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terio de Industria, Turismo y Comercio LogoMinisterior
 

Alerta

Resultados 539 resultados
LastUpdate Última actualización 14/10/2025 [06:48:00]
pdfxls
Solicitudes publicadas en los últimos 15 días / Applications published in the last 15 days
previousPage Resultados 450 a 475 de 539 nextPage  

一种氢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加工设备

NºPublicación:  CN223401625U 30/09/2025
Solicitante: 
平顶山市博翔碳素有限公司
CN_223401625_U

Resumen de: CN223401625U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双极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加工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装配有限位壳,所述限位壳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所述限位壳的内壁固定装配有电动推杆一,所述电动推杆一的伸缩端固定装配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两侧皆固定装配有限位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装配连接杆。通过控制器发出信号,使电机接收到信号后的动力输出轴进行转动,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进行转动,且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使齿轮在转动时会带动齿条和限位杆在放置块的内壁移动,通过放置块在移动时会带动夹持板对石墨双极板本体的四周夹持,从而实现对石墨双极板本体进行固定,避免在放置时出现掉落的情况。

一种锌基液流电池的结构

NºPublicación:  CN223401626U 30/09/2025
Solicitante: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N_223401626_U

Resumen de: CN223401626U

本实用新型涉及锌基液流电池,包括依次叠合的正极集流体、隔膜、负极集流体,所述正极集流体与隔膜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隔膜与负极集流体之间留有空隙,使所述隔膜的正负极侧均为空腔结构,即正极空腔和负极空腔。在保证电池面容量及搁置性能的同时,降低电池极间距,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

一种氢燃料电池的双极板及氢燃料电池

NºPublicación:  CN223401623U 30/09/2025
Solicitante: 
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锋源氢能(广州)有限公司
CN_223401623_U

Resumen de: CN223401623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的双极板及氢燃料电池,包括基板,其上设置有歧管区、过桥区、分配区以及活化区;所述活化区用于所述气体的催化和反应;所述活化区包括流道单元,所述流道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气体流道,每个气体流道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平直区域、弯折区域、第一变径区域以及第二变径区域,第一方向与基板的长度方向同向,相邻的两个气体流道的平直区域相互平行,相邻的两个气体流道的弯折区域的弯折方向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的双极板能提升电堆的性能,对于相同片数的电堆,采用变径流道的电堆功率更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双极板能够降低面内发电偏差,使得电化学反应更均匀,电堆一致性更好,从而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LI LI LI RECOVERY PROCESSES AND ONSITE CHEMICAL PRODUCTION FOR LI RECOVERY PROCESSES

NºPublicación:  KR20250142460A 30/09/2025
Solicitante: 
맹그로브워터테크놀로지스리미티드
KR_20250142460_PA

Resumen de: US2025092537A1

In this disclosure, a process of recycling acid, base and the salt reagents required in the Li recovery process is introduced. A membrane electrolysis cell which incorporates an oxygen depolarized cathode is implemented to generate the required chemicals onsite. The system can utilize a portion of the salar brine or other lithium-containing brine or solid waste to generate hydrochloric or sulfuric acid, sodium hydroxide and carbonate salts. Simultaneous generation of acid and base allows for taking advantage of both chemicals during the conventional Li recovery from brines and mineral rocks. The desalinated water can also be used for the washing steps on the recovery process or returned into the evaporation ponds. The method also can be used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lithium salts to the high value LiOH product. The method does not produce any solid effluent which makes it easy-to-adopt for use in existing industrial Li recovery plants.

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861A 30/09/2025
Solicitante: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N_120727861_PA

Resumen de: CN120727861A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对具有第一表面(3Rb)和第二表面(3Ra)的金属制的隔板基材(3a)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凹凸状,以使在第一表面(3Ra)形成供反应气体流动的气体流道(PAa),在第二表面(3Ra)形成供冷却介质的冷却流道(PAw)的冲压工序;以增大第二表面(3Ra)的表面粗糙度的方式对第二表面(3Ra)进行粗化加工的粗化工序;以及在第一表面(3Rb)和粗化工序后的第二表面(3Ra)形成具有耐腐蚀性的皮膜的成膜工序。

再生型燃料电池系统及其运转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873A 30/09/2025
Solicitante: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N_120727873_PA

Resumen de: CN120727873A

本发明涉及再生型燃料电池系统及其运转方法。再生型燃料电池系统(10)具有水电解装置(12)、氢升压装置(18)以及燃料电池(22),在所述再生型燃料电池系统中,在从所述水电解装置(12)向所述燃料电池(22)供给氧气的氧供给路(43)与真空空间之间、以及从所述氢升压装置(18)向所述燃料电池(22)供给氢气的第二氢供给路(44)、在所述氢升压装置(18)中没有参与升压的氢气流动的氢排出路(35)以及从所述水电解装置(12)向所述氢升压装置(18)供给的氢气流动的第一氢供给路(32)与所述真空空间之间具备外部开放阀(81~84)。

层叠构造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864A 30/09/2025
Solicitante: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N_120727864_PA

Resumen de: CN120727864A

本发明提供在制造膜电极构造体时能够同时进行电解质膜的短路检查以能够实现制造时间缩短和成本降低的层叠构造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包括相对配置的一对压接部件(21)和在作为一对压接部件(21)中至少一个的常温压接部件(22)中的面向作为另一个加热压接部件(23)的部位具有柔软性和导电性的缓冲件(24),还包括:压接机构(20A),其将层叠的多个片状部件夹持在常温压接部件(22)加热压接部件(23)之间并按压以进行压接,构成为膜电极构造体(10);以及短路检查电路(30),其在将多个片状部件压接为一体而构成为膜电极构造体(10)的工序中检测膜电极构造体(10)内有无短路部位。

燃料电池堆及燃料电池堆的制造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895A 30/09/2025
Solicitante: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N_120727895_PA

Resumen de: CN120727895A

本发明抑制层叠单电池与缓冲部件接触并将层叠单电池配置在电池组壳体内。燃料电池堆(100)包括层叠单电池(1)、电池组壳体(30)和末端单元(20)。燃料电池堆(100)在电池组壳体(30)与层叠单电池(1)之间还具备层叠单电池(1)的碰撞承受用的缓冲部件(40),缓冲部件(40)在插入于电池组壳体(30)的前端设有与设置于末端单元的紧固孔(24)进行上下方向定位的第1层差部(41),末端单元(20)在与缓冲部件(40)抵接的位置设有进行该缓冲部件(40)的左右方向定位的第2层差部(25),第1层差部(41)与第2层差部(25)嵌合,紧固孔(24)由紧固部件(50)紧固,进行末端单元(20)和缓冲部件(40)的定位。

燃料电池的歧管构造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907A 30/09/2025
Solicitante: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N_120727907_PA

Resumen de: CN120727907A

本发明的课题为,能够通过简单构造使发电效率提高。单位电池(4)具有设于膜电极构造体(5)与隔膜(6)之间的流体通路(20)、和将连通孔(7)与流体通路(20)连接的连接路(13)。流体歧管(10)使开口形成于各单位电池(4)的连通孔(7)连通并在层叠电池堆栈(2)的单位电池(4)的层叠方向上延伸,向各个单位电池(4)供给流体(H)。流体歧管(10)具有在与堆栈外壳(3)的外部连通的一端(10a)设有使流体(H)流入的入口(11a)的入口部(11)、和位于与入口部(11)为相反侧的另一端(10b)的封闭部(12)。并且,入口部(11)设有使流入流体歧管(10)的流体(H)向连接路(13)侧偏斜的偏斜部(9)。

燃料电池电堆及其组装方法、燃料电池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898A 30/09/2025
Solicitante: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CN_120727898_PA

Resumen de: CN120727898A

本申请提供燃料电池电堆及其组装方法、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电堆包括:沿第一方向(X)堆叠在一起的多个堆叠层;以及紧固单元(12)。紧固单元(12)包括至少一个紧固杆(14)、支撑板(15)以及缓冲板(16),紧固杆(14)形成为长条状并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支撑板(15)和缓冲板(16)具有绝缘性并且形成为板状,紧固杆(14)包括主体部(141)和两个端部,两个端部分别固定于在第一方向上最靠外侧的两个堆叠层,以从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对多个堆叠层进行夹持,支撑板(15)和缓冲板(16)位于紧固杆(14)的主体部(141)与堆叠层之间。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877A 30/09/2025
Solicitante: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27877_A

Resumen de: CN120727877A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应用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确定燃料电池系统处于紧急停机状态时,控制氢气喷射比例阀关闭,控制排气排水阀开启以使阳极系统开始泄压;在阳极系统泄压过程中,基于阳极系统的当前氢气压力确定阴极系统的目标空气压力,基于目标空气压力控制背压阀开度以使实际空气压力满足目标空气压力,以及基于尾排处的当前氢气流量确定目标空气流量,基于目标空气流量控制空气压缩机转速以使实际空气流量满足目标空气流量,从而实现了基于氢气压力和流量变化对空气压力和流量的动态调节,避免了燃料电池系统紧急停机过程中由于氢空腔压差超标导致质子交换膜损伤继而造成电堆损坏或寿命衰减问题。

新型铁基络合物及在电化学储能中的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718072A 30/09/2025
Solicitante: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CN_120718072_PA

Resumen de: CN120718072A

本发明提供一系列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新型金属基络合物,所述新型铁基络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所示:其中,为取代或未取代的5‑12元的含氮杂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5‑12元的含氧杂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5‑12元的含硫杂芳环、碳卡宾结构;M1选自下组:Fe(II)、Fe(III);x、y选自下组:0‑20;新型铁基络合物为电中性。本发明还研究这些新型金属基络合物在水系液流电池等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的应用。

一种氢燃料电池的冷却水路的加热保温装置及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869A 30/09/2025
Solicitante: 
佛山市飞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27869_PA

Resumen de: CN120727869A

本发明属于汽车加热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的冷却水路的加热保温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节温阀、小循环水路、加热器组件以及精确的温度传感器及电子控制组件,旨在实现在各种工况下对冷却液进行智能化、精细化的温度管理,尤其是在低温停车阶段,通过水泵持续以最小功率模式运行,并结合能量管理组件合理调配车载电池或其他储能设备的能量供给,确保冷却水路内的液体保持流动并得到适度加热,防止结冰现象的发生,同时优化了整个系统的能效比和环境适应性。采用了节能的加热保温方式,通过精确的加热控制手段和成本较低的设备实现对燃料电池汽车各个部件的加热保温,从而提高了燃料电池汽车的能效和性能。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开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878A 30/09/2025
Solicitante: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27878_PA

Resumen de: CN120727878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开机控制方法和装置,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开机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到系统开机指令时,获取电堆中阴极侧的压力;将获取的所述阴极侧的压力与预设压力范围进行比较;在获取的所述阴极侧的压力不位于所述预设压力范围时,开启与所述阴极侧连接的空气排气管路上的排气控制阀;在获取的所述阴极侧的压力位于所述预设压力范围时,关闭所述排气控制阀;在关闭所述排气控制阀后,控制燃料电池系统按照预设的开机流程启动。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开机控制方法,有助于减少燃料电池系统开机时的故障率,也有助于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寿命,而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燃料电池膜电极以及具有该膜电极的燃料电池和用电设备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887A 30/09/2025
Solicitante: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CN_120727887_PA

Resumen de: CN120727887A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膜电极以及具有该膜电极的燃料电池系统和用电设备。该燃料电池膜电极包括质子交换膜、被设置在质子交换膜的阴极侧的阴极催化剂层。该燃料电池膜电极还包括阴极气体扩散层,被设置在阴极催化剂层的外侧,阴极气体扩散层的外侧表面具有与双极板接触的第一区域和未与双极板接触的第二区域。此外,该燃料电池膜电极还包括疏水层,被设置在阴极气体扩散层的外侧,其中疏水层具有疏水特性,并且疏水层覆盖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这种方式能够保留膜电极中的水分,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还能够节省成本。

加湿装置和燃料电池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872A 30/09/2025
Solicitante: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CN_120727872_PA

Resumen de: CN120727872A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加湿装置,其包括:管构件,其被配置成用于连接在用于向电堆供给空气的阴极供气管线上,并且包括限定用于空气的流动通道的管壁和延伸穿过管壁的孔口;以及超声雾化器,其被设置在管构件的孔口处,并且被配置成用于在被启动时通过将来自管构件的外部的水雾化来将水经由孔口引入流动通道中。本申请还提出了包括前述加湿装置的燃料电池系统。根据本申请的加湿装置使得能精确控制进入阴极的空气相对湿度,以将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中的含水量精确地维持在期望的水平,从而确保燃料电池系统可靠和高效运行。

一种SOFC电堆用导电陶瓷连接体及其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715214A 30/09/2025
Solicitante: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CN_120715214_PA

Resumen de: CN120715214A

本发明属于SOFC电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SOFC电堆用导电陶瓷连接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化锆粉体、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粉体混合,得到混合粉体;将所述混合粉体填充进成型模具中,对成型模具进行烧结处理,成型后得到导电陶瓷连接体。

一种氢能燃料电池电堆固定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906A 30/09/2025
Solicitante: 
苏州工学院
CN_120727906_PA

Resumen de: CN12072790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能燃料电池电堆固定结构,包括电池箱和电堆,电堆位于电池箱内,包括若干并列布置的单电池,电堆两端极板的外侧为端板,端板外侧为缓冲挡板,缓冲挡固接有若干记忆金属弹片,记忆金属弹片波浪形结构并与端板抵接,缓冲挡板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将电堆压紧,缓冲挡板通过补偿结构与电池箱的内壁连接,补偿结构包括弹簧和固定支杆,固定支杆与缓冲挡板滑配,其滑动时拉伸或压缩弹簧,电堆设压力传感器,记忆金属弹片设加热器,压力传感器检测电堆中的压紧力并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器加热使记忆金属弹片随压紧力变化而变形。本发明还公开了氢能燃料电池电堆固定结构的工作方式,本发明能够确保压紧力在合理范围,降低外部振动激励。

燃料电池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NºPublicación:  CN120722193A 30/09/2025
Solicitante: 
清华大学
CN_120722193_PA

Resumen de: CN120722193A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燃料电池的设计需求信息,确定燃料电池中双极板的目标脊背宽度;根据目标脊背宽度和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从多个扩散层厚度中确定燃料电池的目标扩散层厚度;根据双极板的目标脊背宽度和目标扩散层厚度,确定燃料电池的结构参数。采用本方法能够可以在既保证双极板的脊背宽度,又保证扩散层的厚度的条件下,使得燃料电池的整体传质能力最优,从而提升目标工况下的输出性能。

一种磺化/羧酸化四酚单体、聚合物、交换膜、制备及应用

NºPublicación:  CN120717942A 30/09/2025
Solicitante: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N_120717942_A

Resumen de: CN120717942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化/羧酸化四酚单体、聚合物、交换膜、制备及应用,以四酚原料、含磺酸基团/羧酸基团的化合物、有机溶剂为原料,通过生成内酰胺反应制备磺化/羧酸化四酚单体;以磺化/羧酸化四酚单体、多氟单体、有机溶剂及催化剂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共聚制备磺化/羧酸化自具微孔聚合物;以磺化/羧酸化自具微孔聚合物为原料制备自具微孔聚合物阳离子交换膜。本发明提供的自具微孔聚合物阳离子交换膜具有广阔的用途,尤其是,在离子筛分以及液流电池领域可以作为隔膜来使用。

固体燃料电池尾气热能梯级回用系统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886A 30/09/2025
Solicitante: 
苏州工学院
CN_120727886_PA

Resumen de: CN120727886A

本发明涉及固体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固体燃料电池尾气热能梯级回用系统,该系统包含:尾气组分分析、热交换拓扑构建、相变蓄热控制、余压发电适配、梯级调度决策及回用效能监控模块。尾气组分分析模块通过质谱检测生成组分浓度分布图谱;热交换拓扑构建模块据图谱建立多级换热器网络并优化参数;相变蓄热控制模块部署相变材料阵列、划分温控区域并生成蓄热数据;余压发电适配模块采集压力信号拟合涡轮机特性以生成发电参数;梯级调度决策模块通过动态规划算法构建模型并生成调度指令;回用效能监控模块实时追踪状态并校正参数。系统实现尾气热能、压力能及可燃组分梯级回收,提升能效与稳定性,适用于固体燃料电池尾气处理。

全钒液流电池碳毡电极表面负载锆金属原子的改性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727845A 30/09/2025
Solicitante: 
安徽海螺洁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海螺融华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27845_A

Resumen de: CN120727845A

本发明涉及电池加工技术技术领域,公开了全钒液流电池碳毡电极表面负载锆金属原子的改性方法,包括对碳毡进行预处理清洗过程,通过乙醇、氯化锆、氯化铋和氯化锡配置氯化物溶液,以及通过乙醇、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和草酸配置抗坏血酸溶液;将氯化物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加热混合溶液后,将预处理后的碳毡浸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取出烘干,得到耐腐蚀、高转换效率和结构稳定的碳毡电极;本发明有效阻挡电解液对碳基体的侵蚀,从结构上抑制了碳基体的化学降解,降低HER过电位,提升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以及简化电极改性流程和增强改性层的长期稳定性。

一种复合石墨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716002A 30/09/2025
Solicitante: 
三峡新能源吉木萨尔发电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N_120716002_A

Resumen de: CN120716002A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石墨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利用超声波分散机对树脂粉末、石墨烯、分散剂在水和醇所构成的混合分散溶剂中完成均匀分散,得到树脂‑石墨烯分散液;在造粒机中对流态化膨胀石墨完成树脂‑石墨烯分散液均匀喷淋,经热空气烘干后得到膨胀石墨‑石墨烯‑树脂预聚体;铺粉,预扎压,得到低密度双极板坯料板;真空热模压,骤冷定型,脱模,得到具有特定流道结构的复合石墨双极板成品。通过湿法造粒工艺,实现树脂粉末在导电石墨材料表面均匀分布,有效弥补树脂粉末团聚缺陷,协同均匀性引入导电石墨烯以填补石墨材料堆积间隙空白,双极板具备良好力学特性和导电性的同时,有效提升双极板制造良品率和生产效率。

一种燃料电池用导热型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ºPublicación:  CN120718546A 30/09/2025
Solicitante: 
山东力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CN_120718546_A

Resumen de: CN12071854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用导热型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齐聚体接枝改性与粉体表面化学键合双重改性工艺,协同丙烯酸酯交联网络,解决现有有机硅密封胶强度低、耐腐蚀性差的问题。该密封材料通过改性导热粉体表面的活性基团在固化过程中与密封材料中单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对固化物原位增强,从而提高密封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导热系数达2.7‑3.1W/(m·K),剪切强度>14MPa,耐水性、耐酸碱腐蚀性均得到显著提升,适用于车载燃料电池等严苛环境。

薄膜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Nº publicación: CN120731363A 30/09/2025

Solicitante: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N_120731363_PA

Resumen de: TW202443144A

Thi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thin film device (10) comprises: a step for obtaining a structure (90) by forming, on a substrate (11), a laminate structure formed by laminating a first electrode layer (31), a ceramic layer (50), a second electrode layer (41), a third insulating layer (123), and a heater layer (61) in this order; and a step for removing an unnecessary portion in the structure (90) and forming a bridge structure (20) comprising a stage (21) which supports the laminate structure, and one or a plurality of bridges 22 extending from a peripheral edge of the stage 21.

traduc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