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120545407A
本发明涉及氢空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新型可调燃料电池阴极分水器及其调整方法,包括:壳体,壳体内配入有多孔性材料基体,壳体通过空气入口腔体与空气出口腔体拼接而成,空气出口腔体底部安装有排水口。本发明的高湿度空气及液态水经过以多孔性材料为基体的板状物分离后,液态水则从排水口排出,干气体则经空气出口腔体流出进入膨胀机涡端,多孔性材料基体可为独立式安装,呈独立式分水器,使得整体尺寸体积可控,更有利于安装对接,也可为嵌入式安装,其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系统集成度,对于结构要求更为紧凑的燃料电池阴极侧极其适用,极大解决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紧凑的空间及小尺寸需求难题。
Resumen de: CN120535913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封装用复合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树脂包括双酚F型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树脂、增韧剂、纳米二氧化硅粒子、长链脂肪胺类固化剂、咪唑类促进剂及石墨烯涂层碳纤维。通过双酚F型与脂环族环氧树脂复配,结合丙烯酸酯树脂形成“刚柔相济”的三维网状基体,引入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提升耐湿性,利用表面含氧基团的石墨烯涂层碳纤维增强界面结合力,并通过长链脂肪胺固化剂与咪唑促进剂协同调控交联网络。所得复合树脂兼具优异的耐温性、耐湿性、力学性能及界面结合强度,有效解决了传统封装材料在高温、高湿及腐蚀性环境下的性能退化问题,满足燃料电池严苛的使用要求。
Resumen de: CN120545375A
本发明属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优化PEMFC冷启动性能的方法,通过对PEMFC的阴极催化层进行分层设计,得到改进的PEMFC,对CCL进行正向分层设计和负向分层设计,优化催化层中铂载量和电解质含量,在低温条件‑15~0℃下,通过加载不同的电流模式,完成对PEMFC冷启动性能的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能有效提高CCL冰储能力,降低CCL中水的结冰速率,成功实现PEMFC冷启动,缩短冷启动时间。
Resumen de: CN120545157A
一种用于修改针对燃料电池的双极板的一个或多个表面的系统包括:双极板,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等离子体发生器,被配置成从包括至少一个不形成膜的气体的源气体生成等离子体,以用于接触所述双极板的第一表面,以将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修改成亲水表面,以跨所述双极板的第一表面吸引水和/或散播水。还公开了用于修改燃料电池双极板的一个或多个表面的其他示例系统、工艺以及燃料电池双极板。
Resumen de: CN120545402A
本发明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氢燃料电池高匀度散热器及高匀度散热方法,包括:安装架,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侧壁的散热箱,所述散热箱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形成散热空腔,所述散热箱背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固定有风机;散热翅片,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且呈等距分布有多个,所述散热翅片上设置有用于扰动气流流动的散热结构;导风机构,设置在所述散热箱内,所述导风机构上连接有第一导风板,所述散热箱内还设置有随动增压机构,所述随动增压机构上连接有第二导风板,通过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执行偏摆动作,能够实现向边缘弱风区域输送增压气流,以保证中心区域逸散的热流能够顺利从边缘区域排出。
Resumen de: JP2025122792A
【課題】燃料電池スタックの積層方向に隣接する複数の燃料電池セルに形成される窪みに沿った形状の冷却水シールを配置することにより複数の燃料電池セルの位置決めを行うことを可能とする。【解決手段】燃料電池スタックは、複数の燃料電池セルと、複数の燃料電池セルにおいて、一の燃料電池セルと一の燃料電池セルに積層方向に隣接する他の燃料電池セルとが対向して配置される領域に形成される冷却水流路を封止する冷却水シールと、を備える。燃料電池スタックは、冷却水シールと、一の燃料電池セルおよび他の燃料電池セルとを相互に嵌め合うことにより一の燃料電池セルと他の燃料電池セルとの位置決めする勘合構造を有する。【選択図】 図2
Resumen de: FR3159471A1
SYSTÈME ET PROCÉDÉ DE SURVEILLANCE ET DE PILOTAGE D’UN RÉSEAU ÉLECTRIQUE D’UN AÉRONEF COMPRENANT DES PILES À COMBUSTIBLE L’invention concerne un procédé de surveillance et de pilotage d’un réseau électrique d’un aéronef comprenant une pluralité de piles à combustible (10, 11) et une pluralité de consommateurs électriques (20, 21, 22), ledit procédé comprenant : une étape de surveillance (E1) d’un ensemble de paramètres de ladite pluralité de piles ; une étape de détection d’une performance altérée (E2) d’une des piles, dite pile défaillante ; une étape de détermination (E3) d’au moins un consommateur électrique, dit consommateur élu, dont l’alimentation en énergie électrique peut être basculée pendant un laps de temps prédéterminé, d’un mode nominal en un mode dégradé; une étape d’alimentation (E4) en mode dégradé de chaque consommateur élu ; une étape d’isolation (E5) de ladite pile défaillante du reste du réseau électrique ; une étape de régénération (E7) de la pile défaillante ; une étape de réintégration (E8) de ladite pile défaillante régénérée dans ledit réseau et de retour à une alimentation nominale de chaque consommateur élu, à la fin de ladite régénération de ladite pile défaillante. Figure pour l’abrégé : figure 2
Resumen de: US2025260029A1
The fuel cell system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fuel cell stacks, an oxidant gas supply unit having a turbo compressor that supplies oxidant gas to each of the fuel cell stacks, and a control device that determines a required operation number for the fuel cell stacks and a target supply pressure and a target supply flow rate of oxidant gas to be commanded to the oxidant gas supply unit according to a required output. The oxidant gas supply unit has an adjustment mechanism that adjusts a supply rate, which is a ratio of a supply flow rate supplied to the plurality of fuel cell stacks, with respect to a discharge flow rate of the turbo compressor. The control device monitors the pressure ratio in the turbo compressor and controls the adjustment mechanism to reduce the supply rate when the pressure ratio exceeds a predetermined threshold.
Resumen de: CN120519362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高效产电的三维微生物菌群生物杂合系统,属于生物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初步构建出一种由S.oneidensis、Lactococcus lactis和Bacillus subtilis组成的人工微生物菌群SLB,分别对其中的细菌进行基因工程改造,然后,将碳布阳极替换为碳毡阳极并加入分散液GO,进一步优化阳极电活性生物膜的产电和导电性能,最终构建出一种能够直接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发电的三维微生物菌群生物杂合系统S7L1B1@CF&GO。使其具有良好的木质纤维素水解液降解和生物发电能力,为木质纤维素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了MFC技术在木质纤维素资源转化领域的应用发展。
Resumen de: CN120527420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稳定全氟磺酸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质子交换膜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全氟磺酸复合质子交换膜,由全氟磺酸树脂基膜与复合层组成,复合层包含芳纶纳米纤维(ANF)、氧化石墨烯、磺化石墨烯和核壳结构无机相(硅钨酸@SiO2),通过梯度热处理工艺形成三维交联网络;将铸膜液涂覆于全氟磺酸树脂基膜,经阶梯干燥后进行梯度热处理,制得全氟磺酸复合质子交换膜。本发明研发的全氟磺酸复合质子交换膜解决了传统质子交换膜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机械强度衰减和离子选择性不足的问题,适用于燃料电池、液流电池等能源装备。
Resumen de: CN120527397A
本申请提供一种异质结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异质结构纳米颗粒包含彼此接触的第一相和第二相,所述第一相为包含铂元素、镍元素以及任选的磷元素的合金,第二相包含磷化镍,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铂前驱体和第一镍前驱体在还原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得到含铂和镍元素的合金纳米颗粒;向合金纳米颗粒中加入第二镍前驱体和磷源进行反应并分离反应产物,得到异质结构纳米颗粒。本申请的异质结构纳米颗粒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整体催化活性。本申请的异质结构纳米颗粒可作为低成本、高效能的新型催化剂来解决燃料电池、锌空电池、电解水等领域Pt催化剂价格高昂、Pt容易中毒失活的问题。
Resumen de: TW202438583A
The present invention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a polyarylene sulfide film which is unlikely to break and in which wrinkles and distortion are unlikely to occur, in a temperature range exceeding 100 DEG C.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is a biaxially oriented polyarylene sulfide film which contains a polyarylene sulfide (PAS) resin as the main component and in which the ratio YA130/YA25 between the elastic modulus (YA25) at 25 DEG C in a direction orthogonal to a main orientation axis and the elastic modulus (YA130) measured at 130 DEG C in the direction orthogonal to the main orientation axis is 0.25-0.80, and the 130 DEG C-thermal shrinkage ratio in said direction is -1.2% to 1.2%.
Resumen de: CN120527413A
本发明涉及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加热装置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部和电连接部。具体而言,通过在储液件的出液口处设有加热部,对即将进入电池系统的电解液进行预热或加热至适宜的工作温度,确保电解液在进入电池系统前达到最优工作温度,从而提高电解液的离子传导率,降低内阻,进而提升电池的整体性能和效率。同时,通过对电解液进行加热,还可以确保电解液保持较好的流动性,避免电解液因温度过低时流动性变差而出现的性能下降的现象,延长电池的寿命,从而增强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Resumen de: CN120527408A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冷燃料电池电堆,属于电池堆技术领域,该风冷燃料电池电堆,通过在双极板和膜电极之间增加金属多孔传输层,金属多孔传输层其结构稳定,不易被压缩变形,从而使得密封线各处受力均匀,解决传统结构密封线陷入流场的风险,且密封线会被均匀压缩,降低密封性压缩不均而存在密封效果差,电堆结构不稳定的情况。另外,金属多孔传输层的一面为平面,与所述膜电极紧密接触以降低接触电阻;另一面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双极板的阴极流场脊接触以扰动气体流动,提升气体分散效果,有利于提升整体气体传输稳定性。
Resumen de: CN120527416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水淹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构建动态特征集并计算实时熵权评分,能够全面且准确地反映燃料电池阳极的水淹风险状态,提高了水淹故障的早期预警能力和诊断准确性。基于实时熵权评分动态调整输出功率、加载速率和排水流量,实现了燃料电池水管理的自适应控制,避免了传统固定阈值控制策略的滞后性和过度调节问题。减少了对人工经验的依赖,通过数据驱动的熵权分析方法自动识别水淹风险等级,降低了因主观判断失误导致的水淹故障概率,增强了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有效延长了电堆寿命。
Resumen de: CN120527427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包括气口端板、电堆堆芯、盲端端板、电源、等离子体管路和主控制器,气口端板、电堆堆芯和盲端端板依次堆叠,气口端板和盲端端板内部均设有多条等离子体工作腔室,等离子体工作腔室内壁设多个相互绝缘且独立工作的电极,电极与电源连接,等离子体工作腔室内壁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等离子体工作腔室外壁处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每条等离子体工作腔室均与等离子体管路连接,等离子体管路通过三通阀与电堆的氢气出堆管路连接,主控制器控制三通阀的开度、控制流量控制器的开度、以及控制电源输出电压值和电流值。本发明解决了端板处单节电池低温性能差的问题且提高了氢气利用率。
Resumen de: CN120527424A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铬铈液流电池用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解液包括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均为酸性水溶液,其中,正极电解液包含铈(III)离子,负极电解液包含铬(III)离子。本发明中的电解液成本低于现有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且基于该电解液的电池电压高,循环稳定性好。
Resumen de: CN120519885A
本发明属于贵金属纳米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xc‑72碳载体的预处理方法及其在电解水和燃料电池膜电极中的应用。本发明将Vxc‑72碳载体在氮气或惰性气氛中进行高温处理,随后与碱性溶液混合进行水热反应,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经预处理的Vxc‑72碳载体。通过该工艺处理的Vxc‑72碳载体比表面积显著增加,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提高,电化学活性表面积扩大,贵金属负载能力显著提高。在电解水应用中,该碳载体作为催化剂载体,制备膜电极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稳定性显著提高。在燃料电池膜电极应用中,该碳载体作为催化剂载体,能够显著提高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和耐久性;适用于能源转换领域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Resumen de: CN120527395A
本发明属于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燃料电池催化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浆料包含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催化剂、离聚物溶液和水醇混合溶液。本发明通过添加聚丙烯酰胺(PAM)作为非离子型添加剂来提升JM4000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浆料的稳定性,成功改善了浆料的分散性、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Resumen de: CN120527318A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波浪形通道与交错梯形肋片的复合微通道结构及应用。所述复合微通道结构包括非对称波浪形主通道和交错设置于非对称波浪形主通道内的若干个梯形肋片;所述非对称波浪形主通道沿流动方向呈连续波浪形延伸,其包括多个连续重复的流道单元;所述非对称波浪形主通道在波峰处的曲率半径小于波谷处的曲率半径;所述梯形肋片周期性倾斜分布在非对称波浪形主通道的波峰和波谷处,诱导流体在通道内形成Z字形流动路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复合微通道结构通过几何形态与流体动力学的协同优化,可以在无需外部能量输入的条件下可以显著提升微尺度流体的混合效率与传热性能。
Resumen de: CN120517280A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故障管理方法、装置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获取航空设备中目标电池系统对应的第一运行参数,从而根据第一运行参数确定目标电池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在目标电池系统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运行参数确定目标电池系统对应的故障级别,即可根据故障级别对目标电池系统进行故障管理。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故障管理的灵活性。
Resumen de: CN120527414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水预处理的液流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液流电池储能效果不好且寿命短的问题。一种基于海水预处理的液流储能系统,包括海水预处理模块、液流电池储能模块和电解液运输模块,运作时,所述海水预处理模块对海水进行预处理后,所述液流电池储能模块对预处理后的海水进行净化并储能,所述电解液运输模块再将所述液流电池储能模块中存储有电能的电解液运输至该液流储能系统的外部。本发明的液流储能系统中的电极清洗周期长,且电极上附着的Ca2+较少,使得液流储能系统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整体的效率高。
Resumen de: CN120527407A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组的老化方法,该燃料电池组具备氢气歧管和空气歧管,上述老化方法具备:从开口向氢气歧管和空气歧管的至少一方插入管的工序;从开口向氢气歧管和空气歧管的至少一方供给气体的工序;以及与供给气体的工序并行而从开口侧向管内供给水的工序。在管设置有沿着层叠方向排列并且分别排出水的多个排出口。管的每单位长度存在的排出口的总面积随着远离开口而增大。
Resumen de: WO2024126602A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ubassembly for a fuel cell stack comprising at least a first bipolar half-plate (42) and a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including a membrane and a bipartite frame (30) formed by a first half-frame (32) and a second half-frame (34). At least the second half-frame (34) is coated, on a first surface (S34) opposite a first surface (S32) of the first half-frame, with a layer of securing glue. First apertures (320) through the first half-frame (32) are each arranged opposite a solid portion (42A) of the first bipolar half-plate and opposite a solid portion (34A) of the second half-frame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a main plane of the membrane (TT22). The first bipolar half-plate (42) is rigidly attached to the frame (30) by a quantity (Q2) of glue which extends through the first apertures (320) and which comes from the glue coated on the first surface (S34) of the second half-frame (34).
Nº publicación: CN120527429A 22/08/2025
Solicitante:
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527429A
本发明涉及液流电池电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流电池电堆结构,包括堆芯,堆芯设置在框架中,框架包括位于底部的进液端板和位于顶部的盲端端板,进液端板和盲端端板之间放置堆芯;堆芯堆叠设置在进液绝缘板上,堆芯的顶部设置有盲端绝缘板,盲端绝缘板上设置有弹簧端板,弹簧端板上设置有若干弹簧安装槽,每个弹簧安装槽内均设置有弹簧,若干弹簧顶端连接有同一浮动端板,浮动端板固定连接盲端端板;进液端板和盲端端板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本发明可随意调整受力点位,不受紧固端板边缘效应的影响;保证装配过程中堆芯不发生偏移,提升装配效率,同时也保证装配后整堆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