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n de: CN120573706A
本发明公开一种Fe3C@C组装纳米吸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通过水热法合成Fe2O3@C球,采用空气氧化法对Fe2O3@C球进行除碳处理,获得Fe2O3空心球前驱体,最后所得的Fe2O3空心球前驱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CVD反应,以将Fe2O3空心球前驱体中的Fe2O3相转变为Fe3C相,形成Fe3C空心球,并在Fe3C空心球表面原位生长出C纳米颗粒阵列,从而获得Fe3C@C组装纳米吸波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磁性吸波材料存在的密度大、阻抗匹配较差,以及电磁波损耗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吸波结构,易于实现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耦合和阻抗匹配的优化,其表面C纳米颗粒阵列结构和空心结构,使电磁波的多重散射效应大幅增强,大量Fe3C‑C异质界面促进了界面极化弛豫损耗效应的增强,提高了吸波性能。
Resumen de: CN120573686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多重阴离子改性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碳源、熔盐模板和水混合,经退火,得到碳纳米片;将所述碳纳米片顺次在含氮硫化合物溶液、含磷溶液和含硼溶液中进行第一次水热反应、第二次水热反应和第三次水热反应,得到所述耐腐蚀多重阴离子改性碳纳米片。本发明通过盐模板法、热力学调控以及多段水热掺杂过程,制备了包含N、S、P、B多重阴离子改性的碳纳米片材料。本发明增加了碳材料原子调控新自由度,且所得的多重阴离子改性的碳纳米片材料具有卓越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和高环境稳定性。
Resumen de: CN120573754A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印模的二维材料连续共形转移方法,属于二维材料转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提供复合印模,包括依次层叠的硬质基底、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层和第一二维材料层,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的熔点低于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层的熔点;提供待转移基体,包括牺牲衬底和设于牺牲衬底表面的第二二维材料层;将复合印模设有第一二维材料层的一侧按压至第二二维材料层,升温至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软化变形,保温一段时间后降温,将第二二维材料层从牺牲衬底分离,重复多次,直至于复合印模表面形成预定数目的第二二维材料层;移除硬质基底、第一热塑性聚合物层和第二热塑性聚合物层,获得二维叠层结构。
Resumen de: CN120573685A
介孔碳负载锌锰氧化物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可逆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其将锌源、锰盐和介孔碳纳米球溶于溶剂中形成溶液A;将高锰酸钾分散于溶剂中形成溶液B;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搅拌混合;将所得悬浮液加热,离心收集产物并洗涤;在空气、Ar或N2气氛中将产物加热,获得氮掺杂介孔碳负载锌锰氧化物纳米球。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更为简便;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锌锰氧化物纳米颗粒均匀负载于介孔氮掺杂碳纳米球,锌离子储存能力优异;相较于传统电池正极材料,该复合材料储能能力更高且循环稳定性更强;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优势,对推动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实用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Resumen de: CN120573692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石墨烯散热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半真空加压预还原—真空热压预石墨化—真空压延—气氛加压石墨化的方式、配上合适的工艺进行还原。通过抽真空、通气、升温工艺与压力四者结合,快速将还原产生的水蒸气和其他气体快速抽出,防止水蒸气冷凝;膜在合适的压力和工艺下进行预石墨化,可有效控制膜的膨胀率,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高取向性;膜在大压力下进行石墨化促进石墨化度,提升导热性能,从而制备出高导热性能的石墨烯散热膜。
Resumen de: CN120553661A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镁掺杂与碳纳米管双改性磷酸锰铁锂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镁源成分、磷源成分、锰源成分、铁源成分和锂源成分制备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与碳纳米管混合,通过水热反应原位生成磷酸锰铁锂材料。该方法的Mg2+掺杂优化了材料体相结构稳定性,缓解晶格应力并提高锂离子扩散速率,CNTs构建的三维导电网络,连接团聚颗粒内部颗粒与外界接触,两者协同降低极化并提升倍率性能;该材料具有更少的容量衰减和更高的库伦效率,还具有良好的锂离子传输效果,容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Resumen de: CN120553718A
本发明涉及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废弃塑料衍生碳合成的C@SiOx/MoSe2@C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五氯化钼、三苯基氯硅烷、硒、废弃口罩防护层PP、乙二醇为原料,通过煅烧得到C@SiOx/MoSe2@CS三层异质结复合材料,这种三层材料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5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3000次后还有387.53mA h g‑1的放电比容量,循环5000次后,还有355.64mA h g‑1的放电比容量。
Resumen de: CN12055364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质结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碳源、锡盐、锑盐溶解于溶剂,得到前驱体溶液;碳源为含氮有机化合物;(2)去除前驱体溶液中溶剂,得到前驱体粉末;(3)在还原气氛下,利用硒粉进行气相硒化处理,得到异质结构SnSe‑Sb2Se3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即异质结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方法工艺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好,易于调节和工业化生产,所制异质结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缓解了材料体积膨胀、具有优异的储钠性能、带来优异长循环性能和倍率能力,在电子设备以及大规模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Resumen de: CN120553674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荷作用的纳米硅液相沉积多孔碳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沥青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溶于芳烃类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加热蒸发溶剂,转移至管式炉中于高温、惰性气氛下碳化,破碎后得到多孔碳;将多孔碳与带正电的聚电解质加入去离子水中,通过球磨使多孔碳细化且使聚电解质均匀分布于其表面;将纳米硅粉、碳纳米管以及带负电的聚电解质加入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中,混合均匀使聚电解质均匀分布于纳米硅粉与碳纳米管表面;混合均匀后加热蒸发溶剂,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后加入沥青溶液中分散均匀后进行喷雾造粒,干燥后置于管式炉中于高温惰性气氛下碳化。具有较高的首次库伦效率以及循环稳定性。
Resumen de: CN12055368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模板制备有序介孔碳纳米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乙醇‑水溶液中,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软模板,以未经处理的酚类和醛类物质为前驱体,在碱催化作用下,通过反应溶剂和碱催化剂来调控表面活性剂与酚醛低聚物之间的弱相互作用,使酚醛低聚物在分子模板剂周围聚合并形成微乳液体系,经过高温水热处理,得到有序酚醛树脂纳米球材料,然后在惰性气氛中焙烧,得到有序介孔碳球纳米材料。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耗时短、碱催化剂用量少,而得到的碳材料呈球状,孔道高度有序。
Resumen de: CN120565642A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VO2(B)@碳量子点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锌离子电池。制备方法:将聚丙烯酸、乙二胺和水混合并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碳量子点溶液;将VO2(B)纳米棒和碳量子点溶液混合,在水热条件下,VO2(B)纳米棒与碳量子点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复合,碳量子点均匀附着于VO2(B)纳米棒表面,得到VO2(B)@碳量子点纳米棒。本发明通过在VO2(B)纳米棒表面原位引入碳量子点,不仅构建了均匀的导电网络以显著提升电子传输效率,还通过碳量子点的量子限域效应和表面正电荷特性优化了锌离子的吸附和脱附动力学,从而协同提高了VO2(B)@碳量子点纳米棒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Resumen de: CN120553688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磺酸碳点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源、氮源以及活性掺杂剂置于溶剂中,充分混合溶解得到混合液;S2,微波加热混合液,得到最终产物。碳源、氮源和活性掺杂剂的质量比为4.5~5.5:4~6:1~3。S2,微波辐射时间为4min~5min。本申请通过碳源、氮源以及活性掺杂剂掺杂合成牛磺酸碳点,对CRC细胞系的活性、增殖、迁移、侵袭、粘附、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影响,表明Tau/CDs显著抑制了肿瘤生长,为其在CRC的治疗和抑制提供基础;通过分析和铁死亡评估揭示了Tau/CDs治疗与血红素氧合酶1介导的铁死亡激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为药物制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Resumen de: CN120559048A
本发明适用于材料制备和电化学传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炔金纳米颗粒复合电极及制备方法和在非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将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炔配成水分散液,采用碳布作为基底电极,经乙醇浸泡、干燥、表面处理后,将其浸泡在氧化石墨炔分散液中,干燥处理,随后浸入制备得到的金纳米颗粒溶液,经加热干燥后,得到氧化石墨炔金纳米颗粒复合电极;氧化石墨炔和金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碳布表面。由于氧化石墨炔上丰富的含氧基团可协同金纳米颗粒促进对葡萄糖的催化氧化,基于该电极材料制得的非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对葡萄糖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表现出高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
Resumen de: CN120565151A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硫共掺杂三维石墨烯/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氮硫掺杂三维石墨烯/银纳米材料具有立体结构,石墨烯网状结构丰富,阻止了石墨烯团聚现象的发生;而且还有着银纳米颗粒分布均匀的特点,同时三维石墨烯的网状结构作为支撑材料可以使纳米银颗粒原位生长在石墨烯上,防止银纳米颗粒发生团聚,实现了硫、氮共同对三维石墨烯的掺杂。并且通过三维石墨烯和纳米银粒子各自的优异性能实现互补,建立高效且完整的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氮硫掺杂三维石墨烯/银纳米材料一步合成,而且成本低廉,合成时间短,后期无需处理模板,高效简单。
Resumen de: CN120039852A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igh-compaction lithium iron phosphate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a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atteries, the method adopts a two-step synthesis method, the first step adopts ferrous phosphate high-grinding sintering to prepare first-sintering large particles, and adopts in-situ doped iron phosphate low-grinding to prepare first-sintering small particles; 2, performing high grinding on the first-fired large particles, performing low grinding on the first-fired small particles, accurately controlling the sizes of the small particles, and stripping C3N4 through grinding to form g-C3N4; the large and small particles are mixed according to a certain mass ratio, and then secondary sintering is carried out to prepare the high-compaction high-capacity long-circulation lithium iron phosphate material, the advantages of different precursors are utilized, the particle composition is optimized, and the roundness of the large and small particles is better; meanwhile, the nitrogen-doped carbon layer is prepared by taking defect-type graphene and high-molecular organic nitride which are converted from C3N4 in a secondary sintering process as carbon sources, so that the conductivity and the cycle performance of the material are improved.
Resumen de: CN120553691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量子点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有氧化镁纳米片和碳源的混合溶液经过水热反应后,得到石墨烯包覆的氧化镁纳米片;S2:所述石墨烯包覆的氧化镁纳米片和无机酸溶液混合,除去所述氧化镁纳米片后,经旋转蒸发、冷冻干燥、洗涤,即得所述石墨烯量子点纳米片;其中,所述碳源选自柠檬酸铵、柠檬酸氢二铵、柠檬酸、叶酸、尿素、硫脲、二氰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酸选自盐酸、硫酸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采用以氧化镁纳米片为模板剂的硬模板法制得石墨烯量子点纳米片,可实现对石墨烯量子点纳米片的可控性制备。
Resumen de: CN120565608A
本发明制备的双层包覆球形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和元素掺杂,可以促进电极‑电解液接触、提高电子传输和锂离子扩散;硬碳基底外的碳包覆层与氧缺陷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对复合材料的容量及容量保持率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其中,碳包覆层抑制硅的体积膨胀,氧缺陷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可作为缓冲层,承受硅体积膨胀产生的应力,防止硅颗粒破碎、粉化,保持材料结构完整性;除此之外,碳包覆层作为导电缓冲基质,能与外层完整的氧缺陷金属氧化物包覆层一起,有效避免在充电/放电过程中硅纳米颗粒的聚集;进一步的,氧缺陷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可改善单一碳包覆层界面的不完整性,降低缺陷位点,同时加速锂离子嵌入/脱嵌速度。本发明以树脂基合成的硬碳基底,具有材料一致性出色、孔径易于调控以及纳米硅沉积均匀性良好等特性。
Resumen de: CN12055371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旧棉衍生碳合成C@SiOx/MoSe2@CS@CF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五氯化钼、三苯基氯硅烷、硒粉、废旧棉、乙二醇为原料,通过超声处理、煅烧得到C@SiOx/MoSe2@CS@CF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突出的导电性和卓越的稳定性。当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时,C@SiOx/MoSe2@CS@CF复合材料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A g‑1和2A g‑1时,仍然保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196.21mAh g‑1@1A g‑1),循环1600次后;163.42mAh g‑1@2Ag‑1,循环160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8.3%和88.4%。
Resumen de: CN120555059A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量子点、制备方法、甲基对硫磷检测应用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碳量子点具有三个激发波长,分别位于339nm、396nm和463nm。同时该碳量子点还具有单一的发射波长,位于520nm。本发明允许采用双峰比值法对甲基对硫磷进行浓度的定量检测。由于双峰比值法相较其他检测方法而言步骤更为简便,技能操作要求较低,因此能够对甲基对硫磷进行更为高效的检测。
Resumen de: CN120553762A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电池铁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为将FeSO4·H2O、Na2SO4和碳材料在非氧化性保护气氛下进行球磨,球磨时间为2h‑18h;然后将得到的球磨后所获得的前驱体粉末,直接烧结或者在压片后进行烧结,在烧结过程中施加外部磁场,且烧结过程在非氧化性保护气氛或真空环境下进行,并在180℃‑400℃条件下煅烧4h‑24h;冷却后即得到铁基电极正极材料。该方法可以显著降低Na2+2xFe2‑x(SO4)3材料的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提高产率,得到结晶性良好的活性材料,综合电化学性能优异。
Resumen de: CN120550607A
本发明涉及一种焚烧处置中温段烟气氮氧化合物的工艺及其装置,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碳还原技术处理焚烧烟气中氮氧化合物,克服现有SNCR技术脱硝效率不高、氨逃逸风险以及SCR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缺点。本发明所提供的改性碳还原剂,在焚烧处置中温段烟气氮氧化合物的工艺中,展现出诸多优点与显著进步性,其优点主要包括高效还原性、高热稳定性、高安全性、优异的抗中毒能力以及良好的催化活性。这些优点的综合作用,使得改性碳还原剂在烟气脱硝过程中能够更高效地去除氮氧化物,同时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和稳定的性能。
Resumen de: CN120553690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碘电池超小碳纳米球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苯二酚、甲醛和氨水溶解于醇的水溶液中,得到溶液A;(2)将A溶液与酸溶液混合反应得到共聚物;(3)将共聚物在在氮气氛围中进行煅烧,得到尺寸在10~50nm的超小碳纳米球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备得到的超小碳纳米球材料在锌碘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该材料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尺寸可控,制备得到的尺寸在10~50nm的超小碳纳米球材料作为碘载体材料,在锌碘电池中展现了突出的电化学性能,所制备的超小碳纳米球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在锌碘电池中展现了优异的电催化和储能性能。
Resumen de: CN120565647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与先进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由活性颗粒组装而成,具有一维线状结构;所述活性颗粒具有双层核壳结构,其中内核为层状富锂锰材料,中间层为尖晶石型Li4Mn5O12,外壳层为碳层。本发明提供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中,双层核壳结构可有效抑制循环过程中内核由层状向无序岩盐相的不可逆转变,同时利用一维线状结构的轴向电子传导优势与中间层和壳层功能化修饰的界面稳定性,协同提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及长循环寿命,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开发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Nº publicación: CN120553689A 29/08/2025
Solicitante:
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
Resumen de: CN120553689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充型钠离子电池负极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葡萄糖酸盐、造孔剂和含N、S有机物混合均匀,随后进行热处理;2)对初步碳化产物研磨均匀后,再次进行热处理,随后进行洗涤、真空干燥,即可。本发明中的负极碳纳米片,通过采用葡萄糖酸盐作为碳源、氧源和原位模板剂,利用硫源、碱金属碳酸氢盐在高温下杂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CO2、SO2、NO2等气体,优化了碳的层间距,制备得到的负极碳纳米片在钠离子半电池中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在0.1C倍率下首圈库伦效率达到了83.9%。经过充分活化后,在0.5C的电流密度下其可逆比容量稳定在340mAh/g左右,在20C的高倍率下工作,循环也能超过10000圈。