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223578449U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电叶片紧固装置,涉及风力发电设备领域,包括设置于轮毂上的若干个叶片主体,所述叶片主体的根部连接有紧固基座,所述轮毂上开设有若干个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内部固定有定位柱,所述紧固基座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紧固基座通过通孔由上至下套设在定位柱外部,并使得紧固基座插入到装配槽内部。本申请通过紧固基座与装配槽、定位柱的配合方式,以及紧固结构的便捷操作,显著简化了安装流程。在大规模风电场建设中,能够有效加快工程进度,通过多种稳定结构协同作用,使应力分布更均匀,减少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的松动风险,确保叶片在复杂工况下始终保持稳定连接,保障了风力发电系统的持续高效运行。
Resumen de: CN223578122U
本实用新型属于偏航制动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偏航制动器安装的定位支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制动盘,所述制动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圈轴承,所述外圈轴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内圈轴承,所述内圈轴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机舱板,所述机舱板的底部设置有上限定组件,所述上限定组件包括插接在机舱板内部的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栓插接在机舱板的内部后,此时通过螺母和滑动板对制动钳本体的位置进行初步的控制,之后再将十字块滑动在十字槽的内部并使得凸块卡接在卡槽的内部,此时对制动钳本体的底部进行支撑,进而对制动钳本体的位置进行精准的控制,以便于制动钳本体对制动盘进行制动。
Resumen de: WO2024208403A1
A method and a device (10) are provided for curing a bond joint in a wind turbine blad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device (10) comprises a mobile frame (20), a root cap (30) configured to be coupled to a root end of a wind turbine blade (6) that is being manufactured, a seal (50) provided on the root cap (30), a hot air duct (41) passing through the root cap (30) and arranged to blow hot air into a blade cavity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6), and a return duct (43) passing through the root cap (3) and arranged to receive a return flow of air from the blade cavity. The method comprises mechanically coupling the root cap (30) to the root end, inflating an inflatable seal (50), and blowing hot air through into the blade cavity.
Resumen de: WO2024175163A1
A method of retrofitting wind turbine blades (26a, 26b, 26c) on a wind turbine (10) is disclosed. The wind turbine blades (26a, 26b, 26c) each include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An inner blade section (36a, 36b, 36c) is coupled to the rotor hub (24). An outer blade section (38a, 38b, 38c) is coupled to the inner blade section (36a, 36b, 36c) at an interface bracket (34a, 34b, 34c). A blade (26a, 26b, 26c) is selected. For the selected blade (26a, 26b, 26c), the method includes (i) coupling a lifting tool (42, 62, 72) to the interface bracket (34a, 34b, 34c). The lifting tool (42, 62, 72) includes a hoist (50) and a lifting cable (52, 66, 88) operatively coupled to the hoist (50). The method further includes (ii) coupling the lifting cable (52, 66, 88) to the outer blade section (38a, 38b, 38c), iii) disconnecting the outer blade section (38a, 38b, 38c) from the inner blade section (36a, 36b, 36c) so that the inner blade section (36a, 36b, 36c) remains coupled to the rotor hub (24) and the outer blade section (38a, 38b, 38c) is supported by the lifting tool (42, 62, 72), and iv) using the lifting tool (42, 62, 72), lowering the outer blade section (38a, 38b, 38c) to a support surface adjacent the wind turbine (10).
Resumen de: CN120990813A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浮筒联动式浮式风机稳定基础结构,包括浮筒,两个风力发电机分别安装在两个浮筒上端,三个支座分别套设在三个浮筒上端并与浮筒连接固定,筒体一端与支座连接固定,筒体内远离倾斜孔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塞,倾斜孔内安插有柱杆,柱杆一端延伸至筒体内并与第一活塞连接固定,筒体远离支座的一面安装有数字负压压力表,吹气件与筒体相连接用于清理柱杆处于筒体外侧部位上附着物,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避免了应变片随张紧器变形反复拉伸导致的机械疲劳损坏,又省去了封装层拆解更换的复杂操作,大幅减少传感部件的更换频率,降低维护工时与耗材成本。
Resumen de: CN120990823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风场风力发电机组健康状态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智慧风场多源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集传动链、结构部件及环境工况等多源运行数据并进行时间基准统一;对原始数据执行降噪、标定、补偿及时间窗分割形成预处理数据集;在多域提取并对齐特征构建融合特征表示;基于历史正常样本及工况变量建立健康基线模型生成自适应报警阈值;输入健康判别模型得到异常度指标并按触发条件生成预警事件;综合融合特征、健康基线与判别结果计算健康指数并输出预警信息,实现全生命周期、全工况的精准检测与风险预警。
Resumen de: CN120990811A
本申请涉及风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格构式塔架及其制作方法、风力发电装置。格构式塔架包括多个桩体及多个腹杆。多个桩体环绕预设方向设置,多个桩体的一端连接在基座上,多个桩体的另一端远离基座设置。桩体包括依次拼接在一起的多个子桩,子桩包括中空的管体,位于管体内、且依附在管体内壁上的混凝土结构,桩体还包括依次穿过多个子桩的预应力结构。每个腹杆连接在相邻两个桩体之间。本申请提供的格构式塔架及其制作方法、风力发电装置,能够有利于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Resumen de: CN120990816A
本发明涉及运维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测山区风力发电设备的运维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传感器单元与存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山区环境温度、风力发电设备运行温度;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风力发电设备及山区环境的各项数据;运行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力发电设备及山区环境的各项数据获取风力发电设备温度提升速率;预警触发模块,根据获取的风力发电设备温度提升速率,触发老化预警,提示检修人员对风力发电设备进行相对应的检修。通过获取温度平滑值,根据温度平滑值进而计算温度提升速率,有效过滤了高负载时段的温度波动干扰,放大了低负载时设备老化引发的细微温升信号。
Resumen de: CN120990830A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风电叶片的限流型防雷装置,包括连接导线,连接导线上固接有若干组避雷针单元,相邻两个避雷针单元之间于连接导线上均设有雷电流限流组件。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风电叶片的限流型防雷方法。本发明公开的用于风电叶片的限流型防雷装置及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金属块接闪雷电概率低且无法降低雷电流强度,导致叶片雷击损伤程度严重的问题,提升了接闪效率并降低了终端雷电强度。
Resumen de: CN120990799A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控制与同步机频率协同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变桨对并网MW同步机频率控制优化方法,通过采集风速湍流强度、桨距角位置及电网PMU装置的频率偏差、转子惯量等多源数据,采用小波包分解与滑动平均滤波分别消除高频噪声和短时波动干扰,利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对齐数据采样率生成时标统一的多源数据集,通过相位超前校正算法预判桨距角调整的反作用力生成前馈补偿指令,结合动态贝叶斯网络预测不同扰动下的调整路径,利用增量式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动态优化气动转矩‑频率响应耦合系数,并通过相似度匹配算法形成数据驱动与闭环反馈的协同优化体系,提升低频穿越工况下的频率恢复效率与功角稳定性。
Resumen de: CN120990827A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机机舱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风机机舱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卫星信号、气象数据、惯性测量动态数据;根据所述卫星信号,通过实时动态差分算法得到实时动态差分坐标数据,根据所述气象数据得到气象误差校准数据;根据所述实时动态差分坐标数据、气象误差校准数据、惯性测量动态数据得到风机机舱位置姿态数据。本发明可以在减少传感器数量的同时实现准确实时监测。
Resumen de: CN120990825A
本申请提出一种风电机组叶片覆冰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获取风电机组的外部环境温度,根据外部环境温度判断风电机组是否具备覆冰条件;响应于风电机组具备覆冰条件,获取风电机组叶片的声音信号,对声音信号执行小波变换,得到小波系数。根据小波系数确定风电机组叶片是否覆冰。通过对风电机组的外部环境温度进行判断,确定是否具备覆冰条件,避免因局部微气候产生的误判。在风电机组具备覆冰条件的基础上,获取风电机组叶片的声音信号,通过对拾音信号执行小波变换,提取小波系数。通过对小波系数的时频域分析输出覆冰判断结果,为及时启动除冰操作提供依据,减少覆冰对风电机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
Resumen de: CN120990809A
本发明涉及风机叶片吊装工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复杂地形下大型风机叶片模块化吊装就位施工方法,包括S1施工准备阶段、S2吊装实施阶段和S3验收与退场阶段,该方法在技术层面:解决行业痛点,提升技术适配性,有效攻克复杂环境下叶片调整就位难题:通过模块化吊具设计与优化,结合吊装方案的针对性研究,解决了传统工艺中风机叶片调整困难的问题,实现了复杂地形下叶片的快速安全就位,同时确保吊装工艺技术符合设计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满足工艺质量控制要求,填补了复杂环境下大型风机叶片吊装技术的适配空白。
Resumen de: CN223578119U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电塔筒损伤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风电塔筒损伤检测方法存在检查效率低和准确性低的问题。本申请包括磁吸小车、可移动检测箱和用户终端,磁吸小车带动滑轨检测环及可移动检测箱上下移动,进行风电塔筒上下不同角度的扫描检测,可移动检测箱沿着滑轨检测环中的滑动轨道进行左右移动,实现风电塔筒水平方向的全覆盖扫描;用户终端控制磁吸小车的移动速度、移动距离及可移动检测箱的移动及伸缩动作;本装置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准确性高和覆盖面广的优点,可实现360度全方位扫描,以及对风电塔筒焊缝、腐蚀及裂纹的高效检测和精准评估;实时检测风电塔筒的健康状况,对风电塔筒的损伤识别精度高,且人工干预少,运维成本低。
Resumen de: CN12099083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的修复系统,涉及风电设备维护技术领域,风电叶片的修复系统包括修复执行机构、容器和运输机构,修复执行机构设有打磨头、填料喷头和热压固化组件;打磨头用于打磨叶片结构上的损伤区域;填料喷头用于向打磨后的损伤区域喷涂修复材料;热压固化组件用于向位于损伤区域的修复材料加热加压;容器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组,容器用于存放修复材料;运输机构的第一端与修复执行机构连接,运输机构的第二端与风力发电机组连接;运输机构的第一端用于相对于风力发电机组移动,以将修复执行机构运输至损伤区域;运输机构的内部设有运输管路,填料喷头通过运输管路与容器连通;运输机构还用于通过运输管路将修复材料运输至填料喷头。
Resumen de: CN120990818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桨轴承状态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变桨轴承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风速预测装置计算每个变桨轴承在每个预测时间段内的受风强度系数并标记对应的预测时间段;状态预测装置根据历史运行数据以及受风强度系数对每个预测时间段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状态数据集;构建风场规划总健康函数,通过迭代算法生成全局最优保养路径。采用上述方法,能够量化风速的非线性影响,使系统能实时预判风险。迭代算法生成全局最优保养路径,以使风场规划总健康函数得到最优解,实现轴承寿命的经济最大化延伸。
Resumen de: CN120990824A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叶片更换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统计风电场的历史风资源数据;其中,所述风电场内安装有多个风机;根据所述历史风资源数据,从所述多个风机中选择特定风机;根据所述特定风机的参数以及待更换的目标叶片的参数,模拟所述特定风机的叶片更换为所述目标叶片后的载荷复核;根据所述模拟的载荷复核,判断所述特定风机的叶片是否能够更换为所述目标叶片。以此方式,可基于风资源数据初步筛选可能适合更换叶片的风机,而后通过载荷复核再次确认风机是否适合更换叶片,确保叶片的更换安全且有效。
Resumen de: CN120990814A
一种风电减速器输出结构,涉及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变桨减速器技术领域,其通过油封下置式布局以有效降低油封维护成本,并采用分体式壳体以实现内齿圈与轴承滚道的模块化更换,同时优化轴承组件的轴向预紧机制以适应分体结构。所述风电减速器输出结构中,行星传动部件主要由卡簧,行星轮,轴承,行星架,球顶,定位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太阳轮构成;下机体部件主要由齿圈,轴承挡板,第一圆柱滚子轴承,下机体,O型密封圈,第二圆柱滚子轴承,油封座,螺栓,放油螺塞,开式齿轮,第三挡板,第四挡板,第五挡板,第六挡板,防锈挡板,油封,非标轴承内圈,花键轴,以及圆螺母构成。
Resumen de: CN223578111U
本实用新型属于塔筒加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塔筒加固装置,包括:安装组件、两个第一加固组件和两个第二加固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用于包围布置在塔筒的外表面;两个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均连接在安装组件的外表面上用于对安装组件进行连接加固,两个所述第二加固组件连接在安装组件的外表面上,且所述第二加固组件分别与对应的一个第一加固组件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加固组件之间拉紧加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塔筒外部施加外力,保持塔筒处于中心保持稳定,提高了塔筒的稳定性。
Resumen de: CN223578800U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与偏航齿圈油脂清理与涂抹的工具,属于机械设备润滑技术领域,主要由注油器主体、刮油器主体、供油分配器、润滑油注射泵、润滑油进样器、脚踏组成;注油器主体由握把、注油凹槽、三通及单通输油管道、限位板及限位板上的出气孔组成,刮油器主体由贴合齿轮的齿轮样刮板和握把组成;注油器主体与供油分配器、注射泵、进样器、脚踏之间用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调节和维护。润滑效率高、安装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可更换不同齿圈的齿模,以应对不同机型齿圈油脂维护,适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齿轮润滑。
Resumen de: CN223578114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塔架结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固定盘、固定螺栓、安装杆和稳固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底盘上,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三个,支撑杆三个为一组,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多组,所述固定盘设置在支撑杆的两端,所述固定螺栓可拆卸安装在固定盘上,所述安装杆连接在支撑杆之间,所述稳固杆交叉连接在支撑杆之间,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风动组件,所述风动组件包括顶板、支撑座和安装架,所述顶板可拆卸设置在支撑杆的上方,所述支撑座设置在顶板上,所述安装架连接在支撑座的两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发电塔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灵活的固定机制的技术问题。
Resumen de: CN223578110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钢混塔架支撑装置,包括地台,所述地台上均匀安装有多组预埋螺栓,所述地台上方设置有塔筒,且所述塔筒底端固定有安装座。通过设置支撑组件、限位组件和固定组件,能够在安装塔筒时支撑组件通过限位组件固定在塔筒外侧,方便在底端与塔筒进行限位固定,固定完成后工作人员拨动固定组件内的连杆,连杆沿其中一组支撑轴转动,使卡箍架与塔筒相抵,并且由于另一组支撑轴的存在能够使卡箍架与塔筒贴合,贴合完成后工作人员使用连接丝杆通过固定螺母将两组卡箍架连接固定,从而在上方对塔筒进行限位固定,能够保证安装过程中塔筒的稳定性,避免其产生晃动。
Resumen de: CN223578124U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桨轴承和风力发电组件。变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和滚子组件;滚子组件包括双排轴向滚子和径向滚子,双排轴向滚子包括沿轴承轴向排列的两圈圆锥滚子,两圈圆锥滚子分别滚动设置于外圈和内圈围合的两个轴向滚道内,轴向滚道设置为锥形滚道;径向滚子于轴承轴向上位于双排轴向滚子之间,滚动地设置于外圈和内圈围合的径向滚道内。本申请提供的变桨轴承,其径向滚子承载施加在轴承轴向上的负载,两圈轴向滚子均为圆锥滚子,能够将弯矩载荷分解为轴承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上的负载,在轴承尺寸不变的基础上,相比于其他滚子结构的轴承,能够更分散更均匀地承载叶片转动而引起的弯矩载荷以及叶片重量等负载,提升了承载力。
Resumen de: CN120990819A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源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海上风电机组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通过振动传感器获取来自风电机组至少一个部件的振动信号;应用同步压缩小波变换对振动信号进行时频转换以获取振动信号的时频表示;在重构误差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振动信号存在异常事件;获取异常事件对应的部件的位置;根据部件的位置启动图像传感器及声学传感器,并根据图像传感器及声学传感器获取部件的图像信号及声音信号;根据DS证据理论、振动信号、图像信号及声音信号以获取故障类型的置信度;根据最大置信分配原则判定部件的故障类型,能够通过同步压缩小波变换(SST)实现高分辨率时频分析,结合自编码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提升故障特征辨识度。
Nº publicación: CN120991480A 21/11/2025
Solicitante:
湖北绿冷高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991480A
本发明属于清洁能源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碳单元式多联多供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发电装置、电连接所述发电装置的直流转交流变换器、第一卡诺循环装置、第二卡诺循环装置以及多供系统,所述发电装置为光伏发电装置和/或风力发电装置。本发明可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电动车充电、空调用能、生活热水供应、纯净水供应、家庭或工业加热与烘干的多个要求,联供运行模式可高达51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