第一流道,第一接口管路的进口与燃料电池的电堆吹扫管路相连,第一接口管路的出口与第一流道相连,且第一流道的出口靠近尾排管路的出口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电池排气系统,既可降低因电堆吹扫气体压力过小引起的氢气倒灌风险,也可避免因电堆吹扫压力过大引起的电堆壳体开裂,由此可提升燃料电池的安全性。

一种氢能源车用冷却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09U 15/07/2025
Solicitante: 
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CN_223108909_U

Resumen de: CN223108909U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源车用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氢能源车用冷却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系统、主冷回路、辅冷回路、热管理控制器;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与所述主冷回路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一出口,以及与所述辅冷回路连通的第二进口、第二出口;所述主冷回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一多向阀、第一散热器、第一温度监测单元;所述辅冷回路包括第二管路、第二多向阀、第二散热器、泵体、DC/DC转换器、第二温度监测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热管理控制器通过多向阀和温度监测单元对各散热器内的流量进行控制,实现按需散热。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可减少散热器内的冷却液流量,提高冷却液温度上升速率,高效维持燃料电池系统最佳工作温度。

一种车用超材料消声器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529U 15/07/2025
Solicitante: 
迈默智塔(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CN_223108529_U

Resumen de: CN223108529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超材料消声器,涉及汽车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外筒体、内芯体和两个端盖,外筒体用于安装在车端,外筒体和内芯体均为变径设计且内部中空,外筒体套设于内芯体外周,且外筒体能够对内芯体进行周向限位,内芯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吸声小孔,两个端盖分别封装于外筒体的两端,且两个端盖上各设有一连接管,其中一个连接管用于连接发动机排气管,另一个连接管用于连接排气系统尾部弯管,外筒体、内芯体和两个端盖装配后的空腔形成亥姆霍兹谐振腔和扩张腔。本实用新型在降噪的同时,不会过分增加氢燃料电池车排气系统尾排压降。

电堆测试工装及测试装置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19U 15/07/2025
Solicitante: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N_223108919_U

Resumen de: CN223108919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堆测试工装及测试装置,该电堆测试工装包括沿待测极板组的堆叠方向,依次设于待测极板组一侧的进气端板、第一密封件、第一绝缘板、第二密封件及进气端集流板,以及依次设于待测极板组另一侧的盲端端板、盲端绝缘板及盲端集流板;第一密封件、第一绝缘板、第二密封件、进气端集流板及待测极板组上设有对应孔型一致的气路通道与液路通道;进气端板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中,一部分通孔与气路通道的两端相连通,一部分通孔与液路通道的两端相连通,未与气路通道或液路通道连通的其余通孔通过第一密封件或密封塞进行封堵。本实用新型的电堆测试工装,可提高通用性能,并可适用于不同版型的极板性能的验证。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巡检的安装结构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04U 15/07/2025
Solicitante: 
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CN_223108904_U

Resumen de: CN223108904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巡检的安装结构,包括:巡检片,包括一体设置的安装部和连接部,安装部具有定位孔,安装部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块,连接部用于与巡检模块的插头连接;以及双极板,表面具有安装槽、定位部和第一插槽,安装槽的一侧延伸出双极板的侧边,定位部设于安装槽中且与双极板连接,第一插槽设于安装槽的另一侧且与安装槽连通;当巡检片的安装部对应安装于双极板的安装槽中时,连接部位于双极板的侧边之外,定位部对应卡合于定位孔中,第一凸块对应卡合于第一插槽中。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使得巡检片安装精准,并且位置稳定。

液流电池分液连接器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20U 15/07/2025
Solicitante: 
唐山市晟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223108920_U

Resumen de: CN223108920U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液流电池分液连接器,包括固定连接在电堆侧面的连接板,连接板贴合于电堆一侧对应电堆中每个单电池片的电解液交换口设置有与电解液交换口大小相同的凹槽,凹槽正对电解液交换口且贴合在电解液交换口上;连接板上对应每个凹槽设置有一个分液管,分液管一端与主管道连接,另一端连通至凹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单侧端板进液,电堆内的电解液流量不均匀的问题,通过液流电池分液连接器实现了多通道同步进出电解液,电解液直接由单电池片对应的各分液管进出,各单电池片电解液流量与流速相同,还避免了各单电池片间电解液内串,提高了液流电池整体的供电、充电效能。

侧进液流道的液流框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06U 15/07/2025
Solicitante: 
唐山市晟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223108906_U

Resumen de: CN223108906U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流电池领域,具体为侧进液流道的液流框,包括板体,板体中部为中空槽结构,板体的板面上开设有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且进液流道连通中空槽结构和板体的一侧边缘,出液流道连通中空槽结构和板体的一侧边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液流道连通中空槽结构和板体的一侧边缘,出液流道连通中空槽结构和板体的一侧边缘,实现侧进液方式,即每个电极的电解液形成独立循环互不影响,极大的避免了现有专利中因通道堵塞而导致多个电极中电解液同时中断的情况。

燃料电池供气装置及燃料电池供气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14U 15/07/2025
Solicitante: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N_223108914_U

Resumen de: CN223108914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供气装置及燃料电池供气系统,燃料电池供气装置包括用于将氢气输送至燃料电池的供氢管路,以及沿氢气流动路径,依次以支路形式连通于供氢管路上的供氮管路和排空管路。在供氢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部和减压单元,沿氢气流动路径,第一控制部设于供氮管路的上游,并用于控制供氢管路的通断,减压单元设于供氮管路与排空管路之间,并用于将供氢管路内的气体压力减压至预设压力。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电池供气装置,通过在供氢管路上设置第一控制部和减压单元,并将第一控制部设于供氮管路的上游,以及将减压单元设于供氮管路与排空管路之间;由此,能够使得供氮管路和供氢管路共用减压单元,从而可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

一种氢能源冷却防护装置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08U 15/07/2025
Solicitante: 
深圳蓝戈海鲸技术有限公司
CN_223108908_U

Resumen de: CN223108908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能源冷却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的底部安装有换热器安装框架,所述换热器安装框架内安装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均匀排列安装有若干导热铜管,所述换热器的顶壁面上垂直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散热翅片,若干所述导热铜管交错穿过若干所述散热翅片,所述防护框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若干高压风机,本装置在使用时,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介质传递到换热器内后,通过换热器内的导热铜管传递并分散到散热翅片上,通过高压风机产生的空气流动将散热翅片上的热量带走,实现氢能源燃料电池的冷却散热,以换热器温度控制高压风机转速,实现温控的同时又节省能量消耗。

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分布式液流电池储能BMS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15U 15/07/2025
Solicitante: 
河南东方智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N_223108915_U

Resumen de: CN223108915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分布式液流电池储能BMS系统,涉及电池储能领域,包含主控制器、流量控制模块、冷却控制模块、压力控制模块、漏液控制模块、充放电控制模块、均衡控制模块、报警输出模块、HMI人机交互模块和控制层,通过采集一个电堆柜里电堆1/2/3的温度、流量、电压和电流及储液罐的压力和SOC,与控制层通信,完成对矾液流电池的管理和控制。‌分布式BMS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还考虑了安全性能的提升,‌通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模拟前端(‌AFE)‌和多种通讯方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储能能力。

燃料电池膜电极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17U 15/07/2025
Solicitante: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CN_223108917_U

Resumen de: CN223108917U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所述燃料电池膜电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气体扩散层、第一催化剂层、第一全氟磺酸树脂层、质子交换膜层、第二全氟磺酸树脂层、第二催化剂层及第二气体扩散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可在不降低燃料电池性能的情况下,减少铂金的用量,借以降低铂金于燃料电池里的成本。

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11U 15/07/2025
Solicitante: 
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CN_223108911_U

Resumen de: CN223108911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换热模块、进氢模块以及连接换热模块和进氢模块的进氢接头,进氢接头连接于换热模块,进氢模块设有安装位,进氢接头与安装位插接连接,用于连通换热模块和进氢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原本需要供氢管连接的换热模块和进氢模块改为了通过进氢接头连接,采用进氢接头插入进氢模块中的安装位的方式,从而直接取消了供氢管,在不影响换热模块和进氢模块连通的前提下解决了整体占用体积大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电堆辅助安装组件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18U 15/07/2025
Solicitante: 
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CN_223108918_U

Resumen de: CN223108918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公开了一种电堆辅助安装组件,包括:支撑支架、转动部及滑轨;所述滑轨用于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底壁上,且所述滑轨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转动部转动接合于所述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转动部的顶部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滑槽的顶面设置;所述支撑支架用于可拆卸安装于电堆的前端侧,所述支撑支架的底面设有凹槽,所述转动部转动接合于所述凹槽内,使得所述电堆通过所述转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箱体;该组件可提高安装效率,防止电堆在电池箱内移动时发生磕碰。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却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223108910U 15/07/2025
Solicitante: 
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CN_223108910_U

Resumen de: CN223108910U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电堆、主散热器、辅助箱体、四通阀、泵体和截止阀;所述电堆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所述四通阀设有第一口、第二口、第三口和第四口,所述主散热器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口和所述第一进口之间设有泵体,所述截止阀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口连通,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口和所述第二进口连通,所述第三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并联设置,所述第四口和所述辅助箱体的出液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简化冷却系统的结构,缩减冷、热启动控制延迟,冷却系统可快速响应,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一种35MPa氢能用减压阀

NºPublicación:  CN223105348U 15/07/2025
Solicitante: 
常州神鹰碳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CN_223105348_U

Resumen de: CN223105348U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压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5MPa氢能用减压阀,包括第一减压阀阀体,所述第一减压阀阀体的一侧连接有进气口接头,所述第一减压阀阀体的一侧连接有电磁阀组,所述第一减压阀阀体的内部连接有第一减压阀芯,所述第一减压阀芯的一侧连接有压紧端盖,所述第一减压阀芯的外侧设置有减压组件,所述第一减压阀阀体的一侧连接有排气接头,所述排气接头的外侧连接有排气接头O型圈,所述第一减压阀阀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减压阀芯,所述连接组件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减压阀阀体,所述第二减压阀阀体的一侧连接有泄放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强和安全高效的特点。

一种改性炭黑的制备方法及碳载催化剂、燃料电池膜电极

NºPublicación:  CN120319830A 15/07/2025
Solicitante: 
厦门大学
CN_120319830_PA

Resumen de: CN120319830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炭黑的制备方法及碳载催化剂、燃料电池膜电极。针对现有炭黑在燃料电池高电位工况下易腐蚀而导致催化剂失活及膜电极耐久性不足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焦耳热技术重构炭黑表面结构,增强了炭黑的耐腐蚀性,在保持燃料电池功率密度的同时提升了碳载催化剂和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稳定性。

碱性阴离子交换共混膜

NºPublicación:  CN120322494A 15/07/2025
Solicitante: 
巴斯夫欧洲公司
CN_120322494_A

Resumen de: AU2023389305A1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lkaline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precursor (pAAEM) comprising a blend of at least one first polymer (P1) comprising repeating units derived from acrylonitrile and at least one second polymer (P2) comprising repeating units derived from a vinyl lactam, and an alkaline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AAEM) obtained therefrom.

一种液流电池碳基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319833A 15/07/2025
Solicitante: 
湖南农业大学
CN_120319833_PA

Resumen de: CN120319833A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流电池碳基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钴盐与碱分别溶解于极性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形成前驱体溶液;将碳基材料置于所述前驱体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碳基电极前体;将所述碳基电极前体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高温碳化,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然后产物进行清洗除杂,得到所述碳基电极;所述极性有机溶剂为甲酰胺、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在碳基材料表面沉积氰化钴后再在高温条件下对碳基材料进行表面刻蚀和氮掺杂,实现对碳基材料的表面改性,增加碳基电极表面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碳基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用于进行电化学反应的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311206A 15/07/2025
Solicitante: 
水光有限公司
CN_120311206_PA

Resumen de: CN120311206A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进行电化学反应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化学反应子系统,其中电化学反应子系统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用于使电解液流通的微流道单元,其中微流道单元面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侧壁具有微孔结构,并且微流道单元被配置为具有满足预定条件的刚性,以避免微流道单元在进行电化学反应时发生形变。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进行电化学反应的系统能够在电极间距较小的情况下保持微流道单元不发生形变,避免氢氧混合的发生,并且能够大幅度减少电极处气阻现象的发生,提高制氢效率。

一种自热催化丙烷部分氧化重整耦合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催化剂与载体的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319848A 15/07/2025
Solicitante: 
广东工业大学
CN_120319848_PA

Resumen de: CN120319848A

本发明涉及自热催化丙烷部分氧化重整耦合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催化剂与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燃料电池管、带有催化剂的蜂窝式催化剂载体;燃料电池管包括阴极层、电解质管及阳极层;阳极层位于电解质管的内壁上,阴极层位于电解质管的外壁上;蜂窝式催化剂载体安装在燃料电池管的进气端,且与燃料电池管内腔连通,所述催化剂为钌基活性组分,包括RuO₂或金属Ru,并掺杂CeO₂作为分散助剂,其中Ru的负载量为0.5‑5 wt%,CeO₂占比为0.5‑3 wt%。其优点为机械稳定性好,消除了阳极还原过程对启动时间的影响,并减轻了阳极碳沉积对SOFC性能的影响,快速加热并快速产电。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与燃料电池氢电耦合系统及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310585A 15/07/2025
Solicitante: 
江西理工大学
CN_120310585_PA

Resumen de: CN12031058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与燃料电池氢电耦合系统,包括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器、物料输送系统、预热与回热系统、气液分离系统、燃烧气燃烧系统、氢气提纯系统和氢燃料电池系统;物料输送系统包括储料罐、高压浆料输送装置、第一高压柱塞泵和水箱;预热与回热系统包括回热器、预热器和第二高压柱塞泵;气液分离系统包括背压阀和气液分离器;燃料气燃烧系统包括燃烧气燃烧装置和燃烧气储气罐;氢气提纯系统包括氢气提纯装置、燃烧气储气罐和氢气储气罐。本发明通过耦合超临界水气化反应系统与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直接产生氢气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具有绿色清洁的优势,实现了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

一种硅藻土负载金属/氮掺杂碳点改性碳布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Nº publicación: CN120319824A 15/07/2025

Solicitante:

重庆文理学院

CN_120319824_PA

Resumen de: CN120319824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藻土负载金属/氮掺杂碳点改性碳布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用去离子水和纯硅藻水的悬液制备碳布电极,步骤2,将碳源和氮源溶解在去离子水进行反应,得到氮掺杂的碳量子点N‑CDs,步骤3,取金属氯化物加入到步骤2制备的N‑CDs中得到溶液A,再将步骤1中得到的碳布电极置入微波水热釜中反应得到复合碳布电极,步骤4,煅烧复合碳布电极得到改性的复合碳布电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低成本的柠檬酸作为碳源,且工艺简单、可大规模生产的硅藻土负载金属/氮掺杂碳点改性碳布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traduc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