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erio de Industria, Turismo y Comercio LogoMinisterior
 

Piles de combustible

Resultados 496 resultados
LastUpdate Última actualización 04/11/2025 [06:48:00]
pdfxls
Solicitudes publicadas en los últimos 15 días / Applications published in the last 15 days
Resultados 1 a 25 de 496 nextPage  

用于燃料电池的空压机以及燃料电池

NºPublicación:  CN223498208U 31/10/2025
Solicitante: 
蜂巢蔚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CN_223498208_U

Resumen de: CN223498208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空压机以及燃料电池,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空压机包括:空压机壳体限定出安装腔,空压机壳体具有轴承安装壁,轴承安装壁安装有空气轴承,定子部设于安装腔内,转子部安装于空气轴承以使转子部可转动地设于空压机壳体,空气轴承与转子部间形成有气体流动间隙,轴承安装壁内形成有第一排气流道,第一排气流道连通气体流动间隙和空压机外部,以使冷却空气轴承的气体通过第一排气流道排出空压机。由此,能够将第一排气流道与定子部的端壁间隔开,以避免经过空气轴承的冷却气体流经定子部的端壁,从而避免与空气轴承换热后的冷却气体对定子部进行二次加热,能够减小电机过热风险。

一种协同调控全钒液流电池活性及稳定性的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916A 31/10/2025
Solicitante: 
辽宁大学
CN_120878916_PA

Resumen de: CN120878916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协同调控全钒液流电池活性及稳定性的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应用,电解液添加剂为有机氨基酸类化合物和无机磷酸盐的复合添加剂,其中有机氨基酸化合物为天冬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中的一种,无机磷酸盐为磷酸盐、磷酸二氢盐、磷酸氢二盐、多聚磷酸盐和焦磷酸盐中的一种或者二种及以上,无机磷酸盐的阳离子为钾、钠、铵盐中的一种或二种及以上。将本发明复合添加剂作为电解液添加剂添加在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中,能够有效抑制钒电解液在高温情况下产生沉淀,避免电池运行过程中的容量衰减,实现电池的稳定运行。本发明制备工艺操作简单、节能环保、成本低,还可以实现电解液在电池中的稳定运行。

一种含钨/铋复合添加剂的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及其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915A 31/10/2025
Solicitante: 
辽宁大学
CN_120878915_PA

Resumen de: CN120878915A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钨/铋复合添加剂的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及其应用,在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中添加含有钨和铋的复合添加剂,其中含钨的化合物为氧化钨、硫化钨或磷钨酸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含铋的化合物为氯化铋、磷酸铋或硫酸铋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钨/铋复合添加剂作为电解液添加剂,能够有效抑制钒电池电解液在高温情况下产生沉淀,避免电池运行过程中的容量衰减,实现电池的稳定运行。本发明制备工艺操作简单、节能环保、成本低,还可以实现电解液在电池中的稳定运行。

一种氢燃料电池多堆集中式空气供给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90A 31/10/2025
Solicitante: 
同济大学
CN_120878890_PA

Resumen de: CN120878890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多堆集中式空气供给系统,包括:空气过滤器、设置所述空气过滤器一侧的空气流量温度计、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量温度计一侧的空气压缩机、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机一侧的中冷器、设置于所述中冷器一侧的电控三通阀;空气流经集中式空气供给系统包括多种路径,所述路径包括第一路径、第二路径以及第三路径;其中,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空气过滤器、设置所述空气过滤器一侧的空气流量温度计、设置于所述空气流量温度计一侧的空气压缩机、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机一侧的中冷器、设置于所述中冷器一侧的电控三通阀以及消音器。根据本发明,满足各个燃料电池堆工作条件独立调节要求,同时增强系统灵活性、并降低系统复杂程度。

一种燃料电池堆冷启动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车辆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94A 31/10/2025
Solicitante: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878894_PA

Resumen de: CN120878894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堆冷启动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车辆,具体的,在进入冷启动模式时,控制空气压缩机运行,利用其振动与光热涂层协同作用,加速储冰容器中冰的融化;打开第一开关,使融水流入换热器,触发放热材料发生水合反应并释放热量;同时通过第二开关导通冷却液加热路径,使冷却液流经换热器吸收热量后进入燃料电池堆进行预热。该方法无需外部加热,实现热量的原位生成与高效传递,显著缩短升温时间,具有节能、可靠、控制简便的优点。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集群协同运行优化方法及装置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98A 31/10/2025
Solicitante: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浦江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CN_120878898_PA

Resumen de: CN120878898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集群协同运行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以燃料电池系统集群整体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构建燃料电池系统间功率自适应分配模型,以确定集群内部每套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分配;根据各套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分配值与其当前最小输出电功率和最大输出电功率,分别确定各套燃料电池系统内部电池堆的启/停策略;分别计算各电池堆的工作衰减系数,以确定每套燃料电池系统内部各电池堆的启/停顺序;结合所述启/停策略与启/停顺序,分别调节各对应燃料电池系统内部各电池堆的运行输出功率,以满足其对应燃料电池系统所需输出的目标功率。本发明能够实现集群运行效率最优。

基于外加电场抑制离子迁移的液流电池系统及其抑制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92A 31/10/2025
Solicitante: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CN_120878892_PA

Resumen de: CN120878892A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外加电场抑制离子迁移的液流电池系统及其抑制方法,应用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第一辅助电极设置在负极循环管路靠近负极室的位置,第一辅助电极采用正极材料,第一辅助电极连接直流电源装置的正极端,施加第一反向电场抑制负极电解液中跨膜离子迁移;第二辅助电极设置在正极循环管路靠近正极室的位置,第二辅助电极采用负极材料,第二辅助电极连接直流电源装置的负极端,施加第二反向电场抑制正极电解液中跨膜离子迁移,在不影响主反应的前提下,通过外加电场来抑制跨膜离子迁移,实现降低全钒液流电池中钒离子交叉迁移速率,降低液流电池系统的容量衰减。

氢燃料电池多变量协调容错控制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904A 31/10/2025
Solicitante: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CN_120878904_PA

Resumen de: CN120878904A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多变量协调容错控制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包括实时获取氢气流量、占空比、电压误差及温度、气体分压等状态信息;接着构建基学习器的动作与状态空间,并设计包含控制误差惩罚和燃料利用率约束的奖励函数;然后利用强化学习算法训练基学习器,生成初始策略网络;再基于温度和气体分压构建元学习器状态空间,通过评估和训练初始策略网络得到目标策略网络;最后应用其目标策略网络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实时控制。本发明可有效协调多变量并具备容错能力,提升系统性能与稳定性。

一种隔膜的改性方法及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75A 31/10/2025
Solicitante: 
中南大学
CN_120878875_PA

Resumen de: CN120878875A

本发明属于隔膜改性领域,公开了一种隔膜的改性方法,将待改性的隔膜浸泡于有机酸溶液中使隔膜溶胀形成纳米级物质传输通道;然后将溶胀后的隔膜置于交换溶液中浸泡置换其中残留的有机酸,得到改性隔膜。并公开了该改性隔膜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相比于传统的成孔型隔膜疏松法,本发明通过有机酸溶胀隔膜使隔膜溶胀形成尺寸更小的纳米级物质传输通道,既能高效传导质子,又能通过尺寸效应阻隔钒离子,实现高效的物质选择性透过。

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其燃料电池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77A 31/10/2025
Solicitante: 
清研易氢能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CN_120878877_PA

Resumen de: CN120878877A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其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双极板包括阴极板;阳极板,与阴极板相叠设置;导流结构,夹设于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第一导流件与阳极板连接,第二导流件与阴极板连接,第一导流件和/或第二导流件为可拆卸设置;其中,第一导流件在燃料电池双极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导流件在燃料电池双极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合。由于第一导流件与阳极板连接,第二导流件与阴极板连接,且二者在燃料电池双极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合,这种设计方式使得可以根据实际运行需求,方便地拆卸或安装相应的导流件,从而改变通道的空间布局。利用可拆卸导流件设计,优化燃料电池内部的流体分配,满足多样化的工况需求。

一种基于负热膨胀钙钛矿的复合空气极材料以及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电池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61A 31/10/2025
Solicitante: 
南京工业大学
CN_120878861_A

Resumen de: CN120878861A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uddlesden‑Popper负热膨胀钙钛矿的复合空气极材料的制备以及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电池。通过固相法制备出具有负热膨胀系数的Ca2MnO4材料,并通过物理混合方法将不同比例的BaCo0.4Fe0.4Zr0.1Y0.1O3‑δ(BCFZY)与Ca2MnO4粉体进行有效复合用于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电池空气极,进行了详细的相结构、热膨胀行为、电化学性能分析。相比较传统材料BCFZY,该类复合空气极材料具有显著提高的氧析出/氧还原反应(OER/ORR)活性和热机械相容性。此方法制备的钙钛矿基复合空气极材料在保留了其主体材料的高电化学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其与质子导体电解质的热机械相容性。

一种高功率密度液流电池热管理方法及装置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86A 31/10/2025
Solicitante: 
海储测试(大连)有限公司
CN_120878886_PA

Resumen de: CN12087888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密度液流电池热管理方法及装置,其中热管理装置包括设置于液流电池功率箱的第一级散热模块、输送与分配箱及设置于输送与分配箱的第二级散热模块,通过设置输送与分配箱将电解液供液管路、电解液一级分配系统及冷却液供液管路等结构从功率箱、容量箱中独立出来,降低了功率箱、容量箱内部管路排布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便于对功率箱、容量箱进行热管理及检修维护;热管理方法通过预测液流电池的未来时段产热计算实时散热需求,并通过实时散热需求与热管理装置中两级散热模块散热量的对比动态调整两级散热模块的出力,使散热模块出力精准化、最小化,提高散热效率、控温精准度的同时降低散热成本。

一种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模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87A 31/10/2025
Solicitante: 
华南理工大学
CN_120878887_PA

Resumen de: CN12087888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模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该系统,包括储水罐、热回收蒸汽发生器、燃料预热器、第一智能温控装置、第二智能温控装置、第一空气泵、第二空气泵、第一空气预热器、第二空气预热器、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循环风机。本发明聚焦于系统的双模式兼容性设计,通过在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燃料/空气电极入口部署智能温控装置实现入口温度动态补偿,采用并联供气方案实现双空气泵的智能切换;还创新地将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有效集成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中,利用金属氢化物的低储氢压力和高储热能力提高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

一种二氧化硅碳管膜电极及其构筑方法和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59A 31/10/2025
Solicitante: 
中南大学
CN_120878859_PA

Resumen de: CN12087885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碳管膜电极及其构筑方法和应用。该膜电极的构筑过程为:将碳基金属催化剂或碳基金属催化剂和二氧化硅碳管的混合物分散于水中,再依次加入有机溶剂和粘结剂溶液,得催化剂墨水;将催化剂墨水喷涂于碳纸上,于保护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气体扩散电极,若前述中未添加二氧化硅碳管,则需将二氧化硅碳管‑有机溶剂溶液喷涂于催化剂层表面。该电极利用二氧化硅碳管改性,一方面构筑了膜‑催化剂‑二氧化硅碳管长程有序质子传输通道,另一方面还调节膜电极组件内的PA分布,抑制PA损失,改善电极的综合性能。将其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可有效解决电池在高温条件下稳定性差、活性低以及催化剂易失活等问题。

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879748A 31/10/2025
Solicitante: 
山东国创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CN_120879748_PA

Resumen de: CN12087974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发电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的电堆模块、DCAC模块、DCDC模块、燃料电池辅助系统;电堆模块、DCAC模块和并网电路依次连接形成第一线路,并网电路、DCAC模块、DCDC模块和燃料电池辅助系统依次连接形成第二线路,电堆模块、DCAC模块、DCDC模块和燃料电池辅助系统依次连接形成第三线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堆单元电能输出,还用于控制DCAC模块在整流模式和逆变模式之间切换,以切换第二线路和第三线路对燃料电池辅助系统进行不间断供电,其中,DCDC模块位于DCAC模块所在母线的分支母线上。能够提升系统效率,减低功率等级,简化系统架构,增加动态响应能力,且具有高压供电和低压供电能力。

一种基于碳纤维/热塑性导电纤维混合毡的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80A 31/10/2025
Solicitante: 
北京理工大学鲁南研究院
CN_120878880_PA

Resumen de: CN120878880A

本发明属于氢燃料电池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碳纤维/热塑性导电纤维混合毡的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双极板由导电碳纤维和热塑性导电纤维混合针刺毡通过热压成型制备,其中碳纤维的质量比78~82 wt%,热塑性导电纤维的质量占比18~22 wt%。具体方法为将热塑性导电树脂纤维和碳纤维混合,通过针刺毡工艺制成毡,再热压成双极板。针刺毡技术通过纤维三维交织形成均匀多孔结构,更易实现纤维均匀分布,增强材料各向同性,可能提升双极板的导电均匀性和气体扩散效率。在高温下树脂熔融,与碳纤维结合更紧密,减少界面电阻。产品加工成型快,具备可重塑、可回收的特性,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燃料电池及制作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84A 31/10/2025
Solicitante: 
山东国创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CN_120878884_PA

Resumen de: CN120878884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及制作方法。阴极板向阳极板侧凸设有第一凸台,阳极板向阴极板侧凸设有第二凸台,第一凸台的第一端面与第二凸台的第二端面正对,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均分布有多个凹槽;阴极密封件布设于第一端面,阴极密封件填充第一端面的全部凹槽,阳极密封件布设于第二端面,阳极密封件填充第二端面的全部凹槽。由于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的凸出设计,两者不易在挤压作用力下发生形变,能够保持对膜电极的夹紧。通过于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形成的凹槽,能够增加极板与密封件间的接触面积,密封件与极板间产生锚定效应,使得密封件不易与极板发生脱离,提高了连接强度。

用于氢能源飞行器的液氢储罐

NºPublicación:  CN120868342A 31/10/2025
Solicitante: 
陕西同尘和光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868342_PA

Resumen de: CN120868342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氢能源飞行器的液氢储罐,包括第一罐体、第二罐体、滑动导向部、滑动缓冲部和滑动限位部;第二罐体套设在第一罐体内,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之间设有真空层,第二罐体的一端外壁固定有支撑轴,第二罐体的另一端连通有支撑颈管;滑动导向部有两组,设置在第一罐体内,且位于第二罐体的两侧,两组滑动导向部分别对应与支撑轴和支撑颈管滑动连接;滑动缓冲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延长杆、滑动件和弹性抵接组件;滑动限位部设置在所述柱形腔和滑动件之间;本发明在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之间增加了滑动缓冲部,在减小液氢晃动的同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积和延长传热路径来降低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之间的热量传递。

一种燃料电池快速活化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93A 31/10/2025
Solicitante: 
氢质氢离(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878893_PA

Resumen de: CN120878893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料电池快速活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均通入高湿度氮气进行吹扫;S2、活化工序,包括S21和S22:S21、按照四个从低到高的活化电流的顺序依次在运行电堆进行四次活化,每次活化操作包括三次“缺气‑恢复”循环和一次手动停止电堆测试台操作;S22、重启电堆测试台,拉载至第四个活化电流,按照第四个活化电流的标准工况运行一段时间,判断平均单片电压波动是否≤5mV,若是,则执行步骤S3;S3、活化工序完成后,阳极、阴极通入干氮气吹扫。本发明在保证活化效果的前提下,缩短了电堆活化时间,降低活化操作的繁琐性和能耗,提高了燃料电池规模化生产效率。

一种面向燃料电池的多能流三维能量拓扑网络计算方法及工具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903A 31/10/2025
Solicitante: 
大连海事大学
CN_120878903_PA

Resumen de: CN120878903A

本发明一种面向燃料电池的多能流三维能量拓扑网络计算方法及工具系统,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单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沿气体流动方向在二维平面上划分为N×N个等面积的段,得到N2个节点;根据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以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化学特性,为每个节点构建电化学模型、气体传输模型和热流传递模型;在每一个节点上,集成构建电化学模型、气体传输模型与热流传导模型,依据能流传输网络实现对每个节点局部物理场的精确计算,反映每个节点不同工况下不同能量流动与耦合行为;构建关键多物理变量的综合响应系数CRC,定量表征电流密度、温度梯度分布及燃料利用率的协同响应特性,反映燃料电池的耦合条件和性能。

一种嵌入式一体化石墨基双极板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78A 31/10/2025
Solicitante: 
宁波信远炭材料有限公司
CN_120878878_PA

Resumen de: CN12087887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一体化石墨基双极板,包括由天然石墨与树脂融合复合形成的基板,热熔材质的围框复合于所述基板的两侧工作面,使所述基板嵌设在所述热熔材质的围框内,形成所述热熔材质围框包覆在所述基板周向的一体式结构,基板形成工作区域以及非工作区域的区分,工作区域内为电池电化学反应空间,非工作区域则是被围框包覆,一方面形成一体式无分层的结构,一方面形成无隙的结合,杜绝泄漏;另一方面形成绝缘框,阻止了漏电、电化学副反应等现象,并且仅基板采用石墨与树脂混合的材质,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天然石墨基双极板制造成本。

一种基于紫外光固化过程制备超薄YSZ电解质的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910A 31/10/2025
Solicitante: 
南京工业大学
CN_120878910_PA

Resumen de: CN120878910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紫外光固化过程制备超薄YSZ电解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体、树脂、分散剂和光引发剂混合制得电解质浆料;步骤2,将电极支撑体浸渍于步骤1所得电解质浆料中,取出,置于紫外光下固化,烧结,即得。采用光固化陶瓷浆料作为主要原料,利用树脂的分散剂体系具有较低的比表面能的特性,解决液相法应用于多孔电极支撑的超薄电解质制备中的难题。同时采用低表面粗糙度的电极材料作为负载,通过浸渍提拉后烧结得到平滑完整超薄电解质。本发明借助较低的技术难度与成本制备超薄电解质以降低电池系统的欧姆阻抗,解决电解池系统在中低温工作中性能急剧衰减的问题,增强电池的工作效率,降低其运行成本。

一种氢燃料电池进气系统用滤清器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95A 31/10/2025
Solicitante: 
南通市江南过滤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878895_PA

Resumen de: CN120878895A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氢燃料电池进气系统用滤清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进气腔室壳、通气孔、滤芯、备用滤筒、备用滤芯、封堵盖和升降活塞,本发明通过设置备用滤筒,在滤芯因长期使用使得过滤性能下降时,启动升降活塞带动封堵盖开启备用滤筒与进气腔室壳的连通,使得进气腔室壳内的空气直接进入备用滤筒,利用备用滤芯进行空气的过滤,满足氢燃料电池对空气流量的需要,为滤清器的替换提供延时空间,便于在该延时空间等待工作人员更换滤清器,并且升降活塞在下降后对通气孔进行封堵,切断原有的空气过滤通路,从而有效避免以污染的滤芯继续使用,有效避免以污染的滤芯影响备用滤芯处理后的空气。

一种非晶PtNi自支撑催化电极及其制法和直接氨燃料电池

NºPublicación:  CN120878883A 31/10/2025
Solicitante: 
南通大学
CN_120878883_PA

Resumen de: CN120878883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PtNi自支撑催化电极及其制法和直接氨燃料电池,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该催化电极采用泡沫镍作为导电骨架基底,在泡沫镍上原位生长出非晶态PtNi合金墙状阵列结构;该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为:对泡沫镍基底进行预处理;在乙二醇中加入二乙酰丙酮铂、氢氧化钾、N,N‑二甲基甲酰胺、二亚乙基三胺,配制前驱体溶液;将泡沫镍浸入前驱体溶液中,于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原位生长反应,获得非晶PtNi自支撑催化电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催化电极在氨氧化反应中表现出高比活性和极低的表观活化能,在1000小时连续工作后仍保持90%的电流密度,显示出优异的长期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配位硼酸官能化的聚合物

Nº publicación: CN120882727A 31/10/2025

Solicitante:

1S1\u80FD\u6E90\u6709\u9650\u516C\u53F8

CN_120882727_PA

Resumen de: WO2024168344A1

A method of making a tetra-coordinated boronic acid-functionalized polymer molecule includes reacting a pendant boronic acid group of a boronic acid-functionalized polymer molecule with a fluoride reagent and/or a compound having the general formula HX, wherein HX is a Brønsted-Lowry acid. The tetra-coordinated boronic acid-functionalized polymer molecule includes a main chain and a tetra-coordinated boronic acid group linked to the main chain. The tetra-coordinated boronic acid group has the general formula —BFmXn(OH)(3-m-n) where B has four covalent bonds and is covalently bonded to a polymer main chain, side chain, or side group; m and n are each independently 0, 1, 2, or 3; the sum of m+n is 1, 2, or 3; and X is an anion other than fluoride.

traduc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