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120252215A
本申请涉及光伏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光伏光热产储供一体化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电系统:光伏板的电力输出端通过逆变器连接至用户负载配电箱,所述逆变器的冗余电能输出端通过双向变流器连接至锂离子电池组;配电控制器输出端回接至用户负载配电箱;热系统:PVT组件的热介质出口通过第一板式换热器连接至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入口;辅助热源单元:地热井的出水口通过第一三通调节阀与空气源热泵的出水口并联,两者共同接入所述用户供暖管网的进水总管,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使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提高供能稳定性与可靠性,降低设备运维成本。
Resumen de: CN223066203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用的气水分离器,包括气水分离器本体,所述气水分离器本体具有与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端板贴合的贴合面,所述进口和出氢口位于所述贴合面上。本申请气水分离器是针对燃料电池发动机阳极采用内流道设计方案而专门设计的,对流口采用端面贴合法,不需要额外的流道连接,取消供氢路的胶管方案,降低了硅元素进入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风险。气水分离器与引射器流道内嵌在电堆端板内部,降低低温工况气水分离器到引射器管路降温造成冷凝量,同时让整个配气面板上的配气系统显得更紧凑。这种设计方法可以灵活的针对性地设计气水分离器,节省空间,缩短整体的流道距离,对高度集成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极为有利。
Resumen de: CN223066208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氢燃料电池叠片外壳,涉及氢燃料电池外壳技术领域,该散热性能好的氢燃料电池叠片外壳,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包括若干个叠片,所述外壳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凹槽,所述外壳主体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连接凹槽,且侧凹槽和连接凹槽均是由若干个叠片组成成型,所述连接凹槽的外部设置有散热加强组件,所述外壳主体一侧的侧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外壳主体另一侧的侧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氢燃料电池外壳多为方形密封壳体,散热性能差,长时间使用电池容易过热,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Resumen de: CN223066207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模块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空气模块包括: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在电堆上,固定结构具有固定本体,固定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高于固定本体设置;增湿器,设置在第一固定部上;中冷器,设置在第二固定部上,增湿器与中冷器可拆卸连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堆壳体上的原固定点无法兼容更换后的增湿器或者中冷器的问题。
Resumen de: CN223066195U
本公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和车辆,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电堆;电堆散热回路,包括散热器,电堆设置在电堆散热回路上;废水排放管路,与电堆相连通;换热器;电堆散热回路与废水排放管路通过换热器交换热量,其中:电堆散热回路配置成使得电堆的冷却介质的出口选择性地直接与散热器连通或者先经过换热器换热后与散热器连通。通过两级散热提高散热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散热效果,也可以节省燃料电池系统中例如为达到同样散热效果而额外增设的散热器的数量,从而实现在有限的布置空间内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散热效率的目的。
Resumen de: CN223066197U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装置及包含其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燃料电池装置包括制氢部、储氢部、燃料电池发电部、第一流量检测计、第二流量检测计、第三流量检测计和第四流量检测计,制氢部的出口分别与储氢部的进口和燃料电池发电部的进口连接并连通,储氢部的出口与燃料电池发电部的进口连接并连通;第一流量检测计设于制氢部的出口,用于检测制氢部的出口处的流量;第二流量检测计设于储氢部的进口,用于检测储氢部的进口处的流量;第三流量检测计设于储氢部的出口,用于检测储氢部的出口处的流量;第四流量检测计设于燃料电池发电部的进口,用于检测燃料电池发电部的进口处的流量。
Resumen de: CN120261625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个用于燃料电池(FC)系统的服务吹扫方法,其包括:FC系统的燃料电池控制单元(FCCU)接收吹扫启动信号;在接收到吹扫启动信号之后,FCCU获取FC系统的FC电堆的开路电压,并对开路电压的电位状态作出判定;当判定开路电压处于高电位状态时,FCCU指令在FC系统中的主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实施服务吹扫,并且当判定开路电压处于低电位状态时,FCCU指令在主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实施服务吹扫。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施该服务吹扫方法的燃料电池控制单元以及相关的燃料电池系统。利用其,在不存在影响实施吹扫操作的故障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在不受到OCV的影响的情况下对燃料电池实施吹扫操作。
Resumen de: CN12026164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锰液流电池用正极电解液,包括锰盐、添加剂和支持电解质,其中,添加剂为氯化铬、氯化镁、硫酸镍、硫酸钴、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通过在电解液中引入金属离子能够催化和增强Mn2+/MnO2电解过程,同时利用金属离子的掺杂作用,能够显著增加MnO2中的氧空位,产生更活跃的电子态,促进电荷转移动力学,进一步优化MnO2的沉积和剥离性能,从而提高了锌锰液流电池的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锌锰液流电池具有绿色无污染、成本低、安全环保等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Resumen de: CN120261604A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载量单原子、双原子多功能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先将定量的七钼酸铵、金属盐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中得到金属离子前驱体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三聚氰胺和瓜尔胶,静置后冷冻干燥、碳化、洗涤、真空干燥,得到金属单原子锚定在多孔N掺杂碳气凝胶上的双功能电催化剂。本发明单原子电催化剂表现出明显的电催化活性,尤其是Co‑SA@CA在析氢反应中,具有极低的起始电位(η0~12.5mV),非常接近商业贵金属20wt.%Pt/C(η0~6.7mV),在10mA·cm‑2电流密度下表现出较低的的过电位(η10~78.6mV)。本发明采用预交联的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极大地提高原子利用率及催化效率,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Resumen de: CN120261633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钒液电堆热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钒液电堆热管理技术领域,目的是对温度不均匀的电解液的温度进行更合理的监测,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电解液容器的加热装置设置处的电解液温度,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电解液容器中距离加热装置设置处的高度差异最大处的电解液温度;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高度差,并周期性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数值;根据高度差和监测数值确定开始加热的时间;加热过程中,根据高度差和监测数值确定关闭加热的时间。本发明具有实现更可靠的温度控制的优点。
Resumen de: CN223066206U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钒液流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堆的导流板结构,包括:保护壳;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阻隔箱、侧盖、限位板、密封垫和滑动板,侧盖与阻隔箱拆卸连接并形成具有空腔的箱体结构,阻隔箱内壁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之间留有间隔,密封垫与限位板拆卸连接,滑动板与阻隔箱弹性连接并抵触密封垫底部将两个限位板之间的间隔密封,在停止送液后,弹性伸缩杆能够推动滑动板上移与密封垫贴合实现密封,进而达到抑制返液的效果,本方案对于返液的密封效果更好,通过滑动板竖直位移的方式,滑动板与密封垫进行面接触的密封效果显然更加稳定,可拆卸的侧盖能够便于后期拆解维护。
Resumen de: CN223066193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氢燃料电池配电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上设有四组对称分布的插板,所述盒体上开设有四组对称分布的插槽,所述插板与插槽对应设置,所述插板通过插槽与盒体活动卡接,所述盒体内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盒体之间设有两组交叉分布的支架,两组所述支架的两端均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安装板内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夹块,通过所设置的安装板以及安装板上对称分布的四组夹块实现对于不同型号电池的固定,并通过所设置的支架实现对于安装板在盒体内高度的调节,不仅方便工作人员在盒体内对于电池进行拆装和维修,且在安装板与夹块作用下有效扩大该配电盒的适用范围,方便对于不同型号电池的固定。
Resumen de: CN223065352U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电堆检测装置。所述氢燃料电池电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三个滑口,三个所述滑口开设在检测台的顶部,所述检测台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所述检测台内壁的顶部靠近正面和背面的位置均安装有滑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内螺纹架,两个所述内螺纹架的顶部均安装有三个连接栓,所述连接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氢燃料电池电堆检测装置,通过该结构可以让氢燃料电池电堆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检测,并且防护柜内部通过三个分隔板分出的三个区域可以维持或者快速的达到设定的温度,在得到更加全面的检测数据同时也可以提高检测效率。
Resumen de: CN223065471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OFC电堆压缩量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器,还包括压缩支撑机构和压缩测试机构;所述压缩测试机构包括伺服电动缸和压缩杆,所述压缩杆悬设在电堆测试件的上方,且一端朝向所述电堆测试件,另一端与所述伺服电动缸连接,所述伺服电动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压缩支撑机构上;所述伺服电动缸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所述伺服电动缸带动所述压缩杆压向所述电堆测试件时,所述压缩杆与所述电堆测试件接触后,所述伺服电动缸的行程变化为所述电堆测试件的压缩量。本方案通过伺服电动缸的行程变化直接反映出电堆测试件的压缩量,使电堆压缩量的测试结果更为精确。
Resumen de: AU2023389049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oducing flat fuel cell components (6), in particular bipolar plates, from thermoplastic material with an additional component that has good electrical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wherein the flat fuel cell component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injection moulding using an injection moulding device (1) which has at least one injection unit (2) and at least one mould unit (3) with a wall surrounding a respective cavity.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flat fuel cell components is achieved in that the melted thermoplastic material with the additional component is filled as melt mass by means of the at least one injection unit (2) under pressure into the hollow space of the respective cavity (31) of the at least one mould unit (3), said hollow space corresponding unchanged to the geometry of the fuel cell component, and the heat transfer via the wall (30) is adapted to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capacity and filling speed of the melt mass in such a manner that the respective cavity (31) is completely filled with this as moulding mass (5) befor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elt mass falls below its melting temperature.
Resumen de: JP2024098213A
To provide a film that is superior in not only high-temperatur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temperature hydrolysis resistance, but also thickness uniformity and punching workability, and a reinforcement member for electrolyte membrane of a solid-state polymer fuel cell using the same.SOLU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ilm that has at least one A layer including 90 mass% or more in total of a polymer A1 of 240°C or higher in fusion point and a resin A2 of 170°C or higher in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he polymer A including 90 mol% or more of a constitutional unit derived from 4-methyl-1-pentene, wherein the mass ratio A1/A2 of the resin A2 to the polymer A1 is 95/5 to 50/50.SELECTED DRAWING: None
Resumen de: CN120261639A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系统以及热管理控制方法,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燃料电池中服务液的液位信息;根据所述液位信息判断所述燃料电池中的服务液液位是否低于最小预设阈值;当所述燃料电池中的服务液液位低于所述最小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冷却泵开启。本申请的热管理控制方法通过实时监测燃料电池中服务液的液位信息,能够及时发现服务液液位低于最小预设阈值的情况。当液位低于最小预设阈值时,控制器控制冷却泵及时开启,从而确保燃料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不会产生较大波动,避免因过热或温度波动导致燃料电池的性能衰减的情况,显著提升了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
Resumen de: CN120242885A
本发明涉及氢气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固态储氢材料的储氢装置及其制氢方法,装置包括:燃料罐,内形成有反应腔,用于设置氢化铝材料以及混合粉料;加热器,设置在燃料罐外侧;水回收组件,第一端与反应腔连通,第二端用于与燃料电池系统连通,以用于将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水回收至反应腔;排氢组件,第一端与反应腔连通,第二端用于与燃料电池系统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储氢装置,通过可在常压存储同时较低温度释氢的高比能固态储氢材料氢化铝的应用,优化燃料罐中金属氢化物热分解及与水的耦合反应过程,利用氢化铝热分解反应物单质铝与水的水解反应制氢,同时利用水解反应释放热量促使氢化铝热分解,耦合释氢,实现热量的有效利用。
Resumen de: CN12026161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交互系统及储能电站,包括液冷系统、第一换热器、氢燃料电池系统和液态空气储能系统,第一换热器用于对电池包进行冷却,液冷系统包括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连通,第一换热器用于加热流经第一换热器的冷媒。氢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第三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第三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连通,氢燃料电池系统用于为电池包供能。液态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第四进液口和第四出液口,第四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连通,第四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连通。能量交互系统能够提高储能电站的能源利用率。
Resumen de: CN120261642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空气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燃料电池系统,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其中,燃料电池空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吸附部,第一管路具有用于通入空气的第一进气口,以及用于与电堆阴极连通的第一出气口,第二管路具有用于与电堆阴极连通的第二进气口,以及与第一管路连通的第一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位于第一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之间,用于将电堆阴极中的尾气通入至第一管路;吸附部设于第二管路,用于吸附尾气中的氮气,以提高尾气中的氧气浓度。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管路与吸附部,从而对尾气进行脱氮,以得到高氧浓度混合气体,并将该气体重新通入到第一管道中,从而在提高电堆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能耗。
Resumen de: CN120261623A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氢燃料混合动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氢燃料电池系统和氢气发动机系统结合到一起,氢燃料电池系统中的供氧子系统的空气滤清器依次连接空压机、第一涡流管,第一涡流管的热流出口通过管道与氢气发动机系统连接;第一涡流管的冷流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雾化器、电堆的冷却入口,电堆的冷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电堆的阴极入口,电堆的阴极出口通过管道与氢气发动机系统连接。通过将两种动力系统结合到一起,构成氢燃料混合动力系统,既为无人机提供了较强的飞行动力和较长的续航时间,同时也为无人机中的电气设备提供电能,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无需通过冗长的能量转化链路,有效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Resumen de: WO2024150467A1
Provided is a soli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comprising: a solid electrolyte which has a first main surface and a second main surface that is opposite from the first main surface; a first electrode which has a third main surface and a fourth main surface that is opposite from the third main surface and which is provided such that the third main surface faces the first main surface; a first current collector which has a fifth main surface and a sixth main surface that is opposite from the fifth main surface and which is provided such that the fifth main surface faces the fourth main surface; and a first interconnector which has a seventh main surface and which is provided such that the seventh main surface faces the sixth main surface, wherein the seventh main surface of the first interconnector is a flat surface, the first current collector includes a first porous metal body that has a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fifth main surface has a plurality of first through-holes that are formed so as to extend along a first direction from the fifth main surface to the sixth main surface.
Resumen de: US2024178502A1
Embodiments described herein relate to electrochemical cell assemblies with structural members for application of compressive force. In some aspects,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assembly can include a plurality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arranged in a stack, a first planar sheet in contact with a first side of the stack, a second planar sheet in contact with a second side of the stack, a first structural member in compressive contact with the first planar sheet, and a second structural member in compressive contact with the second planar sheet, wherein the compressive contact between the first structural member and the first planar sheet and the compressive contact between the second structural member and the second planar sheet collectively provide structural rigidity to the electrochemical cell assembly.
Resumen de: CN120261611A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复合极板单电池,包括第一复合极板、第一密封胶、膜电极、第二复合极板、第二密封胶和第三密封胶;所述膜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复合极板与所述第二复合极板之间,且所述膜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复合极板、所述第二复合极板抵接设置;所述第一密封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复合极板与所述膜电极之间,所述第二密封胶设置于所述第二复合极板与所述膜电极之间,所述第三密封胶围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复合极板远离所述膜电极一侧面的边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堆。本申请的复合极板单电池厚度薄、体积小,使用范围、场景更广,全周期使用成本更低,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由该单电池制得的电堆的体积也相应减小,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极板电堆的缺点。
Nº publicación: CN120261621A 04/07/2025
Solicitante: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261621A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氢系统及新能源汽车。该系统包括:液氢模块和气氢模块用于分别为增压模块提供第一增压处理后的氢气和高压氢气;回收模块的第一侧与液氢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液氢模块排出的回收气氢,并得到增压后的回收气氢;回收模块的第二侧与气氢模块连接,用于将增压后的回收气氢传输至气氢模块;增压模块用于对第一增压处理后的氢气以及高压氢气进行第二增压处理和第三增压处理,得到增压后的目标氢气;缓冲模块用于将增压后的目标氢气供应至发动机模块。采用本供氢系统能够在液氢低存储压力条件下,有效维持液氢供氢压力,保证燃料电池稳定运行,同时对液氢系统蒸发氢气进行回收,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而保障车辆的动力和续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