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EP4622007A1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can include a first conductor comprised of a first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a second conductor comprised of the first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a fastener configured to couple the first conductor to the second conductor, and a constant torque material comprised of a secon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The constant torque material can be disposed in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first conductor and the second conductor. The constant torque material can include carbon nanotubes disposed on a substrate.
Resumen de: EP4620910A1
Modified carbon nanotub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 negative electrode slurry, and a battery are provided. The method includes: carboxylating carbon nanotubes; adding the carboxylated carbon nanotubes in a first mixed acid solution to obtain first inner wall-carboxylated carbon nanotubes; adding the first inner wall-carboxylated carbon nanotubes in a second mixed acid solution to obtain second inner wall-carboxylated carbon nanotubes; and mixing the second inner wall-carboxylated carbon nanotubes and a polyethylene glycol to obtain the modified carbon nanotubes.
Resumen de: CN120690826A
本申请公开了合金法将硅和铝进行冶炼形成硅化铝合金,在通过球磨法将合金研磨至纳米级别,再将所得产物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再对其洗涤,干燥,得到多孔纳米硅粉。用所得多孔纳米硅粉为原料通过CVD(化学气相沉积法)进行碳包覆,将多孔纳米硅粉加入到回转炉中,然后通入碳源,碳将会在多孔硅的表面及孔洞中进行沉积,最终得到纳米硅碳粉末复合材料。
Resumen de: CN120681752A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维石墨烯纳米线复合掺杂前驱体、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混合三维石墨烯‑纳米线复合材料与三元前驱体溶液,得到混合液;保护气氛中,所述混合液进行喷雾热解,得到所述三维石墨烯纳米线复合掺杂前驱体。本发明通过三维石墨烯‑纳米线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和离子导通性大大提高,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增强锂离子电池的动力性能;此外,复合材料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正极材料的稳定性,降低在多次充放电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结构变化和容量衰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Resumen de: CN120681730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化铁/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有机酸铁与硒粉经球磨混匀并置于氩气气氛下煅烧处理,通过有机酸铁与硒粉的摩尔比和煅烧处理温度的协同调控,可实现不同硒化度的硒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高效,制得的硒化铁/碳复合材料相纯度高,在电化学性能上具有良好表现。
Resumen de: CN120682796A
本发明公开了重金属检测领域的一种用于提高灵敏性的增强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掺杂型碳量子点前驱体55‑65份、荧光性MOF 35‑45份;掺杂型碳量子点前驱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碳源3‑5份、氮源1‑2份、聚乙烯亚胺0.3‑0.5份。本发明通过机理层面的“多配位、高耦合、双信号”协同效应,不仅在理论上显著增强了对Fe³⁺的选择性与灵敏度,也在实际检测中表现出快速、稳定、抗干扰和高重复性的优越性能。
Resumen de: CN120690849A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在制备硅碳复合材料时,将碳纳米管和生长有垂直石墨烯的硅纳米颗粒分散于分散剂中形成分散液,将分散液进行喷雾干燥,获得硅碳复合材料。该硅碳复合材料包括生长有垂直石墨烯的核体以及包覆于核体表面的碳纳米管包覆层。将上述硅碳复合材料应用于电池负极,利用垂直石墨烯的二维垂直结构与碳纳米管的一维线性结构的有效复合,能够提高电子和离子传输率,以及降低由于硅的体积变化导致负极片发生变形或粉化脱落的几率,进而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Resumen de: CN120681749A
本发明涉及绿色能源材料、电化学传感检测、食品和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弃咖啡渣衍生原位单原子铁负载氮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该废弃咖啡渣衍生原位单原子铁负载氮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咖啡渣在氩气气氛下进行碳化,得到所述废弃咖啡渣衍生原位单原子铁负载氮掺杂碳纳米材料;所述碳化具体为以5℃/min速率升温到800~1000℃碳化2h。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废弃咖啡渣衍生原位单原子铁负载氮掺杂碳纳米材料对绿原酸检测具有选择性、高效性,对绿原酸的检出限低至66.67nmol/L。
Resumen de: CN120681745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素基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配置强氧化性酸溶液,并将纤维素类原料加入到配置溶液中,超声振动,搅拌均匀;随后将长链分子化合物加入其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随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处理,待水热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后,对水热产物进行离心、洗涤和干燥;最后将水热产物转移至高温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高温热解碳化处理,得到纤维素基硬碳负极材料。本发明通过水解竞争机制构建含有大量羰基和氮掺杂硬碳前驱体,然后通过高温热解碳化制备硬碳负极材料,解决了生物质衍生硬碳可逆容量低、首周库伦效率差和极端高低温条件下电池性能的优化等问题。
Resumen de: CN120681740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磷酸锰铁锂电池,属于磷酸锰铁锂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喷雾造粒结合两次烧结碳包覆的方式来制备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材料,显著提高了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加工性能和高温电化学性能。
Resumen de: CN120682803A
本发明涉及荧光碳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色碳点/罗丹明B的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如下,在邻苯二胺、L‑半胱氨酸、硼酸中加入去离子水和浓硫酸,超声,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冷却后离心,将上清液过滤、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红色碳点。孔雀石绿的浓度与荧光强度的比值(F582/F622)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出限和灵敏度,可有效实现水样中孔雀石绿的检测。
Resumen de: CN120690831A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碳包覆Sn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为核壳结构,碳包覆层厚18‑28nm,Sn晶格间距(101)峰的衍射角31.84‑32.02°,其内含有306‑387ppm Na+;其制备方法为:将添加有氯化钠的锡盐水溶液与海藻酸钠溶胶常温交联反应,所得产物烘干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预炭化和高温炭化处理;锡盐水溶液浓度c、氯化钠添加量a、碳包覆层厚度h、高温炭化温度T、复合材料中Sn晶格间距d满足:0.89≤c*a*h/(T*d)≤1.44。本发明以简单的操作、较低的成本即可调控碳包覆层厚度,继而获得较高首效的碳包覆Sn复合材料。
Resumen de: CN12068350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材料的快速剥离方法及应用,采用双电极电化学池,将二维材料作为电化学阴极,铂片作为电化学阳极,将电解液与所述电化学阴极和阳极构成电化学回路,在恒定电压下对二维材料进行电化学剥离,获得所述二维材料纳米片。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获得的二维材料纳米片具有形貌良好,分散均匀等特点。本发明中将二维材料与其他导电材料复合制备导电纤维,采用静电自组装工艺和微流体纺丝相结合的制备方法,具有定向多孔结构。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所需设备简单,工艺可控,且所制得的复合导电纤维具备高的导电性和优异的柔性等特点,有望在柔性电子器件和智能可穿戴产品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Resumen de: CN120681748A
本发明提供用于定量分析过氧化氢的分析试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该用于定量分析过氧化氢的分析试剂包括污泥蛋白基碳纳米点分散液、BR缓冲液和TMB溶液,其中,该污泥蛋白基碳纳米点分散液是从活性污泥中提取的污泥基蛋白先在160~200℃下水热反应至少4小时,再经离心并取上清液中分子量不超过500 Da的产物。本发明提供的分析试剂,以活性污泥为主要原料,能够有效地促进过氧化氢产生具有高氧化活性的羟基自由基,进而氧化TMB生成蓝色产物,利用这种颜色变化,可以直接、精确定量分析过氧化氢的浓度。同时,本发明也为污泥蛋白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
Resumen de: CN120681995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水泥胶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先采用L‑抗坏血酸和氧化石墨烯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然后将聚羧酸减水剂(PC)与还原氧化石墨烯混合制备均匀分散的PC‑还原氧化石墨烯悬浮液,最后将PC‑还原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与硅酸盐水泥与河砂复合形成水泥砂浆复合材料。本申请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水泥胶砂复合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水泥胶砂的功能性,包括导电性、压敏性和电热性。
Resumen de: CN120690850A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在制备硅碳复合材料时,将氧化石墨烯片和包括表面生长有垂直石墨烯的硅纳米颗粒的核体分散于分散剂中形成分散液,将分散液冷冻干燥后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热还原,使氧化石墨烯片热还原形成包覆于核体表面的片状石墨烯包覆层,获得硅碳复合材料。利用垂直石墨烯和片状石墨烯包覆层的配合,能够提高硅碳复合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提高硅碳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进而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Resumen de: CN120681785A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钛酸钠/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该制备包括以下步骤:配制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取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钛酸四丁酯,进行水热反应;冷却至室温,离心水洗三次,真空干燥;取去离子水,加入钛酸四丁酯,进行水热反应;冷却至室温,水离心水洗三次,真空干燥;将钛酸钠前驱体和二氧化钛前驱体加入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充分搅拌,离心处理,干燥;置于管试炉中,在惰性气体条件下进行热处理。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二氧化钛/钛酸钠/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可以解决现有的钛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普遍存在化学动力学特性不足的问题。
Resumen de: CN120682802A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蓝双色碳点的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基于红蓝双色碳点的比率荧光探针,是将蓝色荧光碳点溶液和红色荧光碳点溶液按照体积比6:1混合得到的,二者的浓度均为0.5mg/mL;所述的蓝色荧光碳点溶液是在柠檬酸、乙二胺的混合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超声后进行反应离心,过滤、透析后得到蓝色荧光碳点;所述的红色荧光碳点溶液是在邻苯二胺、L‑半胱氨酸、硼酸中加入去离子水和浓硫酸,超声,进行反应,离心,过滤、透析后,冷冻干燥得到红色荧光碳点。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红/蓝双色碳点的比率荧光探针能够在0~30.0μmol/L浓度范围内准确检测出槲皮素的浓度。
Resumen de: CN120683545A
本发明属于纳米碳材料基电催化剂制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电催化低浓度CO2还原的自增强浓度梯度效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基于交联‑溶胀‑原位生长策略,以金属‑羧甲基纤维素钠气凝胶作为前驱体,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原位制备碳基单原子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多孔碳纳米片上垂直生长负载金属单原子碳纳米管的有序形貌,可以实现低浓度CO2RR条件下对CO的高选择性,通过调控生长时间可以精准控制碳纳米管长度,从而优化自增强CO2浓度梯度效应,提升电催化低浓度CO2还原性能。
Resumen de: CN120681750A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生产碳纳米管的方法及装置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原料在保护性气体氛围中进行高温气化,得到金属蒸汽混合物;(2)将步骤(1)所得金属蒸汽混合物经过环形气刀进行急速淬冷,得到金属纳米颗粒或金属液滴;(3)混合碳前驱体、促进剂、还原性气体和步骤(2)所得金属纳米颗粒或金属液滴进行反应,分离后得到碳纳米管;其中,步骤(1)所述高温气化的温度≥2200℃;步骤(2)所述急速淬冷的降温速率≥1×104℃/s。本发明实现了碳纳米管工业化量产的同时,兼顾了碳管产量和质量,提升了碳源转化率,精确控制了碳纳米管壁层数,避免了副反应产物滞留堵塞,改善了反应连续性,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Resumen de: CN120664909A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刻蚀法制备的纳米硒肥制备方法及农业应用,电刻蚀法制备的纳米硒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含硒前驱体溶液;S2.将石墨棒连接直流电源正极并浸入溶液中,另一导电物连接直流电源负极;S3.施加直流电压刻蚀,对电解液进行离心和浓缩处理,得到纳米硒肥;将所述纳米硒肥添加至水培营养液中,通过电化学刻蚀原位合成的路径,以低成本、绿色工艺解决了纳米硒肥规模化生产难题,并依托硒‑碳量子点复合结构突破传统硒肥吸收效率瓶颈,为农业提质增产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Resumen de: CN12066458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基金属氧化物@rGO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钒基氧化物前驱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微波反应,得到钒基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钒基氧化物前驱体包括三异丙醇氧钒、三氯氧钒、偏钒酸铵和草酸氧钒中的至少一种;钒基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选自V2O3、VO1.52(OH)0.77和VO2中的至少一种;2)将所述的钒基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分散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分散液中,以进行静电自组装,冷冻干燥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煅烧,得到钒基金属氧化物@rGO复合气凝胶。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钒基金属氧化物@rGO复合气凝胶能够有效提升材料的放电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Resumen de: CN120664545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纳米高熵碳化物及其制备方法、高熵复合材料、电催化电极和燃料电池。一种纳米高熵碳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成型CNTs;将碳源、多种金属源和溶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前驱体溶液;将所述前驱体溶液浸涂在所述成型CNTs上,再对所述成型CNTs施加电流产生焦耳热,经过升温、保温和冷却后得到纳米高熵碳化物,所述纳米高熵碳化物包括5~22种金属元素,所述5~22种金属元素和碳元素形成高熵相;其中,所述纳米高熵碳化物的平均粒径为10~100nm。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纳米高熵碳化物具有高的稳定性、良好的电导率以及高的化学活性。
Resumen de: CN120664538A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碳源浓度梯度制备多层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可实现双面碳源浓度梯度的金属衬底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所述实现双面碳源浓度梯度的方法包括对金属衬底进行单面封装;S2.通入气态碳源,在所述金属衬底两面形成碳源浓度差,生长多层石墨烯。本发明方法可制备生长层数均匀的薄层石墨烯。
Nº publicación: CN120674472A 19/09/2025
Solicitante: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Resumen de: CN120674472A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所述改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包括内核以及包覆所述内核的包覆层;所述内核包括经梯度掺杂的高镍三元材料,掺杂元素包括钐元素,且钐元素的掺杂浓度由所述内核的中心到表面逐渐升高;所述包覆层包括碳层,且所述碳层中分散有钐氧化物颗粒。通过形成金属元素钐的梯度掺杂,利用其Sm3+的4f轨道电子,可抑制高镍三元材料的H2‑H3相变,稳定材料的层状结构,还能引入晶格缺陷,促进Li+传输并降低扩散能垒。同时,采用掺杂有钐氧化物颗粒的碳层包覆,一方面有效抑制电解液腐蚀,另一方面,钐氧化物颗粒能够进一步稳定晶格氧并增强电子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